《茉莉花》说课设计
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茉莉花》。下面我分六部分对本节课进行说明。
一 教材分析:
江苏民歌《 茉莉花》是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百卉含英》中的学唱歌曲。这首歌曲音乐风格委婉细腻,表现了少女对茉莉花的热爱之情,揭示了她爱花、惜花、热爱大自然的美好心灵。全曲是由四个乐句组成的一段体,创作手法采用中国民族调式中的五声音阶,节奏密集,旋律线较平稳,充分体现了南方民歌的柔美细致。
河北民歌《茉莉花》为本单元欣赏曲目,这首歌曲音乐风格舒展豪放。同样表现了人们对茉莉花的赞美之情,创作手法同样采用中国民族调式中的五声音阶,节奏舒展,旋律线起伏较大,充分体现了北方民歌的舒展豪放。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以下三个
1、 感受南、北方民歌不同的音乐风格特点,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一切美好事物。
2、 用优美流畅的声音演唱江苏民歌《茉莉花》。
3、 对比分析两首《茉莉花》,从音乐要素及人文环境等方面了解南、北方民歌音乐风格的异同及其形成原因。
三、教学重点:
1、 优美流畅的演唱江苏民歌《茉莉花》
2、 感受南、北方民歌不同音乐风格特点
四、 学情分析
初二年级的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较浓,而且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音乐知识和技能,也具有初步的音乐审美感知能力,但表现音乐的能力还有欠缺。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我在选择学法的指导时,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音乐能力,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组织了“听辨”“实践”“合作探究”等活动,让学生在动静结合,师生互动的氛围中去感受南北方民歌的不同音乐风格。
五、评价设计
1、学生在聆听音乐后,结合听觉感受回答问题,教师适时鼓励并予以评价。
2、学唱过程中,教师对学生歌唱时的表现力予以评价。
3、小组合作探究完成预设内容后,对小组的合作成效予以激励式评价。
六、教学过程
1、激发兴趣、听辨引入
遵循“音乐课堂以音乐为主体”的指导思想,本着“上课三分钟内走进音乐”的原则,我采用听辨音乐的形式让学生迅速走进音乐的世界;我先用“考考你”的语言激发学生兴趣,随后播放陕西民歌《山丹丹花开红艳艳》与江苏民歌《拔根芦柴花》,音乐结束后,我提出了三个问题:
(1)谁能说出它们是南方还是北方的民歌?
(2)你知道两首歌曲的名字是什么吗?
(3)这两首歌曲都是以什么为题材来创作的?
这三个问题的设置看似由难到易,实则是起到先入为主、承前启后的作用:既让学生强烈感受到南北方民歌的不同音乐风格,又隐含着课题“百卉含英”,进而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茉莉花》。
2、学唱江苏民歌《茉莉花》
(1)初听歌曲、体验感受
我首先为学生播放江苏民歌《茉莉花》,听音乐后提出问题:
A歌曲的名字是什么?
B它是南方还是北方的民歌?判断依据是什么?
C南方民歌为什么会有委婉秀丽的音乐风格?
这一环节与导入部分环环相扣,引导学生判断音乐风格并深入思考其形成原因,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及探究能力。
(2)再次聆听,深入思考
我再次播放歌曲第一段并提问:歌曲的曲式结构、速度、情绪是怎样的?
这一环节的设计,虽然只听第一段,聆听时间很短,但学生注意力相对集中,便于理性分析曲式结构、速度及音乐情绪等。
(3)教师范唱,加强情感体验
我随伴奏演唱《茉莉花》并引导学生思考:歌曲描绘了什么画面?
这一环节我的演唱,既给了学生声音、咬字、表情等音乐表现上的示范,又很好的展示了作为一名音乐教师的基本功,为学生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4)出示曲谱,学生哼唱。
我先让学生用u随琴哼唱旋律,第一遍强调发声位置、气息。
第二遍强调演唱的圆润,连贯及换气处理。
这一环节的设计是因为歌曲的音区相对较高,学生在演唱时只有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及气息控制,才能完美驾驭歌曲,用u音哼唱更容易体会到声音的高位置,同时还可熟悉歌曲旋律,为稍后加歌词演唱做了重要铺垫。
(5)加歌词演唱
加歌词演唱时,我引导学生解决以下几点:
A一字多音演唱的准确性
B咬字要规范、圆润
C以情带声
D结束句的音准及“渐慢”音乐记号的准确表现
这一环节,我认为在分段加词演唱时,一字多音尤其是结束句的音准是解决的重点,而规范的咬字及真挚的情感会让歌唱更加完美。
(6)唱曲谱
A我先让学生随我的伴奏慢唱,同时强调拍号和强弱规律,要求指读乐谱;
B唱后让学生找出旋律中运用了哪些音符,讲解“1 2 3 5 6 ”是五声音阶,属于中国民族调式;
C接着我板书第一小节旋律, (2/4 3235 6516 |)引导学生感受到旋律线较平稳;接着分析其节奏( 2/4 XXXX XXXX |)感受到它的节奏比较密集,最后总结出:正是因为这样地音乐要素特点,才使我们感觉到南方民歌委婉细腻的音乐风格。
这一环节的设计,由于歌曲节奏密集,所以我采用先唱词后学谱的方式减少识谱难度,识谱过程中,通过对民族调式、节奏、旋律线等音乐要素的分析,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南方民歌的风格特点。
3、对比欣赏河北民歌《茉莉花》
(1)首先由我为学生演唱河北民歌《茉莉花》
(2)接着出示河北《茉莉花》曲谱,让学生找出:
A歌曲运用了哪些音符?(同样是五声音阶,中国民族调式)
B观察对比节奏特点(密集还是舒展)
C是南方还是北方民歌?
最后,我总结出北方民歌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这一环节,我同样是从音乐要素方面引导学生分析、听辨河北民歌《茉莉花》与江苏民歌《茉莉花》的不同之处,这样学生更容易感受到北方民歌的音乐风格及形成原因。
4、 小组探究
在学唱了江苏民歌《茉莉花》并欣赏了河北民歌《茉莉花》之后,我采用小组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合作完成下面的表格:
对比两首歌曲,找出旋律创作上的异同。
地域 拍号 节奏 调式 风格特点
江苏
河北
这一环节中,简单的表格基本涵盖了两首《茉莉花》的音乐特点,小组合作既能给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又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复习、巩固本节课教学重点。
5、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茉莉花的曲调不仅在中国广泛流传,它已经作为中国民族音乐的代表走向了世界。我给学生欣赏了宋祖英在美国肯尼迪艺术中心演唱《茉莉花》的盛况,并提问:她演唱的是哪个地方的《茉莉花》?为宋祖英伴唱的是西方人还是咱们中国人?
这一环节中,通过观看视频加上我的问题推进,学生对《茉莉花》的感受由一个小小的民歌瞬间升华成对整个中华民族的骄傲和自豪。这样的情感体验真实又真诚,充分体现了音乐教育“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的育人性。
6、留住瞬间,回味经典
最后,我和学生共同总结:茉莉花洁白无瑕,代表人们心地纯真、热爱和平,而纯真美好的感情是人类共同的追求,就让《茉莉花》的经典旋律永远萦绕耳边,流淌心田!
相关阅读推荐:
› 茉莉花说课设计
› 茉莉花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