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老王》反观我们的阅读教学
一、案例主题
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主题是关爱生命,尤其是对弱者的关爱。努力通过语文的手段,不仅要通过单元推荐的文本来感受真情,感悟到“爱”这种博大的感情,从而陶冶情操。更是要学会在语言表达上揣摩多种表达方式相结合的效果, 关注记叙中的抒情与议论,学会真切去表达情感的手法。努力将语文教学与学生的情感认识有机结合起来。
我们的社会普遍有一种对他人的冷漠,对生命的冷漠,甚至是冷酷而且精神贫乏,人生追求非常单一,就是物质。而今我们的孩子也是精神缺钙,尤其是缺乏善良、丰富、高贵这些品质。因此我们应当不失时机地教育这些未来公民懂得善良、丰富、高贵这一人类的高贵品质。从本单元所选的文章中不难发现编者的意图—— 一个人应该成为有善良的心、丰富的心灵和高贵灵魂的人。本案例试图利用《老王》这一课来引导孩子努力去做个有灵魂的人,也学着用文字传递这样的“善良、丰富、高贵”六字人生坐标的理念。唯有如此才能明白杨绛先生最为深远的用心,也更切合编者编写本单元的意愿。
二、案例描述
片段一:都是善良惹的祸
老师提问:说老王善良没有错,但仅仅是老王善良吗?学生很快在文章中轻易发现老王的善良——老王“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等。”“他从没看透我们是好欺负的主顾,他大概压根儿没想到这点。”还有,老王送默存到医院去,反复问“我”是不是真的有钱?以及后来在将死的时候,竟然提着好香油和大鸡蛋来感激,来告别……
老师继续追问:这些都是老王的善良,你能在老王的善良中也能瞥见杨先生的善良吗?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也发现了——杨先生陪老王说闲话;问老王的家在哪里;不要老王减半收费;担心老王靠一个老主顾,能否维持生活;对老王的死充满了愧怍……这里的每一个细节,都闪烁着杨先生善良的心,一个学生还找到了杨先生的这种善良和同情影响到她女儿(钱瑗)——为了老王的夜盲症,女儿给他吃了大瓶的鱼肝油。
老师总结:《老王》实际上是讲两个善良人的故事,是讲“组织”外两个善良人相互取暖的故事。“据老王自己讲:北京解放后,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那时候他‘脑袋慢’,‘没绕过来’,‘晚了一步’,就‘进不去了’。”老王本就瞎了一只眼,在社会经验上又瞎了一只眼。在那样的年代,“组织”是一个特别耐人寻味的语词,它常常是内外、敌我、亲疏的界限,是又红又专和又黑又硬的分水岭。因为没有进入“组织”,老王常常有失群落伍的惶恐。也难怪老王惶恐,在那样的年代,“单干户”就是雷区!老王没能进入组织,而杨先生们则是被“组织”所遗弃。这两者本质上没有任何不同。尽管“他蹬,我坐,”但并不影响他们“组织外”的交流(说闲话),某种程度上,这两个人都是卖火柴的小女孩,他们都被社会的温暖出卖,然后彼此用微弱的光照亮他人,并且温暖自己。
难度在于要挖掘善良背后的第二个问题:为什么善良的人,要惶恐不安,乃至于不能活下去?这就必须要引导学生去挖掘善良背后的社会意义。老王和“我”不幸的命运,恰恰是因为他们太善良了。因为善良,所以遭到了报应。在那个动乱的文革时代,很多文人因为无耻的揭发和检举,从牛鬼蛇神一下子变成了红色干将。而老王也尽可以发挥阿Q式的狡猾,去欺负欺负这些牛鬼蛇神们,给自己增加一点运“货”的资本,可是他们都没有。或许正因为他们固守着自己善良的本性,所以无以为生,所以走投无路,这只能是那个社会的耻辱!这样看来,作者同情老王,实际上是讽刺那个社会,讥嘲它的黑白颠倒——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老王的悲剧实在不是老王个人的悲剧,甚至也不是善良的悲剧,而是那个时代的悲剧,社会的悲剧!而这一点解读必须建立在“知人论世”的前提条件下,所以必须告诉学生关于文革的背景,才能使本文的第一个关键词“善良”的解读水到渠成!
片段二、谁是真正的不幸者
学生不难发现《老王》里的结尾那句话“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是文眼。那么,谁是真正的不幸者?表面上看老王无疑是那个最不幸的,没有进入“组织”的惶恐,只有田螺眼的残疾;没有亲人的抚慰,只有疾病和困苦如影相随,而老王死的时候,居然被扔到了沟里,污秽不堪,生得如此狼狈,死得又是如此屈辱!老王的一生可谓不幸矣!
