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阅览教育百科党建工作

正确处理思想教育和工作实践的关系

发布者微信
  • 发布时间:2014-04-21 10:18:00
  • 发布者:吾爱
  • 微信号:wuaiyazhu.
  • 浏览量:
  • Tags:
  •   公告:

    

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坚持这一基本要求,努力促进现代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
文化建设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文化环境和智力支持,没有文化建设,就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就不能形成昂扬向上、开拓进取的主流精神,其他建设就没有必不可少的精神支撑。必须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着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着力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着力推进内容形式、方法手段、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实现党和国家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动力之源,是我国革命与建设独特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是最具中国特色的国家软实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提升国家软实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约瑟夫•奈认为“软实力”是“通过吸引而不是强制他们来达到你想要达到的目的的能力”。实际上,软实力对内就表现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 “软实力”不是一种强制性力量,它的作用的发挥根本上靠的是政治制度、文化、思想、价值观、精神等的吸引和感召,并进而形成的凝聚力、创造力、影响力,具有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引人入胜的特点,其作用是根本性、基础性的,具有极强的渗透力和超越性,对促进国家硬实力、提高国家综合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我国“软实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也一直是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独特优势,是最具中国特色的国家软实力。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国家软实力提升的关系
一个国家软实力的强与弱,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这个国家的民族凝聚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这个国家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我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改革开放30年以来创造了震惊世界的奇迹,其奥秘越来越集中到我国特有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国家软实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努力在全社会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基本的道德规范,对国家软实力的生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一, 思想政治教育决定国家软实力的方向。
毛泽东同志说过“思想和政治又是统帅又是灵魂。只要我们的思想工作和政治工作稍微已放松,经济工作和技术工作就一定会走到邪路上去”。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一直用“生命线”来概括和表述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1934年周恩来同志首次提出“政治工作是红军的生命线”的科学论断;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进一步提出“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上又进一步强调“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我们党依然始终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明确指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它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只有抓住思想政治工作这条“生命线”,我们的经济建设和其他各项工作才能显示出勃勃生机。思想政治工作始终牢牢把握“生命线”的地位、作用和职能,自觉融入到党的各项建设之中,大力推动和促进经济工作和其他各项工作顺利进行,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得到正确贯彻和坚定执行,确保经济工作和其他各项工作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实践证明,思想政治工作这一重要的国家软实力,其作用的发挥往往会迸发出巨大的精神力量,直接影响战争的走向。解放战争时期,我军对“解放”过来的国民党士兵进行阶级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枪还是昨天的枪,人还是昨天的人,昨天在国民党军队怯战厌站,今天在解放军队伍中作战勇敢。”加速了解放战中的胜利。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生活、经济成分、生活方式等的深刻变化,人们的思想认识、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也跟着变化,思想政治工作定向作用凸现,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和信念,以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去说服人、教育人,团结和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投身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决定国家软实力的形成与发展。
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在《论联合政府》中也指出“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如果这个任务不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不能完成的。可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团结全党和全体人民,树立共同理想和信念,形成凝聚力,实现党和国家各项任务的中心内容。我国革命是在农民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开始的,这就造成了党内非无产阶级大量存在,影响部队战斗力的发挥,中国共产党正是依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红军党内存在的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进行科学分析,找出它们产生的根源,指出其危害,提出了纠正地措施,把大批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党员提高到无产阶级的思想水平。开创了人民军队建设的崭新局面,“硬实力”没有变但我党和人民军队却逐渐的由小到大、由弱到强而成为一支以“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为宗旨的无坚不摧的强大军队。改革开放以来,面对社会变革复杂多变的情况,面对人们思想认识、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矛盾、冲突,就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巨大作用。邓小平同志早在1986年视察天津时指出:“改革,现代化科学技术,加上我们讲政治,威力就大多了,到什么时候都得讲政治。”江泽民同志也提出“要讲政治”,并说:“没有强有力的政治保证,经济建设是搞不好的。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使 全党全社会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强大精神支柱,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把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精神和力量凝聚到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是国家软实力建设的动力源泉。
人是社会活动的主体,人的行为受思想的支配。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对象就是人,是研究人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品质的形成、变化和发展的,其巨大功能就是激励人的干劲、发掘人的潜能,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革命建设改革和现代化事业始终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和动力保证。我们党的历史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由小到大、由弱变强;我们的军队之所以无坚不摧、无往不胜;我们的社会主义之所以由贫穷到富强,靠的就是坚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毛泽东曾创造性地指出“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而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毛泽东清楚地看到了:落后的民族,被压迫剥削的赤手空拳的工人、农民,无法凭借──也没有 ──巨大的经济实力、先进的技术手段、丰厚的物质利益等,去战胜自己的敌人。革命和新型阶级革命振兴的规律是,在菲薄的物质条件下,在艰难困苦中,在仅有劣器陋具的情况下,革命政党和亿万群众只能依靠先进的,有着巨大生命力的文化思想,涤除落后思想,焕发人民的精神力量,团结起来,一往无前,万难不屈,不顾惜个人的利益以至生命,从而战胜敌人,夺取政权,从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设新的富裕的国家。江泽民也曾指出“只有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这一政治优势,才能保证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的正确发展方向,才能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各项工作和群众中去,才能及时排除和战胜各种错误东西的干扰,才能巩固和发展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政治基础,从而为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提供强大的动力与保证。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化解改革开放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调适由此产生的不和谐的社会心理,引导人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激发人们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向往、热情和动力。汶川特大地震灾害破坏之严重、人员伤亡之多、救灾难度之大都是历史罕见的。面对重大灾害,全社会快速动员和响应,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国军民,打了一场抗震救灾的攻坚战。这场大灾难再次使中国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让世界重新了解了中国。而震惊世界的不仅是这场灾难本身,更是中国人民在地震灾害面前显现出万众一心、英勇顽强、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这是国家软实力的充分展示。
