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吧首页 阅览说课吧说课稿科学说课稿五年级科学说课稿> 正文

钻木取火教学设计

本站微信

钻木取火
【课标解读】:本节课主要通过查阅资料、小组交流、课堂实验操作,了解钻木取火,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知道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搜集资料。引领学生亲历探究科学、建立科学概念的过程,掌握一定的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能。并通过与生活现象的联系,进一步激发他们对于研究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并最终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教材分析】:《钻木取火》是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二课时的内容,要求学生通过了解“钻木取火”使学生能够对“钻木取火”的道理进行解释,进而认识动能与热能的转化。使学生会用简单的器材设计、操作“摩擦生热”的模拟实验;激发学生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了让学生完整的了解钻木取火,本课设计了钻木取火的原理、具体操作方法等相关内容作为学生探究的主题,从而使学生意识到钻木取火的真正原理和操作方法。 【学情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这一时期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所以本堂课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因为“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有趣的实验活动是科学教师引领学生探究的最有效的武器。本堂课教师要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方面:通过了解“钻木取火”使学生能够对“钻木取火”的道理进行解释,进而认识动能与热能的转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通过小组活动,使学生学会分享共同的劳动成果,学会相互合作;激发学生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科学知识方面:使学生会用简单的器材设计、操作“摩擦生热”的模拟实验
习惯目标: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习惯。
分层目标:通过查阅资料、小组交流、课堂实验,了解钻木取火及其原理。 能主动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
【评价设计】:
1、在学生交流环节,评价学生资料搜集的写成情况;包括交流时自信的神态,
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
2、通过组内交流,既评价学生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情况,还评价学生团结协作精神。不但鼓励学生知识的全面,还注重了对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态度和创新方法等多方面的评价。使评价在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中,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3、课程结束前设计操作实验,评价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的落实情况。既检查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更激发了学生对科学课学习的热情。教师教得生动有趣,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激情故事导入:有一年冬天,特种部队进行了一次野外生存训练,有一个班的士兵经过一天的努力已经到达一片茂密的森林,由于到了晚上森林一片漆黑,他们不小心掉进了水里,身上所携带的火机等取火设备全部坏了,在这寒冷的夜晚,他们应该怎样取暖呢?
通过方法解决,引出这节课的学习内容---钻木取火。
(2)利用已有生活经验,了解什么是钻木取火,即:在木头上钻来钻去,从而取得火种.
(3)补充视频:燧人氏钻木取火。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了孩子解决问题的欲望,在此基础上,充分调动孩子已有的知识经验,初步了解何谓钻木取火,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一个初略的了解,同时补充资料,丰富孩子的知识。)
