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八年级地理说课稿
中国的地形第一课时说课稿
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的课题是《中国的地形》。
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以下分析:
一、说教材
1、 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是湘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它从地势特点和地形种类两个方面来研究我国的地形特征 ,包括“地势西高东低”“山脉纵横交错”“地形复杂多样”。
本节的内容,体现了地形作为自然环境基础的重要地位,对于中国的气候、河流以及中国的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把本节放在了讲述中国自然地理各章节之首。此外,本节还与世界地理中关于地形类型、分布和形成的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它要以这些知识为基础,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去认识中国地形的特点;另一方面又在认识中国地形特征中,使这些理论知识更加具体和深入。学好本节,能为今后学习中国自然地理以及高中地理打下基础。
2、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运用地形图,总结出我国地势特征以及各级阶梯的主要特征,并能识记各级阶梯分界线的名称,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2)理解山脉走向的概念,熟悉不同走向的山脉,并理解重要山脉起到的“骨架”作用。
(3)知道中国的名山。
过程与方法:
学生讨论地势特征对气候、河流、交通以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使学生初步掌握评价地理事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本节的学习,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同时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决心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学习的思想。
(此教学目标是根据本单元的内容特点,以及新课标的要求制定的。在新的课程理念背景下,教学中的情意因素和过程被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新课程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要素)。
3、 重点、难点的突破及依据
本节课的核心是让学生认清中国地形的整体特征和我国的主要山脉,因此中国地形的特点和山脉分布是本课的重点。
而中国地势西高东低这样一个特点对气候、河流、交通等的影响是本课的难点之一,因为学生年龄偏小,对一些日常生活和所经历的现象不能很好的与理论知识相连接,因此对于这些问题需要老师进行指导,从而让学生能够总结出来。另一难点是结合地图,使学生形成地理事物的空间概念,学生记忆、想象空间事物的能力有限,通过反复读图、填图来突破。
(依据:新课标要为学生创造宽松的环境,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在有材料的基础上进行探究)。
下面,为了攻克重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二、 说教法
本节课应注重学生读图、用图能力的培养,把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可以展示更多资料,使教学更生动、直观。通过画面的动静结合、问题的设置和填图练习,最后达到在图上巩固知识的目的。
在教学中坚持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根据八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互动时注意不同层次的学生,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这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三、 说学法
1、 学生特点分析
从年龄特点上来看,初中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因此要抓住学生的这些特点,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2、 学习方法
指导学生用观察法、讨论法:依据新课标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自己的学习体会、看法和成果,并与别人交流。
综合分析法:依据新课标基本理念3改变地理学习方法。
四、说教学过程
1、 教学结构:
㈠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㈡ 读图分析,探索新知
㈢练习巩固,强化记忆
㈣拓展延伸,学以致用
2、 教学程序:
依据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结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以及新课程的要求,教学思路总体设计如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2分钟)
首先多媒体放映“中国地形特征”视屏,让学生从视觉入手,对地形有感性认识;同时通过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激发学生爱国热情。那么,中国的地形有什么特征呢?很自然的导入新课。
依据:新课标的基本理念5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
(二)读图分析,探索新知(30分钟)
2.1中国的地形
一、地势西高东低
1.地势的特征
我国的地势特征,是本节课的重点,如何突出重点呢?我主要采用梯度质疑法逐步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分为四步:
① 复习地势的概念,让学生明白地势的内涵。
(复习旧知,让学生认识地势就是“哪边高,哪边低”)
② 从学生耳熟能详的古诗入手,提出问题:为什么大江、大河水会“向东流”?这些诗学生都会背,只是从文学的角度去欣赏,没有从地理的角度去深入想过,经过学生的思考、讨论,他们就能得出结论:我国地势是西高东低。
(这个环节基于感性认识是认知的基础,以古诗为开头,加强了学科间的联系,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开阔)
这只是从经验上得到出的结论,那么我国的地势是否真的西高东低呢?
③ 多媒体展示“中国地形图”,让学生阅读这幅分层设色地形图,学生知道地图上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海拔高度。在陆地上颜色越深,代表海拔高度越高,颜色越绿代表海拔越低。从地图上可以很直观的看出:我国的西部大部分是褐色,中部是黄色,东部是绿色。由此证明:我国的地势的确是西高东低。(用地理的手法去求证。这是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
这是我国地势的第一个特征,还有一个“呈阶梯状分布”如何引出呢?
④ 让学生找出32°N纬线并查找该线自西向东依次经过了哪些地形区?用幻灯片展示“沿32°N纬线中国地势剖面图”。教师及时用幻灯片展示两张我国地势变化示意简图,让学生通过判断正误,得出结论: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
(图示分析对比法,化抽象为形象,有利于学生的理解)
过渡:各级阶梯有着怎样的特点呢?
