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控制小车的快慢案例
一、教学策略选择
1、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快慢和力》单元中的第一课,第八课《控制小车的快慢》,通过本课的研究,引导学生认识快慢以及影响快慢速度的一些要素,学习使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
《控制小车的快慢》主要是围绕“一辆载重汽车行驶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这个问题进行探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预测,作出假设,然后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教学中首先是学生对问题的假设,这对培养学生质疑和缜密的思考方式有很大的帮助。其次是在假设之后如何设计实验方案,其中特别注意引导学生控制变量,开展对比实验,从而达到收集证据的目的。由于是初次接触这种探究的方法,所以教师应由扶到放,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不会感到困难,产生畏惧的心理。在探究实验过程中,对控制变量的要求和反复实验记录数据的方法使学生体会到反复实验获取数据的重要意义,并学会尊重科学实验中的有关数据。使学生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2、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过程与方法
能对影响小车快慢的因素进行分析,作出一定的假设;
能够依据假设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能够使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搜集证据;
能够通过假设、搜集、记录数据,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得出相关结论。
(2)知识与技能
知道小车的快慢快慢与什么有关;
认识到控制变量是一种搜集证据的重要方法。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小车快慢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并能够根据假设设计实验,得出相关结论。
教学难点:能够使用“控制变量法”搜集证据;知道什么是“变量”、怎样“控制变量”。
3、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标准》中要求:小学科学课积极提倡以探究为核心,组织科学课程的教学,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依赖于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活动,必须紧密结合科学知识的学习,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而不能简单地通过讲授教给学生。因此,本节课我从学生的发展和学习需要出发,在教学设计上我采用以下教学策略:
(1)实验探究学习。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控制小车的快慢》教学设计将围绕“科学探究”这一主线展开教学活动,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对科学探究有一定的了解,产生科学探究的热情,为今后的探究学习打好基础。
(2)小组合作学习。在本节课中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使合作不流于形式,让学生在实验中每人都有事做,每人都在实验活动中担当重要的角色。创设让学生合作的时机,提高合作的有效性。
(3)研究讨论学习。学生在小组的群体中通过思维的碰撞,平等的交流,相互合作,取长补短不断增长科学知识和提高能力。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流,可以扩大信息量,学生还可以及时调整自己的观点,纠正自己的错误。
二、教学过程实录
1、激趣导入
观看汽车行驶的录像资料
师:马路上车辆川流不息,有的快,有的慢,汽车快慢的快慢里面有很大的学问,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控制小车的快慢》板书:控制小车的快慢。
师:一辆汽车行驶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板书:快慢的快慢与什么有关
汽车做为一种交通工具,学生并不陌生。针对汽车行驶快慢的问题,可以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提高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
2、小组内提出假设
师:请同学们根据你的生活经验,讨论一下,小车快慢的快慢与什么有关?
生1:可能与汽车的发动机有关;
生2:可能与路面有关系,路面是上坡小车快慢得慢,如果是下坡,小车就快慢得快;
生3:我觉得跟车轮的大小有关;
生4:可能跟轮子和地面的摩擦力有关;
生5:可能与汽车的重量有关,可能小车越重,快慢的速度就越慢……
板书:发动机、路面、轮子的大小、载重量……
师:刚才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的假设,这些条件都有可能对小车快慢的快慢产生影响。如果想知道自己的假设是否正确,应该怎么做呢?
生:做实验。
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充分假设,这有助于打开学生对“一辆汽车行驶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问题的思路,提出多角度的猜测。预测、假设是小学生科学学习中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是学生进行自主科学探究的起始,也是下一步验证假设、解决问题的先导。
3、小组设计实验
师:大家说的这些因素都有可能影响汽车行驶的快慢,如果这些假设要全部证明的话,可能时间来不及。但是研究这些问题的方法是相同的,所以我们今天可以先来研究其中的一个问题。
师:小车的快慢与拉力的大小有什么关系呢?
生:我觉得拉力大,小车快慢得快;拉力小,小车快慢的慢。
师板书拉力大,快慢快;拉力小,快慢慢。。
师:是不是像同学们分析的那样呢?我们用实验来证明一下。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这样一辆小车,怎样解决车的拉力的问题呢?让小车快慢起来呢?
生:用手拉小车。
师:用手拉小车无法确定拉力的大小。
生:在小车绳子的一端用重物来拉动。
师:用重物来拉动小车快慢,重物的重量决定了拉力的大小,重物越重,拉力就越大,这个方法很好。同学们,你们同意吗?