二、联系生活,感知“摩擦生热”
1、围绕课题,让孩子自主提问:关于钻木取火,你有什么问题?
随学生的回答梳理问题,并板书两个主要问题,即:怎样钻木取火? 钻木为什么能取火?
(设计意图:围绕课题提问,既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又有效梳理了本课的结构)
2、解决第二个问题:“钻木为什么能取火?”
(1)猜测:可能是摩擦生热的原因
(2)联系生活,举出生活中的摩擦生热的例子:如,冬天搓一会儿手,就觉得手很热乎;玩滑梯时,屁股感觉很热,就是屁股和滑梯摩擦的结果;工厂车间内工人师傅用切割机切割金属,火星四溅;商场电梯扶手因摩擦而发热;飞机降落时,轮胎与地面剧烈摩擦而产生火花;载人航天返回舱进入大气层后与大气摩擦生热燃烧。
(意图:通过联系生活经验举出生活实例,使学生对“摩擦生热”有感性的认识,也为后面设计实验,用科学的数据证明“摩擦确实能生热”搭好扶梯。)
三、设计实验,证明“摩擦生热”
1、师:你能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摩擦的确可以生热吗?(板书:摩擦生热?)
学生设计实验,小组交流
(意图:让学生明白,科学只凭猜测与感觉是不行的,要讲究科学的证据、准确地数据。)
2、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师出示准备好的材料:砂纸、铁钉、铁丝、手帕、火柴或自己的身体,比如双手、双脚,让学生选择材料根据刚才的讨论进行实验。
四、实验操作,验证“摩擦生热”
学生分组实验操作,师巡视,巡视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操作、交流以及小组分工、合作。
小组交流,教师点评。
师小结:刚才我们是用••在••上摩擦,在•••上摩擦,都产生了热量,以上实验证明了摩擦的确可以生热。(将板书的?去掉)
(设计意图:教师在每个小组交流完以后要及时的鼓励,针对性的评价,这既是对当前汇报者地肯定,也是对后面汇报者方法规范的引领。)
五、分析总结,理解“能量转化”
1、根据实验现象,引导学生思考:摩擦为什么会生热呢?
生思考但可能无人回答
2、教师引导学生:带领学生一起回顾一下刚才的实验过程。首先来看这些实验的方法,有什么相同之处吗?
师小结:摩擦是指一个物体在另外一个物体表面运动。运动的物体都具有一种能量——动能。(板书:动能)再看实验现象,“摩擦生热”之所以会热,说明还具备了另外一种形式的能量,这种能量叫热能。(板书:热能)
追问:谁能解释一下“生”指的什么呢?
生可能会说产生
师小结:也就是说:热能来自于动能。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分析,“摩擦生热”现象,其实就是动能转化为热能。“生”可以理解成“转化”。钻木取火就是利用的这个原理。
3、将摩擦生热延伸到:动能转化为热能
师出示铁丝进行提问:老师手里只有一根铁丝没有其他的实验材料,想一想用什么方法才能产生动能,然后再转化成热能吗?
学生想出办法:可以反复弯折铁丝
从而引出动能转化成热能。
(设计意图:摩擦仅仅是产生动能的一种方法,为了拓宽孩子们的思考空间,出示铁丝,让孩子们想办法生热,孩子们通过动手,发现弯折也是一种好方法,就有效地将动能引导了出来)
六、生活应用,指导生活。
举出生活中动能转化成热能的例子,要说清楚两种能量的关系。
师小结:这些都是动能转化成热能的例子。从这些例子中,我们发现有的是对我们有利的,有的是对我们有害的。我们要利用有利的方面,采取措施减少有害方面对我们的影响。
七、现场操作,点燃兴趣。
1、回顾第一个问题:怎样钻木取火?
2、教师出示为大家准备的模拟材料,说:看,这是一块抠了槽的木板,这是钻轴,这是一个弓形的工具,请两个同学到讲台帮忙,师现场演示操作方法。
3、小组合作进行模拟取火。
4、交流模拟取火的现象。提问:为什么没有取出火来?
师小结:这是因为在钻木取火时有一定的技巧,并不是光靠蛮力就可以钻出火来,刚刚发生火星时是看不见的,为了使看不见的火星变成旺盛的火焰必须有一种媒介物,即用易燃的芯绒、芭蕉根纤维、木棉絮等引燃,而且还要不失时机的输氧,才能达到取火目的。(大屏幕出示)
教师总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自己提出问题,通过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解决问题,你们真是非常优秀,简直就是一个小科学家。
八、拓展资源,激发探索兴趣
师:同学们,钻木取火利用的是动能转化成热能的原理,在我们人类的发展过程中人们还发明了几种取火方式,请同学们打开三号资料袋,认真阅读老师为大家提供的资料。
教师引导学生找出这几种取火方式的相似之处-----都是动能转化成热能。
课后拓展:
1) 尝试用其他方法来钻木取火。
2)动能除了转化成热能,还能转化成什么能?

板书设计:

钻木取火

摩擦生热
↙ ↘
动能 → 热能

相关阅读推荐:

钻木取火教学反思

钻木取火教学设计

钻木取火说课稿

[]
分享到: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说课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