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稿:好玩的塑料袋
一、活动来源与依据:
新《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把激发幼儿认知兴趣,引发探索的欲望,使幼儿体验发现的乐趣,感知科学的意义,“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放在首位。这些精神贯穿于科学教育的目标与内容要求之中,其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初浅的、启蒙性的科学认识与探究活动,从小激发幼儿向往科学、追求科学的内部动力,使幼儿对科学探索活动产生强烈的渴望与需要。孩子从小对周围事物、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和关系感兴趣,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科学活动《好玩的塑料袋》正是从幼儿身边感兴趣的事物入手,抓住了幼儿的兴趣点生成的。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我细致地观察、倾听幼儿的言行,及时捕捉他们的兴趣点,以及他们的日常生活为基础,贴近幼儿自身的经验进行自然而然的引发,层层深入开展活动,鼓励幼儿积极探索塑料袋的玩法,从中获得丰富的经验。幼儿在“玩”中获得经验,在“玩”中获得发展。
二、活动目标:
在制定活动目标时,我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对科学领域的要求,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我将目标定为:
1、让幼儿用搓、甩、拍、等方法使塑料袋发出声音,培养幼儿的探索能力。
2、通过变魔术活动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体会游戏的快乐。
三、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是为了完成具体活动目标服务的,同时幼儿是通过环境、材料相互作用获得发展的,活动准备必须与目标、活动主体的能力、兴趣、需要等相适应,在活动准备方面,具体安排如下:
1、贴有五官的塑料袋若干。
2、用于律动表演的音乐《拍手点头》、《我爱洗澡》等。
3、照相机。
四:活动重点和难点
一个活动当中最能体现课题目标的部分便是活动的重点部分,如果抓住重点就能使整个活动的进程有的放矢,并且合理安排活动时间及顺序。
本次活动的重点定为:探索用身体各个部位使塑料袋发出声响的方法。
本次活动的难点定为:通过折、吹、团等方法使塑料袋变出各种东西。
五、活动教学方法:
(一)、教法
幼儿是科学活动的主体,是探究活动的主人。教师应改变自己在活动中的角色身份,使自己成为幼儿科学探究实践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环境条件的创设者、提供者。要鼓励支持幼儿主动积极地与周围生活、游戏中的人或事物相互作用,使之不断自我强化和调整自己的认知结构。教师要充分相信幼儿的能力,尊重幼儿的自主选择、自主探索、自主发展。因此,教师不光要与孩子平等地参与活动,更应该具备对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观察、研究和指导的技能,同时顺应幼儿的创造性思维,采取相应的适宜的教法:
1、观察讨论法:在《纲要》中指出:让幼儿“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积极引导幼儿探索、讨论、交流、分享观察结果。
2、操作发现法:操作法是培养幼儿探索精神和动手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是使幼儿在动手操作活动中发现问题,积极探索。
(二)、学法
以幼儿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幼儿参加探索活动,不仅提高了认识,锻炼了能力,更升华了情感,本次活动幼儿采用的学法主要是:
1、自主探索法:尝试和探索是幼儿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最佳途径。这个过程遇到的成功和失败对幼儿来说,都是宝贵的经验。提供幼儿自由探索和尽情发挥的自由运动空间,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比组织练习更符合幼儿天性。活动中,我让孩子自主地尝试、自主地探索。
2、愉快参与法: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不再是注重静态知识的传递,而是注重儿童的情感态度和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本次活动中我注重孩子主动、快乐的参与,而不是被动、消极地接受。
3、体验交流法:通过各种感官和材料相互作用来认识材料的特性,引导幼儿在探索中真正体验发现的乐趣,成功的快乐。与此同时,我还通过幼儿间的互补学习,师幼合作的方法,促使幼儿积极主动的发展。
六、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以出示贴有五官的塑料袋宝宝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师:今天,张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好朋友,你们看,是谁呀?你们知道塑料袋宝宝有什么用吗?
(评析:出示有五官的塑料袋宝宝勾起了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使他们迫不及待的想投入到活动中。)
(二)基本部分
以会变魔术、会唱歌的塑料袋宝宝和给塑料袋宝宝洗澡的形式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在自主探究活动中获取更多的知识,体验探索的乐趣。又通过给塑料袋宝宝洗澡,让幼儿运用肢体语言来表现已有经验。
(评析:此环节是幼儿进行自主探索的环节,在这里教师有目的的为幼儿提供了可操作的材料——塑料袋宝宝,鼓励幼儿自主探索,同时教师也是他们的玩伴,时刻关注幼儿的活动,以参与者、支持者、引导者的角色出现,引导幼儿不断探索不断发现,在探索和发现中体验快乐。)
1、塑料袋宝宝变魔术
此环节是为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1)师:塑料袋宝宝呀不但可以装东西,还会变魔术呢!小眼睛看仔细喽,折折折,折成了什么呀?团团团,团成了什么呀?好玩吗?
