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往伴一生,一生在交往》说课
《交往伴一生,一生在交往》是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9单元第一课第一框的内容。现就教材分析、学案、教学模式、教学基本程序和教学手段五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 说教材分析
(一)教材内容、编写意图及地位
本框题主要说明人不能孤立的存在,只有与人交往,才能满足心理的需要,更好的适应社会,交往对人的一生起着重要的作用。编写本框题,主要是帮助学生认识交往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知道人生离不开交往,交往对人的成长有重要的作用,从而能够在生活中积极交往。本单元以交往为话题,是全书中唯一专门系统介绍如何交往与沟通的话题,在全书中具有重要地位,而本框题又是第二单元的第一框题,在整单元的教学内容中处于基础地位。
(二) 教材重难点
交往的重要性既是本框题的重点也是难点。因为青少年时期是生理和心理发生急剧变化的时期,中学生渴望交流,渴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但在现实生活中,却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致使不少同学不能正确地对待交往,认识不到交往对自己身心健康的重要性。人际交往能力又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具有适应开放社会的能力的标准之一。不善于交往,缺乏交往能力,就可能人为地为自己筑起一道心理屏障,妨碍自己全面发展。所以,让学生在学习中全面认识交往的重要性,从而在生活中积极交往,完善自我,自然成为本框题的重难点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采用了让学生结合多媒体图片和自己的生活实际分小组讨论分析,并用多媒体展示这一知识点让学生读、记,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三)教学目标
美国当代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说“有效的教学始于准确地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对于整个教学过程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根据《课程标准》对本框题的要求,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交往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学会积极交往
3、思想觉悟目标:培养积极交往的心态,在交往中做一个受欢迎的人
这样确定目标,融知识、能力、觉悟于一体,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很好地体现了思想
品德课的基本要求。
二 说学案
根据教材、《课程标准》、学生实际及课改方案的要求,我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编写学案:
(一) 学习目标。如果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生则既无学习的方向,又无学习的动力,
致使课堂效率极差。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制订学习目标,但制定的目标一定要准确、适量、易懂。
(二) 导学结构。学案的导学结构一定要科学合理,实用性强,要在导字上下功夫。设
计的问题既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又能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知识,发现奥妙,同时还要诱使学生去提出问题,大胆创新,通过讨论分析得出结论。本学案的设计,力求通过层层深入,环环相扣的环节,让学生由浅入深,不断探索,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提高认识,升华思想。
(三) 学法指导。教育家陶行知说:“教师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会学生学”根
据本节课的内容、学生的实际及接受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引导学生辩论、讨论、理论联系实际、合作交流等方法,通过这些方法,培养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四) 探究心灵思考题。为了检查本节课教与学的效果,我设计了一道探究心灵思考题。
题目的设计难易适中又重点突出,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思考练习既巩固知识又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 说教学模式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就像一千名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可以说有多少位教师就有多少种教学模式。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则是素质教育的灵魂。”适应这一要求,思想品德教
相关阅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