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选自山东教育出版社五四制,义务教育课程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美丽的校园》。本单元属于造型·表现和综合·探索领域。虽然本单元选取的是学生熟悉的校园,但是写生这种形式对初一学生来说,还是很陌生很有难度的。本节主要是让同学对风景画中的空间表示法——透视,有所认识了解,为后面的风景写生做铺垫。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基础不一,有的在小学学习过美术,有的没上过美术课,总体来说基础薄弱,兴趣也不一。本节课将带着学生了解风景画的相关知识,学习透视图画法。尝试培养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
三、设计思路
本节课主要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为主要目的,采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在教师引导启发下,运用“欣赏·探究·反思”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促进学生的美感和才能的发展。
四、教学目标
按照新课程标准,本节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视平线,心点,余点。
2.掌握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画法。
(2)过程与方法
根据本课性质及学生特点,展示大量实景图片和绘画作品,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注重互动教学法(师生\生生\组组)的运用。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注重学生的体验和学习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提高绘画表现能力,增强自信心,提升审美水平,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增强探究意识,感悟获得新知的快乐。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视平线,平行透视,成角透视规律
难点:平行透视,成角透视的画法
六、教具及电教手段
多媒体课件、影像资料
七、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创设问题情境:
自然界的物象虽然千姿百态,但是呈现在我们面前的状态主要就是两种:一种是平行状态,一种是成角状态。提问:观察下面的几幅风景图,你能不能判断出哪幅是平行,哪幅是成角?
利用学生喜欢的情景引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探究热情。
教师引领总结:若有一个面正朝着我们就是平行,如果一个正面也看不到则是成角。
引出本节课题: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
(二)进行新课
1、自主合作 探究方法
1)、视平线。
平行透视,成角透视不同,但是它们有一个共同的东西,就是视平线。什么是视平线呢?教师出示视平线概念,强调关键字:平视时,眼睛高度相等,假设的水平线。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引发学生自己思考。同时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美术,从美术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
如果在室外写生,看到的地平线,就是视平线,如天地,天海相接的这条地平线就是视平线。此时,地平线和视平线是同一条。站在教室的后面往前看,这个红线——视平线,就是画者眼睛的高度。观看楼房我们正常视觉也就看到一楼这里,所以,跟眼睛等高的视平线在这里。
视平线对画面有什么影响?高低不同会产生不同的画面效果。展示相应图片。
总结:视平线对画面有支配作用
设计意图:使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视频。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与理解能力。
2、平行透视
用粉笔盒展示立方体的平行状态,帮助理解平行透视概念
展示平行透视图(物体在左侧),引导同学观察,正对着我们的这个平行面可以看成正方形,其它的面如果朝向我们也是正方形,但是现在由于不与我们平行,所以在视觉上产生了变形,观察一下在平行透视图中发生了哪些有规律的变化?找一下它们的变化规律?
设计意图:欣赏图片直观形象,学生比较容易接受。
教师引导得出主点:这个消失点叫主点(心点/消失点)
产生透视变化的立方体很有立体感,空间感。
景物空间就是利用透视变形来表现的。
同学们想不想画出具有空间感的立方体?
下面我们就看一下立方体的平行透视图画法,注意观察绘画步骤,动画演示:平行透视画法步骤
3、成角透视
粉笔盒展示成角透视状态,
出示成角透视图,引领观察成角透视规律。引导出两个余点。
成角透视画法演示
设计意图:开阔学生视野,丰富才能
4、课堂练习:
平行透视,成角透视画法
教师巡回辅导
师生共同进行作业讲评:
1)、好的作业
2)、有问题的作业
视时间情况可补充此内容,(教师多媒体课件播放:曲阜孔庙孔林孔府)注意其中视平线的高低变化,平行透视,成角透视的规律
5、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对本节知识进行总结。学生总结概括本节知识要点,并巩固记忆。
设计意图:及时总结巩固,学生记忆牢固。
(三)巩固练习
通过简单的练习题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使所学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八、教学反思
本次授课环节完整,教学任务顺利完成,但是,感觉平淡无奇。跟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不够激烈。整堂课教师还是讲的太多,留给学生的时间偏少,今后还要在授课形式上寻求突破,力主在学生活动中传达出知识点。体现学生为主,合作探究的自主学习方式
相关阅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