2.三级阶梯特征和影响
⑴①用幻灯片展示下表:
( 这部分内容采取自学的方式,让学生自己通过团结协作完成表格,目的是让学生在读教材过程中提高阅读能力和总结能力。)
②教师订正小结。
过渡:我国地势的这种特征,对气候、河流、交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
⑵让学生就我国的地势展开讨论,分析我国地势的利弊。
地势对气候的影响——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向内地推进,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较为丰沛的降水。(让学生看大屏幕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图片,便于学生理解。)
地势对河流流向的影响——我国许多大河流向自西向东,地势决定了我国许多大河的流向(这个问题不难理解,我让学生从耳熟能详的古诗、歌曲入手,思考讨论很容易得出结论。)
地势对水能资源蕴藏的影响——在地势阶梯的交界处往往蕴藏有丰富的水能资源。
(对于这个难点的突破我给学生展示虎跳峡、壶口瀑布急流图片得出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然后展示我国几座大型水电站图片。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将枯燥的知识生动化,降低了难度。)
地势对交通的影响——有利影响:滚滚东流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向交通,方便了沿海与内地的联系。不利影响: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成为交通的障碍。(关于这个问题大部分同学会想到沟通了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地的联系,这时老师就要告诉同学们,看待事物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阶梯之间是高大的山脉,这些山脉同时成为东西交通的巨大障碍。)
这一部分内容我主要是采取“讨论——探究”教学模式,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中获取知识,更好地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充分利用小组讨论,真正让学生合作探究知识的产生、发展,从而掌握知识,获得能力。
(3)引导学生对照课本图2-2和图2-9明确三级阶梯的界线(第一、二级阶梯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第二、三级阶梯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并把三级阶梯的界线填在教材23页的中国地形图上,再请两名同学在屏幕上指出三级阶梯的界线,这样边读边填,把知识落实在地图上,培养学生读图、用图能力。
过渡:三级阶梯的界线是一系列山脉,其实,我国是个多山的国家,山脉纵横交错,构成了地形的骨架
二、山脉纵横交错
1、山脉的走向
教师出示“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动感图片,举例说明一两条山脉走向(是指山脉在地表总体或大致的延伸方向),指出:按走向将山脉划分为5种类型。
2、山脉构成地形的骨架
幻灯片展示“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图”,以小组竞赛的形式让学生在课本中分别找出不同走向的5类山脉,并要求识记它们的名称和位置。
然后,教师用大屏幕出示空白图,指导学生“由北往南,自西向东”的将知识再现;并展示各山脉的景观图片,使学生从感性上获得认知;在学生介绍台湾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同时教师适时进行情感教育,不仅使学生在理论上得到新知,在情感上也得到升华。
中国的主要山脉是本节的第二个重点,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采用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引导学生读图、识记、再现的过程,从而强化记忆山脉的空间分布,同时锻炼学生空间思维能力。
三、中华五岳名山
①引导学生阅读22页材料“中华五岳”,并完成要求:在图上找了五岳位置及所在省份。
②教师展示中华五岳名山景观,吸引学生的兴趣,增加感性认识。
(以学生活动的形式,结合优美的图片,不仅让学生视觉上的享受和时间上的放松,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爱国热情。)
四、拓展延伸,学以致用
读中国地形图找出:①我们生活在第几级阶梯,所在区域是什么颜色,说明海拔高还是低?②我们生活的地区有那些山脉、什么走向?
依据:这是学习生活中的地理,从自己身边的事物出发,运用自己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也就是学以致用。
(三)课 堂 总 结(2分钟)
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
一、中国的地势特征 二、山脉纵横交错
1、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 1、山脉的走向
2、我国地形特征的影响 2、我国的主要山脉
三、中华五岳名山
|
(通过本幻灯片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本节的知识主干,由知识点到知识网,形成知识网络,便于学生牢固掌握。)
(四)课堂练习(10分钟)
1、我国地势的特征是 高 低,呈 分布。
2、三级阶梯的分界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是西起___山脉,经___山脉向东南到___山脉东缘;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由东北向西南依次是___岭、__山、巫山、__山。
3、说出图中各山脉的名称
(通过该课堂练习,既能及时了解学生对前面所学的掌握情况,又能起到个别知识点的补缺作用。)
(五)课后作业(1分钟)
1、要求学生落实我国地势特征,并找出还有什么事例能证明我国地势是西高东低?
2、要求学生找出山脉两侧的地形区,并完成表格,为下节“地形复杂多样”打好基础。
(巩固本节教学目标,又为下节课埋下伏笔。)
相关阅读推荐:
› 中国的地形和地势说课稿
› 中国的地形—地势西高东低反思性说课
› 中国的地形评课稿
› 中国的地理差异说课稿
› 中国的地形第一课时说课稿
› 中国的地形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