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体变异说课稿
染色体变异(第1课时)说课
一、 说教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人教版高中生物第二册第六章第四节生物的变异的第二部分—染色体变异。染色体变异是生物可遗传变异的三个来源之一,在本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巩固了基因突变的相关知识,又为本章第五节《人类遗传病与优生》中有关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和第七章《生物的进化》中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学习打下基础。
2、教材处理
本节主要讲授“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和染色体组的概念,染色体倍性(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 共安排2课时完成(这里只介绍第一课时的设计)
3、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⑴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四种类型(B.识记)。
⑵染色体组、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的概念(B.识记)。
过程与方法 :⑴以猫叫综合症产生原因为例,引出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四种类型;以果蝇的染色体为例,讲解染色体组的概念,训练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能力。
⑵通过对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的分类依据的学习,对学生进行比较、分类思维能力的训练。
情感与价值 :通过了解在自然或人为条件下,染色体会发生结构或数目的改变进而改变生物的遗传性状,树立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念。
4、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教学重点 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染色体组的概念、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的概念
教学难点 (1) 染色体组的概念。
(2)单倍体的概念及“倍”的概念。
教学关键 染色体组、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的概念
二、说教法
教学方法:开放式探究、启发式引导、互动式讨论、反馈式评价
本节课的教法贯穿启发式教学原则,采用“多媒体引导点拨”的教学方法以多媒体演示为载体,以“引导思考”为核心,设计课件展示,并引导学生沿着积极的思维方向,逐步达到即定的教学目标。
教学手段:借助影片、图片等多媒体辅助教学
三、说学法
学习方法:自主探究、观察发现、合作交流、归纳总结
根据学生思维的特点,遵循“教必须以学为主立足点”的教学理念,让每一个学生自主参与整堂课的知识构建。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引导学生进行类比迁移,对照学习。学生在教师营造的“可探索”的环境里,积极参与,生动活泼地获取知识,掌握规律、主动发现、主动发展。
四、说教学程序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复习提问:
基因突变导致生物变异的原因是什么?
回答: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发生改变,从而使遗传信息改变,使蛋白质结构改变、生物性状改变,即生物发生了变异。
那么,基因是什么?它和染色体又有何关系?
回答: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断,染色体是DNA的载体,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形排列。
引出新知:
对于一个生物体来说,正常情况下,其染色体的结构和数量都是稳定的。但在自然条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下,染色体的结构和数量均会发生改变,从而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这就属于染色体变异。
(二).把握重点、突破难点
重点的把握:
1、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播放影片:猫叫综合征幼儿。让学生观察: 患儿哭声轻、音调高,很像猫叫。教师补充: 患儿的征状---两眼较低、耳位低下,存在着严重的智力障碍。阐述病因---染色体片段缺失。
学生讨论:染色体结构变异,为何能导致生物性状的变异呢?(引导学生从染色体结构的变化会引起染色体上的基因数目和排列顺序的改变等方面来加以思考)。
2、染色体数目变异的类型
引入:染色体数目变异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个别数目” 的染色体增加或减少,在人类遗传病中有许多实例,(展示响誉世界的著名“天才”音乐指挥家舟舟的图片,引起学生共鸣,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树立追求自我梦想的信心),舟舟就是一种叫做“21-三体综合征”的遗传病患者。再如,人类的另一种遗传病叫“性腺发育不良”。以上病例在本章第五节《人类遗传病与优生》中有关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中还会有详细地介绍,在此也为下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另一种情况是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为单位成倍增加或减少,这种类型的变异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更为普遍。因此,本节重点介绍后一种类型的染色体数目变异。
3.二倍体和多倍体
该如何给二倍体下定义呢?学生会回答:二倍体指的是由受精卵发育成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依此类推,体细胞中含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称为三倍体,如香蕉、无籽西瓜等;体细胞中含四个染色体组的个体称为四倍体,如马铃薯。我们把由受精卵发育成的个体,体细胞中含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称为多倍体。三倍体、四倍体都属于多倍体。并简单阐述多倍体形成的原因。
