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候》说课稿
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中的《中国的气候》一课,下面我来说一说我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1、内容的解析:《中国的气候》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当中的一个章节,分三大块:第一部分:南北气候的差异,第二部分:东西部干湿状况差异,第三部分:我国气候的基本特征。从知识的衔接方面来看,前两部分是基础。而本节的内容————我国气候的基本特征是气候中的一项重要环节,它是难点最为集中的一部分,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我的这节课里,主要采用以不同形式呈现的方式来分散难点,力求使在座的每位同学都能够由浅入深逐步完成和领悟透学习全过程。
2、对象的分析:
作为教学的对象——八年级的学生,他们是主体。虽然年龄小,但已经有了一定的辨析能力,有热情、有丰富的思考情趣,活跃、跳跃思维是他们的体现,求知欲强、好胜心、好奇心强,有竞争意识,有时又很茫然。他们识图、用图、析图及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比较肤浅。就本节的教学来说,他们认为抽象、难理解,故有弃学或厌学的倾向。所以教学设计就要突出一个宗旨“互动合作”——以激活他们的学习热情。教师可以作为他们的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将全班分成若干个活动小组,学生之间可以成为手足般的竞争者、合作者。
3、教学目标的分析:
通过运用地图,从中获取重要的地理事物,并综合分析我国冬、夏季风的形成特点。
4、教学过程与方法的分析:
采用互动合作、共同探究、提纲助学的方法,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交流,真正认识我国气候的基本特征。
5、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分析: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同学增强了对气候学习的兴趣。并能够认识到气候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5、教学重点的分析:
读图、读课文,并根据导学提纲对季风的概念形成初步印象。
6、教学难点的分析:
由于季风的成因很抽象,加之这个年级学生认知水平有限,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必然要有一定难度。学生只能了解表层现象。故这是一大难点。针对这一问题,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与课堂教学充分整合的原则,变抽象为形象、变复杂为简单,降低了难度,达成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目的。
7、教学媒体的选择和使用:
根据学生年龄小的特点,知识能力的局限,本节我选用的是photoshop ,flash, powerpoiet等动画制作,让学生直观、形象的观察体会,在有趣和活动性的气氛中解决难点问题,以达到解疑排难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过程设计流程表:
教学流程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
教学过程
|
“图”的记法
|
识图、用图、从图中获取地理事物
|
动手、动脑思考。
|
运用“图”来解析气候特征
|
提出要求
|
互动合作、自评互评。
|
|
用书后小栏目活动做小结
|
引导、点拨、纠正、反馈、鼓励、表扬。
|
观察、分析、归纳、总结。
|
[教师活动]:参与议论、并对学生好的建议和观点给予评价和肯定。
集思广义, 活动场面热烈、气氛融洽。这样平等、民主的教学气氛,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成功喜悦。由单纯的被迫记图,到自己动手灵活的运用图,并能从图中获取地理事物,掌握地理事物;既突破了难点,又实现了新课程三位一体的课程标准。
第二部分:运用“图”来解析气候特征:
如果说前一部分内容是浮在上面的感性知识,而这一部分内容则是“知其所以然”的理性知识。
[教师活动]:如果让你来描述,你准备讲述什么内容?
[学生活动]:踊跃参与,说出观点。————如
冬 季 风: 夏 季 风:
源 地 源 地
气 压 区 气 压 区
风 向 风 向
性 质 性 质
影 响 影 响
[教师活动]: 1、将学生观点汇总并板书在黑板上。将图片展现在同学面前。
2、同时让学生拿起手中的提纲看问题提示:第39页2.21图,当夏季风从海洋向陆地移动过程中,会有什么变化?仔细读阅读材料分析夏季风带来的降水类型叫什么?举一个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并思考雨带推移有什么规律?通过观察分析第一题,总结出季风气候的特点?
3、(1) 认真阅读第三题并判断教师提出的灾害现象属于哪中?
(2)继续读42页2.26图说明四个气候有什么特点?请在不同的气候类型图上找到这四个地区,此外还有哪些?
(3)你来总结我国气候的特征。
[学生活动]:
讨论、准备、交流、全班集中交流,同学之间主动帮助或得到同学帮助。
[教师活动]:教师同样以不同方式参与进来,提示、点拨、引导、反馈、纠正。引导学生思维、并发现问题,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敢于独立回答,增强自信,提高他们的综合分析问题,应辩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最后师生总结、归纳出结果。这样做,起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第三部分:用书后小栏目活动做小结
[学生活动]:谈观点、找答案、做分析。
[教师活动]:鼓励学生;并将找到的相关资料给同学参考。
元阳县结合本地实际,根据不同气候资源划分出山顶、山腰、山脚三个不同的经济带,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使县域经济得到了协调健康发展,今年上半年实现财政总收入107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9.24%。
元阳是一个边疆贫困县,农作物种植结构单一,科技含量不高,农民增收困难等成为制约元阳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去年以来,元阳县委、县政府在经济发展思路上作了战略性调整,合理调整区域内农业产业布局,把山顶至河谷的大片土地按照海拔高度划分为“山顶、山腰、山脚”三个经济带,以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农业支柱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农民增产增收。
在海拔1600米以上的高山冷凉区,以退耕还林为契机,大规模植树造林,恢复生态,并在林间套种草果、板兰根等经济作物,形成高山冷凉区生态经济林带;海拔900米至1600米的山腰地带,依托科技创新,大面积推广自己培植成功的高产优质稻和杂交稻,发展以生猪为主的畜牧业和稻田养鱼为主的渔业,形成温热区以粮为主的粮畜经济带;海拔900米以下的矮山及山脚河谷地区,在种植香蕉、荔枝、芒果等水果的同时,发展生物资源,培植印楝、栀子,以及种植无公害冬早蔬菜、杂交水稻制种等高附加值的特色支柱产业,形成热作经济带。
为了稳妥推进“三带”特色经济的发展进程,元阳县采取了“公司+农户+基地+市场”的发展模式,引进了一批有实力的企业把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经营组织起来。并将生态建设与产业培植结合起来,在上新城乡风口山至马街乡东门坝一带长约50千米的红河岸边荒山荒坡上,种植印楝10余万亩;在黄茅岭乡、黄草岭乡、马街乡等地区发展栀子5万亩。仅印楝、栀子两项生物资源创新产业,进入盛产期每年就可达到4亿元左右的产值。南沙利用天然温室种植冬早蔬菜,不仅投入少、而且产出高、质量优,产品远销昆明、成都、贵阳等地,农民的收入得到了增加。甘蔗产业也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扩大了种植规模,糖业公司每年付给农户蔗款3000多万元。
传统产业茶叶、芒果、荔枝、香蕉和鲁沙梨、香酥梨等果树也进行了技术改造和品种升级换代,今年改造的低产茶园就达到2000亩。汪继武刘为民杨治兵
四、教学反思:
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中特别强调:改革课程评价过于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评价不再是分出等级的“筛子”,而是激发前进的“泵”。
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始终本着“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这一原则,对问题回答的准确者,鼓励其要再接再厉,回答得不到位者,要给予以亲切的关怀,告诉其不要放弃的道理。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老师!
相关阅读推荐:
› 中国的气候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