师演示:想让小车快慢起来,可以在小车绳子的一头挂上重物,我们用铁垫圈挂在绳子一头的挂钩上,通过改变垫圈的数量,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师:现在我们有了小车,解决了拉力的问题,利用这些实验用具,可以怎样设计拉力大小与小车快慢的实验呢?实验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呢?
实验前的分析与讨论及制作实验计划,可以尽量的减少学生实验中的盲目性,同时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研究的严谨性,并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
生1:先确定小车的出发点,然后再依次放上一个、两个、三个不同数量的垫圈,看小车的快慢有什么变化?
师:通过改变垫圈的数量,来看一看小车快慢的变化。他们组设计的实验,其他组有没有要补充的,或是提醒大家在实验的时候要注意的事项?
生:实验时,不仅要确定好起点,还要确定好终点,每一次实验中,小车快慢的距离应该是一样的。
师:起点到终点是小车快慢的距离,每一次实验距离要相同。板书:距离相同
师:还要注意什么?
生1:小车的重量不能变。
生2:每次都有放不同数量的垫圈。
生3:我们要用秒表计时,看每一次实验用时多少。
师:同学们分析得很好,今天的这个实验中有许多的注意事项,首先要注意这个实验中有一个需要变化的条件?
生:是小车的拉力,也就是放在挂钩上的垫圈的数量。
师:还要注意其它的条件不能变,想一想,这个实验中什么条件不能变?
生1:不变的条件有小车、小车的跑道。
生2:还有小车跑的距离要一样长。
师:小车的轮子变了吗?
生:没变。
师:还有什么没变?
生:小车的重量也没变。
师:为什么实验中拉力的大小可以改变,而小车的重量和快慢的距离不能改变呢?
板书:改变的条件是:拉力大小;不变的条件是:小车的载重量和快慢的距离。
师:有时在做同样实验时,我们用秒表记录的数据不一样怎么办呢?
生1:要找会用秒表的同学来计时。
师:为什么会出现记录的数据不同呢?
生1:可能是同学在使用秒表时,有时会早按开关,有时会晚按开关。
师:那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生1:计时的同学要精力集中,不能溜号。
生2:放垫圈的同学和计时的同学配合要默契。
师:同学们分析的很好,我们在实验过程中互相合作,团结协作才能做好实验。另外还要注意每一次实验必须要多做几次,把得到的数据要进行分析和处理。
师:我们在实验的过程中还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生1:计时要从小车从起点快慢开始,到达终点时停止。
生2:小车快慢的时候不能手拉绳子或用力去推小车。
生3:小车快慢的时间,我们要找相似的时间或平均值。
师:对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这样才能发现问题。
师:刚才同学们说的很好!希望大家在实验中注意操作的规范性。完成实验记录单,请同学们利用老师给同学们准备的实验器材,现在我们先完成小车拉力与与小车快慢快慢的实验!
通过在教师与学生的交流、讨论,使学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在交流中制定完善而科学的研究方案,让学生学会有效的利用控制变量的方法对小车的快慢进行科学探究。教师的作用就是引导学生学会如何进行科学的实验。
4、合作探究,进行实验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并完成各自实验记录单。教师参与学生的活动进行指导。
师:大家的实验完成的如何了?哪位同学来汇报一下?
学生整理数据,汇报验证的结果。
师:同学们在实验的过程中搜集的数据出现了一些的误差,希望同学们能够分析其中的原因,找到问题所在。在活动中出现一些误差这在探究活动是难免的,关键是如何尽量的减少误差。今天的实验重点是我们要学会如何去进行研究,运用我们今天所学的实验方法进行研究,做出解释。
师小结:刚才我们研究了拉力大小与小车快慢快慢的问题,进行了假设和分析,知道了可以改变什么条件,保持什么条件不变,最后通过实验,得出了结论。
板书:假设、分析、实验、结论。
5、巩固应用
师:如果我们要验证小车快慢的快慢与路况有关这个假设,你认为可以控制哪些条件保持不变,哪些条件可以改变?
多媒体演示两辆同样的小车分别行驶在平坦的路面和坎坷的路面上,引导学生理解要验证这个假设,可以改变路况,保持小车的重量、快慢的距离和拉力不变。
6、教师总结,进行评价
师:通过对小车快慢的研究,你知道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学生交流。
7、布置课后任务
师:刚才同学们提出了许多假设,但有些假设我们还没去验证,课后也请同学们选择一些假设去做实验验证,并做好记录。
相关阅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