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乐欣赏“金蛇狂舞”说课稿
[教材分析]
《金蛇狂舞》是一首民族管弦乐曲,由我国著名的人民音乐家聂耳创作的。乐曲是三段体结构,旋律始终具有鲜明的节奏特点。该乐曲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情绪欢腾激越,表现出我国传统节日中舞龙耍狮时火热欢腾的情景,象征了中国人民对未来的信心与期望。选择这节活动,就是为了让幼儿通过欣赏乐曲,感受具有我国浓郁民族风格的音乐,使幼儿了解龙在我国的民俗上有着风调雨顺、安定祥和的寓意和象征,更好的弘扬民族文化。
[目标定位]
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确立了情感、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目标,目标为:
1、感受乐曲ABA三部分的结构及音乐热烈欢腾的气氛,培养幼儿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与喜爱之情。
2、在配乐儿歌的朗诵的帮助下,通过拍手、跺脚的方式表现节奏应答的结构。
3、在双队行进时,既要注意与本组同伴的配合,又要注意与其他同伴的协调,在游戏中体验合作的快乐。
教学重点:了解乐曲ABA三部分的结构,培养其聆听音乐的兴趣和习惯。
教学难点:能够看指挥做出龙灯队的队形及动作变化,并且两队相互配合,在游戏中体验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我既进行了物质准备并又考虑到幼儿的知识经验准备。物质准备主要是:龙头头饰及其标记、戴在头上的飘带每人一根(红色和黄色两种)、录像资料、《金蛇狂舞》音乐。知识经验准备是:课前与幼儿讨论我国的传统节日及民俗风情,并学习儿歌《舞龙灯》。
[说教法]
以情带感、以感生情是本活动的主要教育思想,先在幼儿心里唤起曾经体验过的感情,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然后引导幼儿借助视觉、语言文字、动作等元素,形象地来传达这种感情。并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遵循音乐教学寓教于乐、情感体验、参与活动和创造发展等原则,采用适宜的方法组织教学,采用的教法有:视听讲结合法、启发联想法、交流讨论法。此外,还将适时采用赏识激励法、审美熏陶法对活动加以整合。拓展幼儿的艺术视野,发展幼儿的艺术修养与表现能力。
[说学法]
根据大班幼儿注意力时间短,爱动、爱表现的心理特征,我采用的学法有:多感官参与法、讨论谈话法、游戏表演法等。用听、说、看、动等多种形式,体验音乐,交流互动。与此同时,还通过幼儿间的互补学习,师幼合作共长的方法,让幼儿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体现了“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
[ 说教学程序]
1、完整倾听音乐,让幼儿自由谈话初步感知乐曲的风格和情绪。
播放《金蛇狂舞》这首曲子,动人的音乐,孩子的心弦将被扣动,思维将被激活,激发了幼儿主动学习的兴趣。
2、观看《金蛇狂舞》录像。
通过录像中的舞龙敲锣打鼓场景进一步感受乐曲欢腾热烈的情绪。幼儿由视觉与听觉相结合来感受音乐,体验音乐所表达的热烈、欢腾的情绪,借助视觉的直观来帮助听觉感知,更有利于幼儿对音乐形象的理解。
3、配乐儿童朗诵,欣赏B段音乐。
采用师幼集体朗诵、师幼分声部朗诵、幼儿之间分组朗诵等形式感知音乐,然后引导幼儿用拍手、跺脚的动作表现音乐的节奏应答,最后教师播放音乐,幼儿用拍手、跺脚的动作代替锣鼓表现音乐。利用儿歌、动作,在动中完成对B段音乐的欣赏任务。让幼儿从听觉,感知开始,在不知不觉中完成对音乐作品的欣赏任务。
4、为A段音乐创编舞龙动作。
通过引导幼儿回忆舞龙灯的动作,让幼儿用手臂表现。然后教师带领幼儿跟随A段音乐在小椅子上用手臂表现舞龙灯。使幼儿借助动作,理解音乐的表现技巧,调动了幼儿参与的积极性。
5、欣赏全曲,和幼儿探讨全曲的ABA曲式结构
通过让幼儿欣赏全曲,进而分段欣赏使幼儿对结构有更清晰的认识。在这一教学环节中,幼儿把体验、分析所得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综合起来,再一次完整地欣赏作品,感受了一个更清晰的音乐形象,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了作品。
6、空间移动带领全班幼儿舞龙表演,通过表演舞龙,敲锣打鼓的动作进一步感知乐曲性质。
这一环节中,教师让全体幼儿来参与舞龙表演,在表演中,幼儿都是主角,调动了幼儿参与的积极性。伴着音乐,幼儿凭着自己对音乐的理解,用自己的方式来表现对音乐的理解。此环节面向全体幼儿,使每一个幼儿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且体验了参与游戏的快乐。
[活动延伸]
1、引导幼儿画出舞龙灯的情景,用各种颜色表现出热闹的节日场景。
2、玩舞龙的游戏,让幼儿轮流当“龙头”,带领大家走各种路线,还可以加入手臂的动作增加活动的难度。
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一堂好的音乐欣赏课应该体现“教学生活化的”教育理念。我想,好的音乐欣赏应该是一种艺术享受,我会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在新的教育理念的熏陶下,和孩子们一起探索,一起成长!
相关阅读推荐:
› 金蛇狂舞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