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吃害虫》说课设计
各位老师大家晚上好,很高兴有机会与大家在一起探讨、交流。我所执教的《青蛙吃害虫》一课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内容。本节课是百以内不进位、不退位加减法的第三课时,由于有了整十数加减法以及两位数加、减一位数这两节课做铺垫,再加上学生对这一类型的加减法已经有一定的计算能力和计算方法,因此,学生学习起来并不太困难,学习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整十数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是几个十,也就是相同数位相加减。基于此,在教学中应将加减运算的学习和解决问题结合起来,在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的同时,更侧重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也就是让学生在经历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验算法多样化。因此,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2.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交流等方式体验到算法的多样化。
3.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经历探索运算方法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也为后面学习100以内进位加、退位加减法打下基础。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新的教学理念下,对于本课的教学,我将从以下几方面谈谈我的教学设想。
1、创造利于学生成长的课程环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经历数学化的过程,让学习数学、探索知识成为学生的需要。
2、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数学课充满了数字、符号、计算等等,可以说既抽象又枯燥,如果能趣味性地引入新课,必将紧紧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孩子们在迫不及待的情绪中去积极探索。教学中还要利用生动直观的形象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数学应用的能力,同时也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注重学习过程,淡化学习结果。我改变教材中问题直接呈现的方式,通过让学生观察情境图,引导同学们自主思考、讨论、合作,来获取、发现信息。
4、在加减法中,特别注重培养学生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计数器、小棒等教学用具引导学生探索计算方法,体验到算法的多样化,同时使问题得到解决,学生经历了一个探索性的学习过程,这不仅帮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而且有利于发展学生探索和合作意识,使计算教学和解决问题有机的结合起来。
5、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采用“操作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等活动方式,让学生从中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尝到发现数学的滋味。
以上谈到的就是我教学设想。
相关阅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