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课内容选自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三节《印度》第一课时的内容。
上课伊始,伴随着欢快的印度歌曲,一幅幅极具特色的印度建筑映入眼帘,学生的目光立即汇聚到这丰富多彩的图片上,看完后孙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印度典型建筑泰姬陵体现了哪个宗教建筑风格?
学生们在回忆之前学过的三大宗教的知识的同时再次观察了一遍泰 姬陵的图片,发现泰姬陵既有佛教色彩又有伊斯兰教风格,所以同一地点、不同时期、不同人群信仰是不同的, 法律规定人们有信仰宗教的自由和权利,但是法律还规定教师和学生不得信仰宗教。我们十中是内出学校,少数民族居多,在此孙老师的法制渗透既看似细微,实则重大,这是我们的职责。
孙老师的整个教学过程缜密而完整,在带领学生导读完学习目标后,孙老师分小组选择代表上讲台对预习内容进行检测,这一过程不仅能检测学生自主学习的结果,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更能锻炼学生的胆量和勇气。孙老师让人佩服的其中一点就是能完全站在学生“学”的角度,注重民语班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例如,学生对风向的判断是混乱的,孙老师就在图上做好辅助线帮助学生判断;在西南季风变化带来的水旱灾害问题上选择小组讨论填表格的形式,将问题简洁化也便于学生理解记忆。
在讲到印度的洪涝灾害和人口膨胀问题上为了让学生有更直观的感受,更深刻的记忆,孙老师选择了两则针对性强的新闻联播片段,这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符合初中生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发展特点。
把课堂留给学生。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本节课有5分钟的小组谈论环节、4分钟的合作探究环节和5分钟的课堂演练环节,培养让学生在课堂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做课堂的主人,由于初一民语班学生知识薄弱,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孙老师更注重引导和检测反馈。而且孙老师严谨的态度、明确的时间观念值得学习,在学生自主学习环节都设置了时间条,既能把握时间又能对学生起到督促作用。
党员师范课的示范作用充分体现,每一次听课都有新的收获,新的认识,感谢孙老师为我们呈现出如此接地气的示范课,让我懂得不是为了教,而且为了让学生学。整堂课学生积极性都很高,课堂气氛活跃。
相关阅读推荐:
› 印度评课稿
› 印度评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