二、思想政治教育是最具中国特色的国家软实力
第一,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设模式。
在革命战争年代,通过设立党代表和政治部,使军队的面貌焕然一新;在军队层层设立党的组织,使“支部建在连上”成为党对军队组织领导的首创之举,成为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环节;“听党指挥、英勇善战、服务人民”成为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形成了以“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无坚不摧的强大军队。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我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物质条件等“硬实力”极其艰苦的情况下,靠这种独特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鼓舞士气,英勇杀敌,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赶跑了蒋介石,赢得胜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1978年底开展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为起点,经历了从姓“社”姓“资”的论争,进而私有制与公有制你死还是我活的斗争到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从刚打开国门时惊呼“狼来了”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而“与狼共舞”;从强调阶级斗争到建设全面小康、共建和谐、科学发展,进而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30年改革开放的中国经历了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过程。在这一历程中,30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坚持唱响奋进凯歌、振奋民族精神、服务人民大众,为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提升国家软实力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二,灵活、实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
在革命战争年代,通过“三湾改编”对军队进行思想、精神的重塑;通过坚持实事求是、批评与自我批评及各种百姓喜闻乐见的宣传鼓动的形式,宣传党的政策、发动群众,使百姓明白为谁打仗,为什么打仗,从而提高了思想觉悟,迸发出了强大的精神动力;解放战争时期开展的以“诉苦”和“三查”为内容的新式整军运动,更是掀起了群众性的杀敌立功运动,从而保证了战争的胜利。毛泽东总结说:“在人民战争的基础上,在军队和人民团结一致、指挥员和战斗员团结一致以及瓦解敌军原则的基础上,人民解放军建立了强有利的革命的政治工作,这是我们战胜敌人的重大因素。改革开放30年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依然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邓小平同志始终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真正优势”。“十年最大的失误是教育,这里我主要是讲思想政治教育,不单纯是对学校、青年学生,是泛指对人民的教育”。他还根据时代发展的新情况新要求,提出了“说服教育”、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关心体贴、以情感人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方法,使改革开放的新思想,社会主义的新意识迅速深入人心,为改革开放的成功奠定了强大的思想基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紧密结合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要求,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方法,提出了针对不同领域、不同对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思路。对党员干部、企业、机关、军队和学校进行不同内容、不同方法的教育工作,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具有实效性,使党的吸引力、国家的凝聚力更强。党的十六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更加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结合国际国内实际,提出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要做到“三贴近”,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二是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但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又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说服力,影响力,使人清楚改革发展依靠谁、为了谁 ,从而维护团结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第三,适应中国内在文化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在革命战争年代,在中国共产党的“硬实力”极弱,但依靠对军队和广大的人民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革命纪律和艰苦奋斗的教育等,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唤醒了中华民族深深蕴含的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一个民族挺直的脊梁。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具体革命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闯出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改革开放30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央领导集体在继承和不断发扬党的优良传统的同时,适应新形势不断开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思路、新内容,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胡锦涛同志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既涵盖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又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报国、仁爱、明理、劝戒、旷达、苦乐、勤学、淳朴等等古代伦理道德,集中表达了中华民族一以贯之的思维定势和创建和谐社会的共同心愿,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要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当今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正是这些民族传统美德和当今时代精神完美结合的内容,更容易被人民群众接受,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实效性,从而为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以及我国软实力的提升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三、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思路,不断提升国家软实力
毫无疑问,思想政治教育的加强对国家软实力的提升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时代,软实力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变得比以往更为重要。因此,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国家软实力就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第一, 准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的新局势。
“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四个深刻变化是中共中央对中国经济社会形势的科学判断。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虽然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巨大活力,但也必然会带来这样那样的新情况、新矛盾和新问题。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趋势加剧,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严峻挑战,西方思想文化和价值观不断渗透和扩张,意识形态建设更加复杂,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的任务更加艰巨;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化,竞争的日趋激烈,收入差距和就业压力等问题,导致人们心理失衡,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越来越多。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认清形势,把握新形势的主要特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二,全力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始终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结合,在带领人民艰辛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创立了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只有被广大人民群众真正地理解和掌握,并转化为改革开放的内在动力是,才能真正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力量。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必须全力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全力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第三,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和责任。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上一篇文章:奋斗的青春

下一篇文章:快乐实践伴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