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圈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这节课的教学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认识到生物圈是包括人类在内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是所有生物的生存、延续和发展的基础,我们应该了解和爱护这个家。这节课在本单元以至整个义务教育生物课程中都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建立学生的人与生物圈和谐发展、保护生物圈的理性认识,成为生物教学的首要任务。尤其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的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越来越大,生物圈已面临空前危机,因此了解生物圈,培养对生物圈这个所有生物的家的情感,对于保护生物圈、实现人类与生物圈共同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同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也是唯一的家,我们应当了解和爱护这个家。
(二)能力目标:
1. 使学生了解收集资料的方法,并初步尝试进行资料的分析和处理。
2.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表达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知识目标:
1. 描述生物圈的范围。
2. 说出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哪些基本条件。
3.重点:1.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
2.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我们应当了解和爱护这个家。
4.难点:收集和分析资料(收集和分析资料是科学探究常用的重要方法,在本节课中如何对图片资料进行分析,从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归纳概括和表述,都对学生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二、说教法:
在教学中能利用多媒体课件,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兴趣和激情,通过思考、讨论、分析资料等活动,使学生获得了知识,培养了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探究能力。
三、说学法:
根据新的课程理念和目标要求,改变以往教学中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而应努力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激情,通过教师主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导入课题。
通过展示课件,把美丽的夜空、太阳系的九大行星、地球等图片展示在学生面前,提出问题:其它星球上也有生命吗?引起学生的思考、讨论,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导学生认识到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然后从地球上哪些地方有生物生存,引出课题:生物圈。
紧接着教师再让学生拿出地球仪,让学生从直观上了解生物圈的概念。
(二)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开展讨论、分析资料等活动,学习新知。
1. 学习“生物圈的范围”这部分内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讨论。
⑴ 说一说:地球上哪些地方有生物?阅读教材第11、12页“生物圈的范围”。
引导学生概括出:以海平面为标准划分,向上可达到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约10千米的深处,整个厚度约为20千米。
⑵ 想一想:在这个20千米的厚度中,可以把生物圈划分为几个圈层呢?生物圈的每个圈层各有哪些生物?在生物圈的哪些地方生物分布最多?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生物圈的范围及分布。
① 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② 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以内的水层。
③ 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⑶ 议一议:生物圈的三个圈层是截然分开的吗?三者绝不能截然分开,如:水圈中有空气,岩石圈中有空气也有水等。
2. 关于“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这部分内容,教师可从地球上人口膨胀,能否将人类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生活,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丰富想象,然后引导学生探讨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哪些基本条件?
设疑:为什么生物圈中有生物,其他地方没有吗?你是否能看出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哪些基本条件?分析课本第12-13页的图片资料,教师除了用课本上的6幅图片外,可多展示一些学生在课下收集的图片资料,并且思考资料后面的讨论题(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信息资料,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观察、比较和综合归纳的能力,本节课收集和分析资料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教师应加以重视。)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归纳出:地球上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都是一样的,它们都需要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这也是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
如果将来有一天你有机会乘坐宇宙飞船遨游太空,那么你必须从生物圈携带哪些维持生命的必需物质?有氧、充足的食物和水。
3.完成以上探究后,适当进行知识的迁移、拓展和深化,使学生在对知识的理解、情感态度方面得到进一步提高。
设问:生物有了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就一定能生存下去吗?当这些条件发生改变,如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恶化时,对生物有什么影响?人类应该怎么做?
4. 巩固与延伸:
指导学生对本节的资料的收集与分析进行小结,布置学生课外收集“生物圈2号”的有关资料,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收集资料的方法,引导学生对生物圈的进一步关注。
5. 巩固练习。
(1)我来填一填。
(2)我来试一试。
我们在养花的过程中,经常给花松土、施肥、浇水、放在阳光下,天气冷了,还要把花搬到屋里,而且一般一个花盆只栽一种植物,这体现了生物生存所需的基本条件,与上述顺序相对应,分别是( )①阳光②水③空气④营养物质⑤适宜的温度⑥一定的生存空间
A.①④⑥⑤②③ B.③④②①⑤⑥
C.②①⑤⑥③④ D.⑤②①④⑥③
6.课后作业:目标检测题
生物圈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这节课的教学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认识到生物圈是包括人类在内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是所有生物的生存、延续和发展的基础,我们应该了解和爱护这个家。这节课在本单元以至整个义务教育生物课程中都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建立学生的人与生物圈和谐发展、保护生物圈的理性认识,成为生物教学的首要任务。尤其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的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越来越大,生物圈已面临空前危机,因此了解生物圈,培养对生物圈这个所有生物的家的情感,对于保护生物圈、实现人类与生物圈共同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同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也是唯一的家,我们应当了解和爱护这个家。
(二)能力目标:
1. 使学生了解收集资料的方法,并初步尝试进行资料的分析和处理。
2.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表达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知识目标:
1. 描述生物圈的范围。
2. 说出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哪些基本条件。
3.重点:1.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
2.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我们应当了解和爱护这个家。
4.难点:收集和分析资料(收集和分析资料是科学探究常用的重要方法,在本节课中如何对图片资料进行分析,从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归纳概括和表述,都对学生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二、说教法:
在教学中能利用多媒体课件,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兴趣和激情,通过思考、讨论、分析资料等活动,使学生获得了知识,培养了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探究能力。
三、说学法:
根据新的课程理念和目标要求,改变以往教学中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而应努力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激情,通过教师主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导入课题。
通过展示课件,把美丽的夜空、太阳系的九大行星、地球等图片展示在学生面前,提出问题:其它星球上也有生命吗?引起学生的思考、讨论,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导学生认识到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然后从地球上哪些地方有生物生存,引出课题:生物圈。
紧接着教师再让学生拿出地球仪,让学生从直观上了解生物圈的概念。
(二)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开展讨论、分析资料等活动,学习新知。
1. 学习“生物圈的范围”这部分内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讨论。
相关阅读推荐:
› 生物圈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