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阅览教育百科工作反思

如何建立师生间的信任感,提高课堂效率

发布者微信
  • 发布时间:2014-12-04 09:15:00
  • 发布者:吾爱
  • 微信号:wuaiyazhu.
  • 浏览量:
  • Tags:
  •   公告:

    

期初问题:如何建立师生间的信任感,提高课堂效率
期末反思:
目前在我们学校,随着高中招生的逐渐停止,本届高三成为“硕果仅存”的高中部学生。高中学生本身就存在着不同于初中学生的心理、学习等诸方面问题,如今他们又不幸成为“最后一批离校者”,那么他们的心理问题,更须受到我们的关注。
在期初,我曾对这届高三同学中存在的“信任危机”做过一番简单的分析,指出,“堂教学的效率,在某种程度上与师生间的互为信任感有关。”但师生间的互为信任,实质上反映的是学生对于学校之教学管理的认可。故作为一名任课教师,他不仅仅是简单地进行知识传授以及复习组织,更需要对他们的心理进行开导、调整。只有学生充分信任任课教师了(包括你的学业、你的管理能力以及你对于学生的爱护),他们才愿意与你在课堂内共同协作,才会获得一种安全感,从而达到“教学相长”。
为此,我首先从各个层面了解学生对于学校之教学的态度和观点,结果大致如下:
1、 任课教师在教学上的随意性,会使他们对学科的学习产生迷茫;
2、 任课教师在课堂上的冷嘲热讽,会使他们对于该教师产生极其厌恶的情绪,并推而广之,认为学校的教师大抵如此;
3、 学校某些领导的工作、教育作风,为学生所不认同。这主要反映在这些领导无视学生的心理状态和生活习惯,教育过于程式化,甚至自身的言行不一致;
4、 学校对高中阶段的教学管理只注重“管”,而没有良好的策略促进学生的学习。
以上问题,应该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但是作为任课教师,我们还是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做到与学生的和谐相处,并进而通过促进他们的学习来提升他们的心理素质,破除师生隔阂,增加双方的互为信任感。
故我在教学之中采取了如下方法:
第一, 在教学上对学生高度负责。这是获取学生之信任的最有效办法。高中某些任课教师,无论是课堂教学的组织准备还是课后作业的批阅,大多漫不经心,而自身的专业又不致于使之能在教学中随机应变,这使得学生对学科的学习产生迷茫。我虽然自忖在学科能力上尚有一定水平,但仍不敢随意。故在期初通过对学生个体的了解(调查表),为全班同学制订了详尽的高三复习计划,大致包括:
a) 教师线:第一学期第一轮复习,同时帮助学生复习单元之词汇;另外,开设写作专题课,使同学对写作的框架和语言有一定积累;
b) 学生线:第一是词汇的积累;第二是“阅读和完形”的自我训练;第三是完成课堂学习的主要内容。
c) 教学方法:鉴于高三学习的特点,本人在教学中采取了“阅读+点评+训练”的复习模式,简单地说,是学生预先阅读主要复习内容,教师在课堂内稍加点评后,即进行“答疑”;而对于练习的讲评,也主要采取类似方式。
d) 作业批阅:对于作业批阅,大部分教师惟观察学生“有没有做”,而本人更注重学生的错误情况(尤其是非高考题型的“完成句子”),并在课堂内为学生展示多种解答方案。
第二, 在教学中采取多元化的方式,提高学生对于课堂学习的兴趣和投入度。长期以来,学生对于英语课较为冷淡,主要原因是他们的基础较弱,而教师在课堂内的讲授又机械古板。故本人首先从改变教学形式开始:
a) 条理清晰:无论是学科的知识还是教学的程式,都做到条理清晰,这使得学生的听课,从规范中获得了轻松感;
b) 插科打诨:在教学过程中的插科打诨,有两个好处:其一是可以使学生精神振奋。因为插科打诨的内容,往往是他们所感兴趣的或者是平时需要关注的。这样做的实际效果是,班上“瞌睡”的同学大幅减少;其二是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譬如对于文学作品和文化名家的介绍,譬如对于社会热点的评析,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知识面和社会意识;
c) 各个击破:简单的说,对某些学科问题,采取单独辅导的手段远比全班讲授要有效的多,譬如作文就采用面批,而不是简单的通讲;
d) 及时表扬:表扬和鼓励的力量是无穷的,对于高三学生而言,尤其如此。无论是讲解题目,还是课堂引入新知时,都要见缝插针地对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本学期中,尤为明显的是班上一位叫傅孟男的同学,英语基础几乎为零,但通过适宜的表扬,竟坚持学习,并略有进步。另一方面,学生作业上交情况,亦有明显好转,这在一定程度上与采取的鼓励教学有关。
第三, 记录《教学日志》。虽然不致于每日记录,但“有则记之”的习惯,可以让本人在重新翻阅时看到班上同学的思想、学习的变迁。

一个学期下来,应该说,班上的同学与我的关系已经比较融合,他们甚至表示,我教哪个班,他们就跟到哪个班。而他们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致,也有明显提升。在英语课堂内,不仅瞌睡的人极少(对于身体有恙的同学,我是允许他们就地休息的),还往往是谈笑风生,师生在课堂内获取了无限乐趣。我想,正是教师对于教学的投入,对于方法的调整,对于学生态度的改变,才可以使师生之间的互为信任感大大提高,这于学校的工作,又何尝不是一个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