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很容易停留在文本的表层机理。因此教师必须得引导学生去探究谁才是更深重的不幸者。学生在老师提供的文革背景资料《干校六记》中杨先生自述夫妇俩在文革饱受苦难,尊严遭到侵犯,自由受到凌辱,学术遭受冻结的事实!杨绛在批斗中还被剃成了“阴阳头”,想一想一个留洋的女知识分子被强行剃成了阴阳头,这是多么大的伤害!耻辱啮咬着杨先生的心,她整夜不睡,做了一顶假发,不顾酷暑,热汗淋漓地戴上。 “文革”期间,杨先生主要任务就是清扫厕所,严谨的她连水箱的拉链都要仔细擦干净。这个女厕也就成了她的 “避难所”。红卫兵一来,她就躲入女厕。国际友人惊呼,让杨绛去清扫厕所,简直就是暴殄天物!比一个只是无知无觉的老王要苦痛、不幸N倍的杨先生却要把自己界定为一个幸运的人,并且说:“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这是怎样的一种人生境界?
而在教学本文之前,在很多学生的眼里,从《老王》的文本中只看到了一个不幸的老王和一个幸运且善良的杨绛夫妇!背弃了“知人论世”阅读解读!你一定不能发现杨先生的聪明与隐忍!杨先生在写本文的时候,显然是异常清醒地历经了精神的炼狱。
片段三:真正愧怍的应该是谁
我们只要引导学生能抓住“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这句画龙点睛式的主旨句,再紧扣句中的三个关键词便能很好地解读文本。第一个关键词是“不幸”,解读起来并不难。第二个关键词“善良”的发现也是水到渠成,可是“愧怍”一词的讲解真是费劲,第一堂课很是失败,自己在台上口水四溅,可学生还是很难理解。第二堂课便学着用郭初阳的办法,用“杨绛和老王,是否把对方当朋友?”这一个很好的问题切入文本。朋友是建立于平等之上的友好对待,杨绛显然做到了,为什么还会愧怍?学生很快找到了问题所在——情感投入的差别。老王把杨绛当作至亲的朋友,而杨绛只把老王当作普通的朋友而已。所以老王提着香油和鸡蛋的探视,她要用钱酬谢;而明知老王直僵僵得“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不能想像他是怎么回家的”,她的关心也要等到十多天之后,才去询问偶然碰见的老李。这愧怍之意,大致源于情感收支的不对等。难点总算是迎刃而解。
“我们从干校回来,载客三轮都取缔了。老王只好把他那辆三轮改成运货的平板三轮。他并没有力气运送什么货物。”一个学生追问:“政府为何取缔了‘载客三轮’?”显然杨先生没有在文本中告诉我们原因,但是老王是没有气力运送货物,他是一个挣扎在死亡线上的贫民,物质才是最重要的,所谓的三轮车 “革命”,只增加了老王的痛苦,确切的说是“革”了老王自己“命”。假如没有“一位老先生愿把自己降格为‘货’”的话,老王早死了。而对这些知识分子来说,任何物质的匮乏,都抵不上精神的残缺,然而,社会恰恰剥夺了他们的精神舒展和思想的自由。给物质匮乏的人以精神的高贵,给精神丰富的人以尊严的剥夺!人有病,天知否?那个十年动乱社会的无耻和荒谬,它不仅带给人物质上的摧残,还要给人精神上更多的压迫,那是一个没有理性和尊严的时代。
由于本文距今年代久远,而现存关于文革的文献又少得可怜。因而在教完《老王》之后,还是有很多学生表示无法理解文革中,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有骨气的知识分子,讳莫如深,噤若寒蝉,活得如此窝囊,而有些却为何死得那么草率?难道生命那么珍贵,竟然值得他们用埋葬自由、牺牲生命去换取吗?这种提问只能显示他们对那段历史的无知,其结果只是对作品的创作动机会做一厢情愿式的误读。因此只有把人物放回到特定的历史时期的写作背景下,你才能真正明白“文学即人学”的真正含义!才能明白写作的意义在哪里?才能真正找到学生为什么不会写真实的文字,甚至是不愿写真实的文字!是因为太多的人在误导孩子,写作的技巧是很重要!从而忽略了文学的核心是内容而非形式。形式只是为内容锦上添花,只是近乎味精的作用。但是却被很多写作指导课推销成灵丹妙药!
