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吧首页 阅览说课吧说课稿数学说课稿五年级数学说课稿> 正文

中位数和众数说课稿

本站微信

《中位数和众数》说课设计
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中位数与众数》。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目标重点难点确定、教学学法、教学过程来对本课的教学设计进行了说明。
一、说教材:
《中位数与众数》位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本课内容是《平均数》的后续内容,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深化与拓展,又是联系现实生活,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良好素材。
二、说学情:
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平均数,而且以往的学习和生活经验都是用平均数来代表数据的集中趋势,导致了平均数成为学生解决问题的“万能钥匙”。同时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统计能力,并善于在生活中发现问题,乐于在合作、探究中解决问题。基于以上认识我制定的教学目标是:
三、说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认识并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并解释其实际意义。
2、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来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3、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统计意识,发展统计观念。
四、说重难点:
在此基础上我确定的教学重点是会求中位数和众数,能结合情境理解其实际意义。教学难点是能根据具体问题情境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五、说教法、学法:
结合本课知识特点,采用启发式、小组合作与尝试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先学后教,突出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索性学习活动。引导学生逐步学会通过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出一类事物的本质属性的学习方法。
六、说教学过程:
具体的教学过程如下:
1、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状态,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作为教师,我们要充分发挥自身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产生一种渴望学习的冲动。在本课导入环节,我设计了“小王和小王妻子因为工资850元而引发的家庭小风波”这一情境,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的同时,也引出了用平均工资1000元来代表超市员工的一般水平合不合适这一问题,从而让学生从生活实例中发现平均数这个“万能钥匙”此时不灵了,由此也在心中产生了“此时应用什么数来代表一般水平呢?”这一疑问,从而为新知的探究与学习做好了充分的铺垫。
2、解决问题,构建新知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教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所以我认为教学中成功的关健在于教师的“教”立足于学生的“学”。学生已经意识到平均数代表不了一般水平,那么什么数更合适呢?将这一问题抛给学生,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在学生找到了750后,让学生观察它的特点,引导学生独立归纳中位数的意义,再让学生尝试寻找三组不同数据的中位数,学生边寻找边累积经验,三组练习后再总结寻找中位数时应注意什么自然水到渠成。众数概念和方法的教学同中位数是一样的,教师只需站在引导者的位置,看着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究新知,去解决问题,因为他们凭借着以往的知识经验和认知能力完全有能力自己解决这些问题,即使存在着个性差异也可以通过学生教会学生。此时本课的教学重点也已基本完成,那么如何突破根据具体问题情境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这一教学难点呢?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观察三组数据的平均数与中位数,引导学生提问、质疑,从而让学生不但会解决问题,而且会提出问题,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接着我采用了数据与图表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数形结合,让学生在讨论、交流、合作以及教师的适当引导中发现当一组数据中出现了极端数据(过大或过小)时,平均数受其影响就不能很好代表一般水平,这时我们就可选择中位数或众数。整个过程一直遵循着学生的认知规律并考虑其个性差异,适当引导,在突出重点的同时有效地突破难点。
2、 巩固练习,学以致用
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主要手段,也是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有效办法,本课教学中我安排了以下几个练习:
练习1
目的是了解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有时一组数据中的中位数、众数、平均数可能是同一个数。
练习2
通过本练习可以检测学生是否能根据具体的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练习3
这道题的目的是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平均数、众数、中位数的实际意义。
最后一题的是想在让学生运用所学生知识解决问题的同时也进一步感受到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请各位老师多多指教,谢谢!
 

相关阅读推荐:

中位数和众数说课稿

[]
分享到: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说课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