播放影片,加深记忆。从影片中,学生可以了解到多倍体个体在植物中广泛存在,动物中较少见。通过观察三倍体西红柿无子的性状,引发学生思考,三倍体西红柿无子与我们先前讲过的利用植物生长素培育的无子西红柿,无子的原理一样吗?进而为下一节讲述人工诱导多倍体育种埋下伏笔。
难点的突破:
1、“染色体组”的概念
这是本节课的“课眼”,只有很深刻的理解“染色体组”的概念,才能在此基础之上,理解二倍体和多倍体和单倍体的概念。所以,我采用开放式探究、启发式引导、互动式讨论、反
馈式评价的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课件展示(动物精子形成过程、雄果蝇染色体的图片)从本质上剖析“染色体组”的概念。具体思路如下:
播放动物精子形成的过程
组织学生观察、归纳、总结:
(1)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二次,结果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减少了一半。
(2)精原细胞和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精子中因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使染色体成单存在。
(3)由于同源染色体的分离,使得生殖细胞中所含染色体成为大小、形状各不相同的非同源染色体。
展示:果蝇染色体的图片。以雄果蝇染色体的组成为例:
观察说明: 果蝇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共4对同源染色体,其中3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投影片,使同源染色体分开成为两组),若把形状、大小不同的归为一组,每一组都包括了3条常染色体和1条性染色体,且是每对同源染色体中的某一条染色体。这样一个生殖细胞中的全部染色体即为一个染色体组。一个染色体组内的染色体大小、形状均各不相同,但却包含了控制生物体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
立即反馈:学生讨论总结,人的一个染色体组的构成。
2.单倍体的概念
这是本节课的另一个难点。重点讲述单倍体与一倍体的区别和联系。从而加深理解“倍”的概念。我采用温故知新的方法,从初中生物中学过的“蜜蜂中的工蜂和蜂王由受精卵发育而成,而雄蜂由未受精卵直接发育而成,因此,雄蜂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工蜂和蜂王的一半。”这一特例切入。总结出单倍体的概念,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称为单倍体。
立即反馈:由学生分析回答:
(1)玉米是二倍体,20条染色体。由玉米花粉直接发育成的个体叫什么?(单倍体)细胞中还有多少条染色体?(10条)
(2)普通小麦是六倍体,体细胞中有六个染色体组。由配子发育成的小麦叫什么?(单倍体)其体细胞中还有几个染色体组?(三个染色体组)同本物种配子中的染色体数有何关系?(数目相同)
3. “倍”的概念
利用学生合作交流、 归纳总结的方法加以突破。 自然界的生物一般都是具有两个染色体组的,叫做二倍体。对于自然界能正常进行有性生殖,但不知染色体组数的生物,一般也将它们看做“二倍体”。
染色体组比二倍体多的,叫做多倍体。一般有几个染色体组就叫几倍体。
体细胞内染色体数与本物种的配子染色体数相同的,叫做单倍体。如果某个体由本物种的配子不经受精直接发育而成,则不管它有多少染色体组都叫“单倍体”。
(三).思维训练、课堂小结
1.下列变异中,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是
A.染色体缺失某一片断 B.染色体增加了某一片断
C.染色体中DNA的一个碱基发生了改变 D.染色体某一片断位置颠倒了1800
2.是正常的两条同源染色体,则下图所示是指染色体结构的
A.倒位 B.缺失 C.易位 D.重复
3.下列关于染色体组的正确叙述是
A.染色体组内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B.染色体组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
C.染色体组只存在于体细胞中 D.染色体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消失
4.果蝇的体细胞中有三对常染色体,一对性染色体。因此,果蝇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有
A.一个染色体组 B.两个染色体组 C.四个染色体组 D.六个染色体组
5.四倍体的曼陀罗有48条染色体,该植物体细胞中的每个染色体组的染色体数目为
A.48 B.24 C.12 D.4
6、某生物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8条,下图中,表示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是
A
B
C
D
7、某生物的基因型为AAaaBbbbCCCc,那么它有多少个染色体组
A、2、 B、3 C、4 D、8
归纳总结:染色体组数的判断办法:
ⅰ、图形题就看同源染色体的条数
ⅱ、基因型题就看同种类型字母的个数
深度剖析: 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的划分依据是不同的。二倍体、多倍体以含染色体组的数目来划分;单倍体则只要含有本物种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一半即是,与含染色体组的数目多少没有关系;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指是对生物个体而言,染色体组则是对细胞内染色体构成情况而言。
(四).质疑答辩、学法指导、布置作业
《红对钩》41-42页
五、板书
二、染色体变异
染色体结构变异:缺失、增加、颠倒、移接
染色体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
染色体变异
二倍体和多倍体:由受精卵发育成的个体
染色体数目变异
单倍体:含有配子染色体数目
染色体结构变异:缺失、增加、颠倒、移接
染色体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
染色体变异
二倍体和多倍体:由受精卵发育成的个体
染色体数目变异
单倍体:含有配子染色体数目
相关阅读推荐:
› 染色体变异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