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了唐老师的一节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课《王二小》,从这节课中,我们可以再一次看出唐老师在我们学校是一位语文教学大师,之前的多次县级大赛都成绩斐然,也说明了这一点。
1. 课前的铺垫,有关联性。用一首“王二小”的儿童歌曲恰如其分地安排在课前三分钟播放,联系紧密,让学生在不自觉中进入小英雄王二小的事迹意境中,走近文本。
2. 学生的调动,有鼓动性。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低年级儿童的不随意注意要超过随意注意,要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实属很难,但这节课因教师语言的鼓励性强,有吸引力,全班学生的积极性自始至终都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了,而积极性正是上好每节课至关重要的前提因素。
3. 习惯的养成,有规律性。唐老师教低年级是有生第一年,没有低年级的教学经验,但她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强,肯动脑筋,使全班学生养成了很好的带规律性的习惯,如学生在读课文的时候自觉注出段落的序号,生字的朗读,笔画的书空,开火车等都有熟练的套路。
4. 语言的训练,有计划性。语言文字的训练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唐老师有计划地安排了适当的训练,如用“一边……一边……”说话,“被”字句和“把”字句的训练,说出三幅图画的意思等都是很好的例子。
5. 图文的结合,有实效性。低年级的课文插图非常重要,它是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拐杖。这节课不仅做到了图文结合,关键是有实效,先说每幅图画的大意,在学文时又找出与图画内容相符的句子,使学生视觉与思维同步。
6. 重点的词句,有突出性。一篇课文,段落有重点,词句也有重点。在重点句子的选择上,主要突出了符合三幅图画意思的句子重点指导理解与朗读;在重点词语的落实上,像“装着”、“顺从”这两个词抓到了点子上,为学生解决了在内容理解上的疑问。
7. 问题的提出,有重点性。提问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怎样提问,提什么问就体现了教学的艺术。有老师在一节课中提了上百个问题,泛而不精。这节课提问适度,特别提出了一个关键性的问题:“他为什么带路?”这个问题恰恰解决了学生在理解这部分课文内容上的难点,又与“顺从”和“装着”两个关键词结合起来理解,让学生理解了为敌人带路,实际上是带敌人进入包围圈。
8. 课文的处理,有灵活性。这是一篇以故事发展为顺序的课文,教学上不太好有顺序选择的突破方法,但唐老师由语言文字训练的“把”字句和“被”字句把学生带进4段和5段,令人耳目一新,这样至少体现了三个技巧:一是在“把”字句和“被”字句内容的选择上有心计与伏笔,二是为学生理解后两段的内容上节省了时间,三是使理解课文的每个段落在方法上不雷同。
9. 课文的补白,有生成性。我们语文组老师做了县级和市级两个课题,都是预设与生成方面的。唐老师这节课落实了生成,她在处理敌人让王二小带路的内容时安排了一个小环节:想象敌人是怎么喊王二小的,学生兴趣盎然,各抒己见,现场生成,效果良好,既给课文作了补白,又加强了语言文字训练。
10. 教师的素质,有综合性。从整节课上可以看出,唐老师是一位综合素质较全面的老师,无论是教学语言,还是教学方法,无论是环节安排,还是双主意识,无论是驾驭课堂,还是处理教材,无论是再现预设,还是即时生成,都能够较好地得到落实与体现,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年轻教师借鉴。
课堂教学是一门上不封顶的艺术,愿大家刻苦钻研,等到炉火纯青的时候,自然有展示的舞台。
相关阅读推荐:
› 王二小评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