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吧首页 阅览说课吧说课稿化学说课稿初中化学说课稿> 正文

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关系说课稿

本站微信

《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关系》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同仁: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十、十一单元中的复习课题­­­——《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关系》,我将从以下七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教材、学情、教法、学法、教学程序设计、板书设计、教学效果预测。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课题是第十单元和第十一单元之后单元复习中的一部分,是对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五类物质化学性质的归纳、整理和运用,是对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条件的进一步认识。通过复习,可以训练学生分析问题整理归纳的能力,培养科学的解题方法,认识到各类物质间的关系和基本规律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从而使零散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有利于形成知识和能力的飞跃。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和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①.熟悉常见单质、氧化物和酸、碱、盐的化学性质。②. 根据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典型特征和相互关系做简单的推断题。
⑵过程与方法:通过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网络关系图,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整理归纳能力,并从中提取有价值信息的能力;通过演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题能力;通过讨论,培养学生的的交流与合作能力。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观察、演练、归纳、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不断应对挑战,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
3.教学重难点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让学生在知识的形成、相互联系和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所以我确定
本节课的重点是:通过归纳整理和适当的推断题练习,理清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的相互关系。
本节课的难点是:在解答典型的推断题的过程中,如何去寻找突破口,并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
二、说学情
(1)学生已有认知与经验:学生基本具备物质分类基础知识,但对不同类别物质的典型代表往往不是太清楚,可能会列举出比较陌生的物质或根本就不存在的物质。对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化学性质比较熟悉,但把不同类别的物质放到一起的时候,学生往往容易混淆,对化学反应能否发生的条件也容易忽视。
(2)学生已有方法与能力:初中生的观察概括能力明显发展,即他们会在观察中找出事物的共同点与不同点,找出事物之间的联系;初中生的理解能力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要让学生利用这五类物质的化学性质及相互关系解答物质的转化与推断问题对学生来说虽有一定的基础,仍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三、说教法
一是从学习的需求性出发,展示历年相关中考题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是采用分析归纳法,使学生作好本节课的知识储备。
三是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让学生学会寻找解题的突破口,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突出重点。
四是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采用层层递进,一题多变的学习方式,减少难度,让学生逐级上台阶。帮助学生突破难点,使课堂教学更为优化。
四、说学法
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积极的思考、质疑、答问等方式,通过练习、小组讨论、合作与交流等系列活动完成本课题的学习。
教法服务学法、学法促进教法,二者的有机结合有助于我在本节课中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五、说教学过程
我设计了以下环节来完成教学,具体过程如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目的意图
课前准备
投影:请同学们复习金属、酸、碱、盐的化学性质。
读记金属、酸碱盐的化学性质
夯实基础扫清障碍
导入课题
出示近几年有关网络图、转化与推断的中考题,引出“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关系”课题。
浏览相关中考题,明确本课学习内容。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出示目标
.熟悉常见单质、氧化物和酸、碱、盐的化学性质。②. 根据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典型特征和相互关系做简单的推断题。
朗读学习目标
明确学习目标
出示物质分类图,引导学生归纳
复习分类知识,并列举典型物质
夯实基础扫清障碍
1.金属有哪些化学性质? 通过具体例子引导学生复习金属和酸、金属和盐发生置换反应的条件。
2.酸、碱、盐有哪些化学性质?老师根据学生回答有意识连线,逐渐构成网络。
3.出示碱和盐,盐和盐反应的两个特例。4.图中哪些物质化学性质最多,哪些化学性质最少?
回答金属的化学性质 ,判断两个反应能否发生。
思考并回答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判断两个反应能否发生
整理、归纳、比较各类物质的化学性质。
归纳整理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化学性质,使之系统化。
为解题找突破口打基础。
 
 
出示第一题。要求所填物质分别反映出铁和氢氧化钠三条不同的化学性质。
提问:铁和氢氧化钠都能和那些类别的物质反应呢?
学生观察思考,试着解题。
寻找铁和氢氧化钠共有的化学性质。
初步尝试用化学性质直接解答具体问题。
1.出示在上一题基础上变化的图形和题目。
2.提问:如果没有第一题作铺垫,你能做这个题吗?你将从哪里入手?
观察并独立思考,然后交流,讨论解题思路。在思路的指导下寻求新的解法。
 
由易到难,搞好方法的引导,寻找突破口,方法提炼。
 
 
 
 
出示第二题:下图中每条直线两端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发生反应。其中A、B、C、D分别为Mg、BaCl2、Na2CO3、H2SO4 四种物质中的一种。请选择物质填写在下图中,并符合下图要求。
问:你是怎样做出这一题的?先从哪里入手?
学生观察、尝试、讨论和交流,小组代表汇报
 
分组讨论:找出解题的突破口,推断的顺序和方法。
方法运用:再次体会寻找解题突破口的方法,让学生形成依法解题的习惯。
拓展:如果在“氢氧化钙”的下面添加一种物质E能和它反应,且该物质的类别和以上所有物质的类别不同。提问:
1.该物质可能是什么?
2.盐酸和二氧化碳也能用直线连接吗?它们有何关系?用怎样的线条表示?
3.碳酸钠和二氧化碳又有什么关系?用怎样的线条表示?
学生回答添加的物质
 
 
和老师共同探讨几个有关联性的问题
1.分清箭头和直线分别代表的含义。
2.学会解答既有反应又有转化的复杂问题。
学以致用,出示一个既有相互反应,又有单箭头和双箭头转化的训练题,请先观察思考,再结合关系图,寻找突破口。比一比,赛一赛,看那些同学做得最快!
结合所学,答题竞赛,先在组内交流,再由学生代表向全班同学讲解自己的解题思路
巩固找突破口的能力和科学思维方法、提升能力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是怎样解答网络图形式的转化与推断类型题目的?
反思与交流
方法提炼整理归纳回归主题
课外延伸
出示2010年中考题,并作适当改变。
 
观察、思考、尝试
复习巩固
六、说板书设计
根据目前白板系统进入课堂的实际,对板书作如下安排。
学生演排区
课件投放区
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关系
一、物质的分类
二、物质的化学性质及关系
三、习题演练 
四、反思小结
 
七、说教学效果预测
在教学目标的制定过程中,对本课题的特点、重、难点、学生的情况等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教法与学法的选择遵循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采用一个字:即一题多变,题题生变,既落实化学基础知识,又灵活体验解题方法;体现一个“探”字,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探索解题思路,渗透科学方法;突出一个“动”字,以多种活动来引导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落实一个“用”字,通过归纳整理、方法提炼,让学生养成依法解题的习惯;最终实现一个“主”字,以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学生的主体参与和主体发展。
所以预计本节课会比较顺利地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参与各项活动,课堂气氛活跃,师生情感融洽。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内容,请多多指教,谢谢大家!!!       

相关阅读推荐:

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关系说课稿

[]
分享到: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说课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