(2)张老师为你们每人准备了一个塑料袋宝宝,请你们跟它一起来变魔术,好不好呀?
(3)幼儿尝试用塑料袋变魔术。教师巡回指导。另一老师拍照片接上电脑。
(4)幼儿看照片并集体交流。
师:我们一起再来看一看,照片上的这是谁呀?你来告诉大家用塑料袋宝宝变出了什么,是怎么变的?
(评析:这一环节是一个幼儿自主探索的过程,教师让幼儿自己去探索发现塑料袋宝宝通过吹、折、团等方法可以变出什么?培养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并且在互相介绍时锻炼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塑料袋宝宝会唱歌
此环节是使塑料袋发出声响,培养探索能力。
(1)师:小朋友们真棒,用塑料袋宝宝变出了那么多东西,告诉你们哦,塑料袋宝宝呀不但会变魔术,还会唱歌呢!听……
(2)师:老师是用什么方法让塑料袋唱歌的呀?跟着老师来学一学。
(3)师:谁能想到最多的办法让塑料袋宝宝唱歌呢?(我们除了用手之外呀还可以用头、肩、腿脚来让塑料袋宝宝唱歌。)
(4)幼儿探索让塑料袋宝宝唱歌。
(5)交流让塑料袋唱歌的方法。鼓励幼儿相互介绍并学习动作。
(6)用塑料袋给音乐伴奏。
师:你们想出了这么多办法让塑料袋宝宝唱歌,太棒了!下面我们一起来听着音乐让塑料袋宝宝有节奏地唱歌吧。
(评析:此环节是本次活动的重难点,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幼儿通过各种方法使塑料袋宝宝“唱歌”,这一过程充分调动了幼儿探索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也激发了幼儿的探索热情。幼儿在探究之后,积极主动地把自己的玩法介绍给同伴,让幼儿感受到发现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同时也锻炼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最后,用塑料袋给音乐伴奏的过程,给了幼儿充分自由展示的机会。)
3、塑料袋宝宝洗澡。
此环节是让幼儿随音乐舞动,鼓励幼儿运用肢体语言表现清洗和晾晒塑料袋的过程。
(1)师述:“塑料袋宝宝和我们玩了这么长时间,看,都脏成了小花脸了,怎么办呢?
(2)“让我们听着音乐,带着塑料袋宝宝去洗洗澡吧!”(教师引导语“跳进浴缸洗澡喽,先给塑料袋宝宝擦点肥皂,用力搓一搓,上面搓一搓,下面搓一搓,这边搓一搓,那边搓一搓,翻个身子搓一搓。慢慢地漂起来了,转个圈儿再搓搓。洗干净了甩甩水,晾起来,闻一闻,香不香呀?)
(评析:这一环节以给塑料袋宝宝洗澡,引起了幼儿极大的兴趣,将学习活动游戏化、生活化,让幼儿在自由、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三)结束部分
念儿歌整理塑料袋结束活动。
师述:塑料袋宝宝洗完澡,想睡觉了。
以有趣的儿歌(一个大胖子,变成一个小瘦子;一个高个子,变成一个矮个子;一个矮个子,变成一个小孩子)指导幼儿整理好塑料袋。
(评析:此环节以有趣的儿歌指导幼儿整理好塑料袋,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活动。)
七、活动感悟
本次活动的内容来源于生活,选择了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拓展了幼儿的经验,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注重了幼儿的自主探索,整个活动中我时刻关注并参与幼儿的活动,根据幼儿的需要适时给予启发帮助。我在活动中作为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鼓励他们大胆探索与表达,关注了幼儿在活动中的表达和反映,形成合作探索式的师生互动。小班的孩子因为年龄小,经验少,语言表达能力差,所以开展探究活动会比较困难。但这样的活动让我们看到,只要我们选取孩子感兴趣的对象,又遵循他们探究事物的特点,同样能在小班很好地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孩子们通过自己的感官去探索,会让科学课变得更加生动,活跃。孩子的探究能力、情感、自信心等同时也会得到很好的培养!
相关阅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