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夸咱们家乡美》说课设计
一、说教材:
1、教材的特点及编写意图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第一单元第2课《家乡的美景 家乡的人》第一课时。主要是使学生具有家乡人的自觉意识和归属感,同时感受家乡的变化,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贴近,易于感知。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接受能力,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教材适用于全国,因此教材内容并非局限于某一家乡。所以根据教材的地位、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
②认识家乡的自然环境、文化、历史的发展
③体会、感受家乡乃至社会的发展变化
(2)能力目标:
①通过调查活动、访问活动,体会探究问题的重要性
②通过资料收集、整理,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3)情感目标:
①加深学生对家乡的了解认识,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②使学生在各种活动中获得成就感和自豪感
③增强环保意义,树立为家乡建设做贡献的志向
3、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本课的难点是唤起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
4、教学准备:
①学生举办“家乡美景照片展”。由同学组织收集照片、布置照片展板、设计投票卡、组织全班同学投票、统计票数并评出奖项。
②学生通过上网、查阅书籍、向亲人或朋友询问等办法了解山海关的风景名胜。
③自制电子地图。
④教师自制课件。
5、学生分析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向面四年级的学生,运用学习中常用的访问、调查、收集、整理等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展示收集来的材料、猜谜、评选小导游等活动,使学生对课堂有积极性的关注,能够主动的全程参加课堂学习,收到高质高效的教学效果。
二、说教法学法:
教法:
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主导者,根据教材选择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十分重要。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顺利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我采用发现法,并以多媒体教学手段为辅助。
1、创设情境法
按教学设计,本节整合课活动内容多,教学内容又有一定的深度,因此学生在知识掌握上有一定的难度,容易在一开始就产生畏难情绪。针对这种情况,我把本课的知识点设计成一个个连环紧扣“问题关”,并着重设计了导入这一关键的教学环节,提示学生我们在全国人民面前展示自己的家乡,那就要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去展示家乡的美。在随后的教学中,我通过图片的展示,让学生自己运用自己在导入阶段一直保持的积极的心态去参与活动。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学生由过去的被动接受知识到现在的主动探究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多媒体教学手段:
随着科技的发展,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已是十分普遍的现象。《课标》中也指出:“教师应尽可能尝试计算机和网络教学”。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从远程资源下载中提取,我制作了一个多媒体课件来配合教学,充分利用了多媒体课件的优势,给学生以视觉、听觉等多方面的感受,在各教学环节中不断刺激学生的兴奋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注意力,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加到动脑的活动中来,使教学真正做到面向全体。
学法: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是教任何功课,‘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找‘教’。”叶圣陶的这句话一针见血的指出教师的重要任务“不仅要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因此,对于学习的学法指导在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我的做法是:
1、在参与中感受家乡
猜景点的过程中,图片都是学生平时生活中去过的景点,很容易就能猜到这是角山长城、天下第一关、老龙头、姜女庙。在以后的“你还知道哪些景点?”中,学生的参加性增强,就会在自己的脑海深处,寻找自己去过的地方,忙着把自己知道的告诉同学们。通过这个环节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自觉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2、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
最初上课,学生就通过不同的方式展示家乡。欣赏过家乡风光片之后谈感受,使学生对家乡的认识提高上一个台阶,从点滴到全面的认识。评选优秀小导游时,把时间和空间都尽可能地留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收集和整理的能力得到锻炼,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三、说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新课标指出:贴近学生生活事例的情景模拟,能激发相应的环境气氛,使学生受到情绪上的感染。因此,教学一开始我告诉学生,奥运会就要召开了,我们作为奥运项目的举办城市,将迎来全世界的游客和运动员,把学生带入了积极的准备状态,引出课题《夸夸咱们家乡美》。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这时,学生纷纷拿出自己的作品,并迫不及待的和同学们交流。
(二)、指导收集,引导参与。
本环节我设计了两个内容:初步认识家乡、加深了解家乡。在初步认识家乡的过程,我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介绍自己收集到的材料,再在全班内介绍,使学生对家乡的美有初步的感知。猜景点的过程中,出示的四张图片,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过去的景点,很容易就能猜到这是角山长城、天下第一关、老龙头、姜女庙。在以后的“你还知道哪些景点?”中,学生的参加性增强,就会在自己的脑海深处,寻找自己去过的地方,忙着把自己知道的告诉同学们。学生每说一处景,就在电子地图上插上小红旗,随着红旗越来越多,使学生对家乡的了解加深。就在此时,教师提示学生:我们一定要做环保小卫士,为家乡建设添砖加瓦,让更多的人到山海关来欣赏我们家乡美丽的山山水水。增加学生的环保意识。通过这个环节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自觉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三)、全面感知,升华情感。
新的课程理念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只有源于学生生活的实践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道德情感。这种学习获得的知识最直接,最有效。这种参与活动也在潜移默化、层层递进中降低了知识的难度,有效的突破了难点,突出了对重点知识的掌握。
从远程资源中下载的风光片,通过剪辑在同学们面前播放,使学生直观的看到了山海关的秀丽风光。学生前面对家乡的认识是点滴的,是片面的,在这过程提升为全面的认识。使其感受到我们要为奥运作贡献,争做奥运志愿者。紧接着进行“评选奥运小导游”的活动,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分组准备,派出代表参加评选,使学生对知识的整理能力得到锻炼,在情感上真正的感觉到自豪感,愿意去向全国人民宣传自己的家乡
在实施品德与社会课程时,教师应当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感知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做到活用教材,努力建立起课程、教学与学生生活之间的通道。并注意有效地利用课程资源,补充一些现实生活中“活”的教材,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的生活。
相关阅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