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评课记录
于老师这节课更注重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板块之间有明显的主线。以前听课中各环节缺乏与主线连续起来的地方,而于老师注意到这一点,并且做到首尾呼应。这点做得挺好。
存在的问题是语速有点快,问题与回答之间没有准备时间,给学生的思考时间不够。并且在学生回答问题时不善于鼓励与启发,这个以后要注意。
刚才毕老师说语速有点快,我反倒觉得不快。看学生也能适应这种语速,也能跟得上。上课时重点字词应该慢点说,起到一个强调的作用。
对于于老师的这节课,我认为非常好。总结为以下几点:
1. 板书、板图首先出示非常好。虽然现在多媒体的应用越来越多,但是板书、板图这种传统的东西也不能扔。但是上课时随时补充会更好。比如讲地形的时候可以简单几个字在黑板上写一下。
2. 课件清晰实用,可以很好的为课堂服务。
3. 导入视频的选择很好,可以很好的吸引学生的眼球,提高课堂兴趣。不过学生再说看到了什么的时候由于地理素养不够,对于印度的穿的、交通工具没有说出来,教师可以点出来。
4. 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很流畅。能够深入学生,俯下身去单独指导学生。并且在指导学生的时候又不影响其他学生学习。于老师这一点做得非常好。学生在自主学习的时候,教师一会儿说一句,一会儿说一句是大忌,会打乱学生的思路。
5. 于老师在讲解印度地理位置的时候,让学生说明半球位置的判断方法,这个对于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是非常值得提倡的。
6. 在讲解印度地形的时候,学生先说的是地势,教师注意提醒学生地势和地形的差别。环节结束也注意边学边巩固。
7. 挑战自己的方法很好,初一学生有表现的欲望,能够让他们又快又准的记住邻国。
8. 用旱涝灾害的图片引出气候很好,能启发学生探索的欲望。但是对于旱涝灾害都发生在夏季没有解释清楚。
9. 学生说完答案后老师重复一遍,这个习惯不好。简单的就不用重复,难得强调一遍。
于老师这节课总体来说还是很成功的。对于东西半球的划分一直是初中学生的一个难点,于老师能够在课堂中不断强化很好。最后出示的印度的计划生育政策还和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相比较很好。虽然初一学生不学中国地理,我们地理老师还是要注意和学生渗透这方面的知识。有板书很好。人口这条线还是有一点牵强,没有把地理位置对人口的影响讲出来。恒河沿岸人口多应该和宗教有关系。
张彩玲:学生说地形特点的时候说错了应该向学生强调地形特点包括地形的分布和地势特点。对于雨季的界定,应该是月降水量超过100mm的月份叫雨季。这个过程中指导学生会看图。教师注意及时解决课堂生成问题。
前面老师说的就不重复了,我觉得于老师相对位置这个词提得很好。小的区域更要注意相对位置。讲恒河的时候讲一下河流流向和地势的关系会更好。
相关阅读推荐:
› 印度评课稿
› 印度评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