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的基本要素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我是
今天我要说的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地图的基本要素。我认为说课应该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围绕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四个环节进行。首先,我对本节教材做以下的分析:
本节教材着重阐述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这些都是读图用图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从教材结构上看,本节课既是学习地球运动的延伸,又为下面学习“地形图的判读”奠定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本节课是教材的重点。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知识基础及认知能力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知识技能目标:通过阅读各类地图,使学生掌握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等基本知识,初步学会运用地图。
二是过程方法目标:通过读图、绘图、计算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学会辨别方向,查找地理事物,用比例尺量算两地间的距离,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地图的空间概念。
三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实践活动,增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内容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是(1)比例尺的计算(2)地图上方向的判别
本节课的难点是利用经纬网判别方向,我确定这个难点的依据是利用经纬网判别方向这部分内容学生首次接触,十分抽象,而学生抽象思维还不够强。
重点和难点已经确定,怎样处理教材就水到渠成了。本节课详讲的内容是比例尺的计算、地图上方向的判别。
那么,如何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呢?那就要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法的选择要根据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和以学为法的原则,这是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体现。
在本节课教学活动中,我采用讲练结合的启发引导式教学方法和结合地图进行讲练的直观教学法。我采用这种教法的依据有三:一是现代教学研究证实真正的理解是学习者对知识的主动再构建。知识再构建依靠提出问题,引导推测,鼓励大胆猜测与想象,解决问题,主动建构知识体系。二是根据“二期课改”精神,教师转变课堂角色,由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合作者与促进者。三是 地图是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地理不可缺少的工具,结合地图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地图利用地图。
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把多媒体信息如文字、图像、声音等有机集成并显示在屏幕上,以强化教学的直观性,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提高教学课堂效率。
教学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学生的学。教是手段,学是中心,会学才是目的。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授之于渔”,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实现新课程理念终生学习的目标。基于以上考虑,本节课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渗透学法:
首先,在生理上,青少年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表现自己,抓住这一生理特点,创造多种机会和条件,让学生参与进来,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办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这样可使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掌握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总结等科学的学习方法。
其次,有效利用互联网和图书馆知识量丰富、资源共享这些优点,我鼓励学生从互联网和图书馆中获取知识,向学生介绍一些网站,搜索引擎和关键词,教给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方法。
本节课教学总的思路是以知识结构为线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师生问答,把教师的认知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整个教学过程我将围绕“比例尺的类型,地图上方向的判别、地图的应用”这一主线来组织教学。通过构建三大问题情景、两次动手操作来完成。
激趣设悬,采用多种直观手段,有利于使学生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本节课在导入过程中,首先展示学校的校园平面图,并提出问题:图上画出了学校的哪些教学设施?我们的教室在哪里?(操场、办公楼、餐厅、水房,教学楼等)然后请两位同学上来,用直尺和米尺分别测量出图上教室的长和宽和实际教室的长和宽, 并计算出:图上长度是实际长度的几分之一,这个数值就是比例尺,引出比例尺的概念及公式。这样导入新课的目的是通过探索身边熟悉事物,激发学生求知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迅速进入教师设计的问题情景。
教材第一部分内容是比例尺。我将分两步解决,第一步是认识比例尺,向学生展示三幅地图,让学生找出这三副地图的比例尺是多少?有哪几种表示方法?通过读图,让学生知道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法:文字式、数字式和直线式。
第二步是比例尺的应用,我设置了一个"做一做"的活动,让学生做到对比例尺熟练掌握。第一题巩固练习比例尺的表示方法,第二题练习比例尺的计算,第二题练习比例尺的应用。
然后承转:地图只有比例尺是不行的,还要有具体的方向,下面我们就学习地图上方向的判别。
关于地图方向的教学,重点在于训练学生在地图上辨别方向的技能。教材首先明确了地图上有三种定向方法,一是一般定向方法:图上既没指向标又没经纬网,它们的方向判别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二是指向标定向方法:地图上给定了指向标,可按照指向标的指向判别方向。经纬网定向方法:有经纬网的地图,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可按照经纬线判别方向。其中经纬网定向方法最为精确,是今后学习地理和实际应用最为广泛,因此,这部分内容是教材的重点。
知道方向的判别方法后,我设置了一个"练一练"的活动,用三道题的形式巩固学生的记忆效果,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1.回忆一下经线指示什么方向?纬线指示什么方向?
2.如果两点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又不在同一条纬线上,如何确定两点之间的相对位置?
3.图中的X、Y、Z三点, Y点在X点的什么方向,X点在Z点的什么方向?
在地图上不可能把所有的实物都缩小成图形,而是用特定的图例来代表实物。图例和注记帮助我们区别不同的地理事物,从而引出图例和注记。
图例和注记的教学,主要是训练学生认识图例。我设置了一个“猜一猜”的活动,我采取先让学生阅读教材一些常见的图例,然后我用课件展示一些图例让学生猜出图例所表示的地理实物。这样即可以引导学生记忆,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然后启发引导学生完成活动题2和3,培养学生读图、用图和从地图中搜集整理地理信息的能力。
本节课,我设计了三类练习题,一是填表题,考查学生对比例尺的掌握程度。二是读图题,考查学生判别地图方向的能力。三是综合题,考查学生综合应用地图的能力。这些练习题,起到了巩固本节内容,考查学生掌握情况,反馈教学效果的功能。这些练习题确定的原则是:遵守教学大纲,突出思想性、基础性和教学重点、难点;训练量适中。
对于课后总结这一环节,我的理解是,总结不应该仅仅为知识的简单罗列,而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所以我设计了以下3个问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1.你学了什么?2.你的体验是什么?3.你掌握了什么?因而其总的设计意图是回顾知识,强化记忆。
本节课的板书我是这样设计的:这种网络式的板书设计可使知识条理更加清晰,层次更加分明,重难点更加突出,从而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系统更加完整。
布置作业:我设计了一道实践活动题:小组合作丈量学校,每人画一幅学校平面图,并用图例表示出教学楼,办公楼,宿舍楼,餐厅,操场,花园及主要的道路。
目的: 1.通过创设一定教学情景,使学生运用所学的有关地图方面的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和与人合作的能力。
2.通实践,使学生增强对所学地图知识的理解,促进了知识的迁移。
3.探究活动的实践过程,也是一个创造活动,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一个空间。
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本节课的板书我是如下设计的:
相关阅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