结束了老王的文本教学,教学该单元的综合性学习《让世界充满爱》,我感到非常困惑。由于缺乏必要的相关主题文章的阅读,仅仅靠书上所提示的三个活动(关爱身边的每一个伙伴、同在一片蓝天下和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便直接着手写以“让世界充满爱”为主题的记叙文。要求中心明确,条理清楚,详略得当都是可以达到的,但是想要我们的学生尽量写出自己独特的体察和感悟,那是相当的困难。活动结束后,学生上交的习作,几乎都是清一色的无病呻吟。为了试图改变这种写作状态,自己还特意制作了《同情关爱身边的弱者》的课件重新上这一课。告诉学生——我们多少人曾经假装生活在别处,我们闭上眼睛,以为不会看见。但在这些图片面前,我们能清楚地听见自己撕裂的心灵与灵魂的对话。曾经麻木的心在疼痛中慢慢复苏。每一张都能给人深深的震撼……虽然课件里的每一张照片都很有震撼力,画外音乐也很凄婉,虽然创设了很好的情境,但是学生写出的文字还是没有表达只属于他自己独特的体察和感悟,更多的是人云亦云与无病呻吟。
三、案例分析
1、文本的解读必须要做到“知人论世”
记得狄更斯在《双城记》中说,“这是好得不能再好的时代,这是坏得不能再坏的时代;这是闪耀着智慧的岁月,这是充满着愚蠢的岁月;这是富于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一切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充满希望的春天,这是令人绝望的冬日;我们面前无所不能,我们面前一无所有;我们大家都在上天堂,我们大家都在下地狱。”而杨先生无疑用自己的德性智慧选择了前者。在漫长的黑暗和等待中,先生用灵魂的正义,良知的激情,理性的崇高,超越自我苦难的意志,升华为对他人苦难的郑重关切。更重要的是先生在这种常态的选择中,还深深为自己愧怍,而这更显示出杨先生淡泊中的伟大。而这种伟大正在于杨先生的洞达人性的纯真与经历了苦难之后真正的从容。去宣扬真善美,去鞭笞假丑恶,这正是中国社会有良知的知识分子最可贵的本色!而这样高贵的灵魂,只有将杨先生放置在如此的苦难中,人性稀缺的动乱文革年代,才能彰显其人性的美好和珍贵!
我历来是旗帜鲜明地在教学中高举“一千个观众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必须是汉姆雷特,而不是堂吉诃德!”的文本解读观,正确的解读文本必须是把文章放在写作的特殊年代,去体悟作家写作时的心境,感同身受的你才会真正折服于作家非凡的勇气,在举世皆浊,独清的他们发出歇斯底里的“呐喊”——“救救孩子!”“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我们现在生活的社会在飞速发展,社会物质财富越来越富足,我们、我们后代生活的越来越轻松。我们把人类从在与大自然几千年的斗争里,只用了二三百年就解放出来,却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虚无与空虚,于是我们扔掉以前所有的价值观,试图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与行为模式来寻找和建立新的存在与意义;可是在我们、我们的后代的生命历程中,能留下些感触和印迹的人和事却越来越少;我们生活在信息的垃圾里,尤其是那些无天良的写手写的文字!
2、阅读最好的文学作品来滋养孩子的心灵。
那么,语文老师如何通过阅读教学来达到提高学生洞察生活的能力呢?单纯只是阅读是无用的,因为与写作的实践相互脱节。虽然小学六年的学习为孩子打下了较为扎实的底子。但入中学之后,知识视野更需拓展。因此,我对钱理群先生“精神的底子”一说,极其赞同。因此在阅读教学上,除了用好教材上的文学作品,更要用最好的文学作品去滋养孩子的心灵,拓宽他们的视野,激励他们对未来进行探索和追求。在今天这个充满物欲、使人迷失方向的喧哗与浮躁的时代,教会学生安心读书,独立思考与写作。
我只是想说:只有经历了生活中的苦难,或真正理解了别人生活的苦难,才能更深入认识到生命本质的意义和自我的存在的精神状态,才能用正确的生活态度来生活,正确地解读作者隐含在字里行间的善良的心、丰富的心灵和高贵的灵魂。现实中很多时候我们就是这样存在着:站在那里,走过那里,冷眼旁观着周围的与我无关的人与事,偶尔开一些与人无碍无益的玩笑,看着只有浮华而无血肉的文字,写着无关痛痒的文字。或许我的这个状态,身为语文教师的你也许也有类似的经历,需要我们一起思考人为什么要阅读的问题。
参考资料:
1、《老王》的四个关键词 郭初阳
2、【殇】——读《我的博客观》有感【上】的部分文字 老虎也疯狂即笔者
http://blog.703804.com/?uid-129146-action-viewspace-itemid-428570
相关阅读推荐: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第一单元复习微课教学设计 探讨文章内容安排特...
› 八年级语文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