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时间:2013-02-22 06:36:00
- 发布者:吾爱
- 微信号:wuaiyazhu.
- 浏览量:
- Tags:
- 公告:
既然阅读训练有如此重要的地位,那么阅读训练的方法也就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本文将就如何做好语文阅读训练作为探究中心,主要从以读为先导、读练结合和命题中渗透读法等方面谈谈个人看法。
一、阅读训练以读为先导
朗读是视觉、听觉和发音器官协调活动时对读物进行理解和识记的过程。朗读,首先发音准确、吐字清晰;其次读通语句,前后连贯;最后抑扬顿挫,读出感情。有的学生由于注意力不集中、不稳定,通过朗读可以保持注意力集中,不分散,达到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识记。默读时,要依靠视觉和思维活动对读物的内容进行分析和概括,以达到理解的目的,而且默读能使学生对读物内容维持稳定的注意。
朗读和默读达到的效果在不同的情境下不完全相同,教师在指导阅读时要根据文体特点和实际需要灵活地采用某种阅读形式,不要机械地死板地只用一种形式。对于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就要采用朗读形式体会,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对于议论文、说明文和一般记人记事的文章就要采用默读这种形式快速理解、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和所说明的内容,这样才能使阅读效果事半功倍,绝不能因为默读快而取代朗读,也不能因为朗读便于识记而取代默读。
二、阅读训练强化读、练结合
1.在预习中注重“读”“练”
预习中的“读”是 理解课文的基础。初读时可要求学生边读边画出生字词和难理解的词,然后借助字、词典进行自学,读通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什么。对段落明显的课文,还可以让学生独立分段,写出段落大意。这样,不但能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而且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当然教师还应该根据具体课文设计一些预习题。预习题的设计旨在造成一种悬念,使学生主动地反复阅读课文,寻找答案。因此,这种练习也是“读”的训练。通过“读”“练”,让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基础知识。
2.在新授中组织学生“读”“练”
学生经过预习,能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但不可能全懂,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读懂课文。“读”必须要有指导,即读前要有要求,读后要有评价。“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读议要结合,遇到疑难问题时,要引导学生反复读课文。读的形式要多样,可以是轮流读、对读、分角色读、齐读、范读……但最基本的形式是自读。只有在读和议还不能解决问题时,教师才进行讲述。总之,在阅读训练中,“读”是主,“议”是辅。学生在读书过程中,还要求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课堂上,学生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点点、圈圈、划划、批批,对文中感受强烈的句子可以写出自己的独特的见解。此外,教师还应精心设计练习,帮助学生通过练习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做一些简单的课堂笔记,如板书、写作特点、重点句的含义等等。只有通过“读”“练”才能真正学懂课文。
3.在总结中指导学生“读”“练”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我们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熟读成诵,使别人的语言化为自己的语言,这是一种加强消化吸收的过程。但是课文会背了,阅读课文还不能算结束,我们还要求有一段练笔时间。练的形式很多,可以采用抄写、续写、仿写、缩写、改写、造句等等。总之,要做到每课一练,每课一得,这样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孕育学生的语文能力。
4.在课后指导学生“读”“练”
叶圣陶先生说过“课文无非是例子”。单靠课内阅读是远远不够的,除了增加阅读课时,适当在课内阅读一些补充读物外,教师还应根据课文内容的特点,介绍一些有关的文章让学生阅读,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在课后的阅读中应重视拎读这一读法的训练。拎读要求在速读全文的基础上,根据文章的结构特点快速提取全文的内容提纲,让文章的脉络和主要内容一目了然。在阅读、品味全文的基础上,提取文中最关键的语句,重新加以组合,形成一篇保持原文信息的微型美文。这样的练习需要人人参与才能共同提高语文素养。
三、阅读训练中的命题注重“读”法的渗透
1.阅读材料逐渐体现人文关怀和教育导向。
人文性和教育性是现代文阅读命题的重要原则之一。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随着对语文课程性质及理念认识的进一步加深,大家越来越意识到,阅读材料的价值取向,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非常重要;认识到阅读能力的训练过程同样是对学生进行熏陶感染的过程。近几年来,许多选来用作阅读材料的文章,无不闪耀着灿烂的人文思想火花,具有鲜明的教育意义。它们或引导学生关注生命与环境;或剖析生命的价值,颂扬坚强不屈、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或歌颂无私的爱,揭示生活的哲理等等。
2.命题注重对文章整体的感知、理解和感悟
《新语文训练大纲》,要求阅读训练要“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感情,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思路,领会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因此近年来,阅读训练中命题的重点开始转向“整体阅读”。命题者往往将一篇文章或语段作为整体来考虑,并围绕材料的中心和主旨来设计题目。不管命题的切入点是一个重要词语、一个关键句子含义的理解,还是概括文章要点,分析写法作用都要着眼于文章的整体阅读,需要在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才能形成正确而完整的答案。
3.题目答案:主观题客观化
所谓主观题客观化,就是题目是主观题,但是带有明确的客观答案。在带着问题阅读中,阅读理解,从某种意义上讲并不仅仅是学生个人的理解,而是指文章作者对文章的理解,也就是说,必须顺着文章作者的思路来理解,而不应该只根据学生自己的主观想法来理解。答题时,应该忘掉自己的主观认识,不管这些认识是多么正确,多么深刻。学生个体对文章的理解往往是各不相同的,是多元的,但是,作者自己呈现在文章中观点、思路、词语含义等,往往是固定的,惟一的。因此学生循着作者的观点思路来阅读文章,解答问题,其答案必须客观,惟一的了。
诚然,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是一项十分庞杂的工程,在这样的背景下很难有完美的尝试。但是只要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献出最真诚的心,努力探索,就能推动语文教学的改革,让学生最终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