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寻找美的踪迹 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肌理语言的学习对视觉意识的培养有着深刻的意义。根据课程标准【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内容标准的要求和建议,本课旨在帮助学生认识肌理在造型表现中的作用,通过学习活动,组织学生尝试利用简便的工具和材料拓印肌理,制作拼贴画。帮助学生发现、了解不同质地的物体表面呈现出的不同肌理以及规则和变化,丰富视觉和触觉的感受,并产生有趣的想象。
观察和发现生活中物体的表面肌理,运用不同工具、材料和方法进行拓印,以此收集各种不同颜色和纹理的拓片,为拼贴作业准备材料。教材列举了一些便于课堂操作的拓印方法,以及这类拓片制作的拼贴画。
掌握拼贴画制作的一般方法,运用对比关系和对纹理的想象,调整、安排画面,锻炼学生造型表现的能力。教材就制作要求和步骤作了相应的提示,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关键问题。
学习活动形式相对完整的学习过程,在情意、认识、能力等方面的要求均有体现。感受生活中丰富多彩的视觉现象,认识生活与艺术表现的密切关系;了解造型媒材、手段的运用;分析研究造型表现要素的简单规律、变化以及多样性等等。在利用肌理进行表现的过程中发挥想象,并能够对造型的一般规律有所发现和领悟,使学习活动充满趣味和智慧。
学习屋提供了获取肌理的其他方法和途径,引导学生获得更多的发现。
二、教学目标:
1、能够运用合适的方法,较清晰地拓印出肌理。细心观察和品味物体表面质地形成的纹理,并对此进行联想。
2、能够创造性地利用肌理拓片进行拼贴画制作。
3、能够大致分析和理解肌理纹样的点、线、面结构以及明暗的组合规律,用图形进行简要的表现,并运用于绘画表现。
三、教学思路:
课前布置学生准备用于拓印的物品,这些物品包括自然物和人工物,有较粗糙的表面和规律的纹理。拓印工具和材料可以选用粗铅笔、蜡笔、油画棒或水粉画工具,以及较薄的彩色纸(32开大小比较合适)。
课堂组织形式以小组为单位,拼合课桌以增大工作空间,便于学生交流、互动。提示学生使用剪刀时注意安全,不允许在制作过程中打闹玩笑。基本思路为:发现与感受——认识与理解——运用与创造。
着重了解什么是肌理,通过触摸和视觉感受,发现不同物体表面质地的不同特点。运用多种工具和材料进行拓印获得肌理,并对此进行联想和描述。通过作品欣赏,了解肌理在美术创作中的作用。
教学的导入部分从一张纸开始,将一张表面平整光滑的纸揉成团后展开,形成了丰富的纹理,并让学生通过抚摸和观察进行想象和描述。
接下来教师进行拓印演示并讲解要领。然后,参照教材拓印方法举例,各组用自己带来的物品进行拓印。作业过程中可以交换物品和工具进行方法尝试。教师从学生作业中选出两张不同肌理的拓片展示,组织学生讨论作品中肌理的运用,进一步理解肌理是造型艺术中重要的表现手段。
相关阅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