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阅览校园活动助残日

心系灾区人民 手拉手学助残班级活动方案

发布者微信

    

“心系灾区人民 手拉手学助残” 班级活动设计方案
一、活动目的:
1. 使学生懂得同情和帮助残疾人是一种社会公德,教育学生要同情和帮助残疾人,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 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学习残疾人身残志坚的精神,使健康的少先队员与残疾儿童互相激励,共同进步。
3.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的“五自”能力。
二、活动准备:
1. 以小组为单位,帮助身边的残疾人做几件好事,体验残疾人的生活疾苦。
2. 排演由学生分组自编、自导、自演的小品《十字路口》,唱会歌曲《手拉手》。
3. 拟订“手拉手助残”协议书的具体方案,以及每个小组在本学期为残疾人做好事的计划。
三、活动过程:
(一) 班长致词,宣布活动开始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2008年5月12日发生在汶川的大地震吗?那次地震带给我们多少泪水,多少离别,多少痛苦啊!由于那次地震也给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的残疾人,他们的身体虽然因为地震变得残缺了,但他们的心却因为地震变得更加坚强了。因为在这次地震中,全国各地有那么的人去关心他们,用充满温馨和温情的双手去帮助他们,同时在我们身边也有一些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而残疾的朋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学习怎样帮助这些残疾朋友吧!
(二) 观小品,谈感受,畅抒情怀
1. 观看小品《十字路口》
在一个车辆如梭、人来人往的十字路口,有一位面色憔悴的、手上被什么东西划破直流血的盲人老伯,他想穿过路口,到对面的医院包扎伤口。但当时他听到各种车辆震耳欲聋的喇叭声、人们连续不断的话语声时,只能焦急地徘徊……这时,少先队员小明正好放学路过这里,看到眼前这种情景,小明毫不犹豫地扶着老伯伯向医院赶去……

[话外音:“同学们,残疾人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多么需要别人的帮助!小明同学雪中送炭的助残疾行为是多么高尚啊!这真是小小一扶手,深深一片情啊!”]

2. 谈感受
(1) 如果你遇到着这样的情形会怎样?
(2) 不同残疾人在生活中能遇到何种困难?
(3) 我们如何像小明那样,帮助残疾人做力所能及的事?

3. 畅抒情怀
班长指名同学谈自己对残疾人如何献爱心的,后总结。

(三) 游戏《照镜子》,签协议书,齐唱《手拉手》。
1. 班长把一个装有镜子的盒子打开盖,放在讲台上,然后说:“同学们,谁是帮助残疾人的好队员呢?请你们在盒子里面找,看后要暂时保守秘密。大家轮流上台找好队员。班长问:“同学们,盒子里面有什么?”全班同学齐声答道:“盒子里面有镜子,镜子里面有自己”。老师揭密说:“同学们,这下明白了吧?我相信我们大家都能成为帮助残疾人的好队员,都能为残疾人献上一份爱心!”
2. 班长与各小组长签订“手拉手助残”协议书。
3. 全体队员手拉手齐唱歌曲《手拉手》。

(四) 活动小结
班主任:同学们,这次活动开展得很有意义,非常成功。我希望大家今后真正地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我们身边的及远方的残疾人,和他们携手共进,行动起来吧!献出自己的一片爱心。

点评: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只有学生把教育看成是自己的需要而乐于接受时,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为了使学生懂得同情和帮助残疾人是一种社会公德,教育学生要同情和帮助残疾人,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在这次班会设计中运用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教育方法去引导学生。
1.情感体验法
在班会开始时,我特意设计了班长讲述一段关于汶川大地震无数残疾朋友受到各界人士关爱的导语,这不是简单的导入,而是想让学生从具体的情景中,触景生情,激发出潜在的情感需要,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深切受到感染和启示。在孩子们的内心引起强烈的震撼,从而使学生获得深刻教育
2.事例启迪法
生活中小学生感兴趣的事例随处可见,运用他们身边的典型事例进行启迪和教育,我在班会设计中运用了盲人老伯伯受伤过马路的事例,它易引起小学生的共鸣,理性的认同。而且小学生对身边发生的真人真事怀有浓厚的兴趣,并能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熏陶和感化。
3.心理换位法
我在小品中的每个角色都是让学生自己去扮演,而且我在让学生扮演盲人老伯伯的准备阶段期间,让他去仔细揣摩盲人行动的细节,我想借他们身体上的换位表演去体验心理上换位思考,后面我又让学生谈谈不同的残疾人会遇到什么困难?这样更能发扬学生的主体意识,促使其主动的思考,主动体验,获得自我感知、自我触动、自我陶冶和自我履行的效应。
这次班会我还号召大家签协议书,这是为了让学生不光在思想上去同情残疾人,还要从行动上去帮助残疾人,插入一个小游戏的环节,让学生明白了他们每一个人都是老师心目中助人为乐的好队员,最后以一种神圣的协议书形式界定了此次班会活动的意义。我相信这次班会活动定能在学生心里激起小小的浪花,给他们的人生留下深刻的一课。

下一篇文章:关爱无处不在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