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惯性定律》评课稿
在整节课的教学中,该教师始终以学生的讲为主,贯穿“猜测—演示—分析—归纳”这 么一条主线。在做每一个实验前,先让学生猜一猜会出现什么样的实验现象,看一看谁猜得对?然后再让学生演示,边演示边说出操作的方法,最后通过对实验现象 的观察和分析,归纳出实验中包含的物理知识。通过让学生多讲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了他们的观察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本人对该节课也有一些建议:
一、 充分地采用发散性提问,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在向学生提问的过程中,尽量避免“是不是”、“对不对”的提问,这样提问对学生的思维作用不大,尽量少用“为什么”的提问,这样提问虽然对学生的思维有一定的作用,但容易注重唯一的正确答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应积极采用“有哪些观点”、“有什么不同的看法”的提问,来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例如:在本节课中,当学生完成利用惯性将锤头与手柄套紧的实验,并说明其原理后,老师不是简单问“对不对”,然后就此结束,而是接着提问学生“想一想,还有什么其他办法?”。 这样一问顿时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有的学生可能会说可拿其它铁锤来锤紧;可用锤头撞击地面或墙面;可在松动的锤头与手柄的间隙里打入钉子或木条等等。老师首 先肯定同学们能积极动脑,多想办法解决问题非常好,接着引导学生分析这些方法与利用惯性的方法的优劣,从而加深了学生对运用惯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认识。
通过积极采用发散思维提问,有利于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十分有益。
二、理想化实验需要不断迁移学生的思维
本节课该教师采用“矛盾冲突法”,借助于实验展示生活体验、亚里士多德观点与伽利略思想实验矛盾冲突,目的是激发学生探究欲望,使学生有较高的热情去发现问题,为运用矛盾冲突法纠正错误认识,建立的正确认识作好铺垫。
例如:“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它的运动状态如何?”对 这一问题的探究,学生的思维习惯往往去找实际不受外力的物体:如太空中的物体等,很难提出实验加推理的方法。在教学中,该教师直接提出实验加推理的方法。 课后仔细思考发现这种处理并不好,不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应启发学生思考:自然界中不受外力的物体不存在,我们能否使物体几乎不受外力作用?能否使物体尽可 能少受外力?如何将少受外力作用的物体运动状态与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运动状态联系起来?然后得出实验加推理的方法。使学生明白“不受外力作用”是一种理想状况,我们只能无限接近而不能得到理想状况。这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为我们解决问题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关阅读推荐:
› 惯性定律评课稿
› 惯性定律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