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教师必须懂学生
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办好一所学校,必须要有一支高水平、高质量、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而教师要想培育更多有理想、有抱负、有本领的人才,则必须读懂学生,围绕培养目标,积极开展工作。
理想的学生应该是品行端正,热爱生活,富有理想,朝气蓬勃的人;应该是积极进取,敢于创新,思想解放,思维活跃的人;应该是自信自强,乐观豁达,斗志旺盛的人;应该是精神生活丰富,兴趣爱好广泛的人;应该是善于与人合作,具有团队精神的人。
围绕上述目标开展工作,必须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把学生的道德完善作为教育的中心环节。古今中外著名的教育家都把德育置于一个特殊的崇高地位。德国著名的教育家赫尔巴特曾说过,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最高的目的。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说过:“道德是做人的根本一环”,要我们大家“建筑人格长城”。为此我们一定要重视研究人的德行形成规律,把道德教育贯穿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融入到活生生的生活中去。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视让学生在自然活动中培养自己的品行,使学生的心灵在自然的环境中得到净化,人格得到陶冶。
要引导学生与书为友,与大师对话,在人类优秀文化遗产中净化自己的灵魂,升华自己的人格。要重视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情趣,发挥健康的生活情趣和才艺对德行养成的滋润作用。要注重用真实感人的道德形象激励学生。如果教师能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树立起心目中的英雄,那么,这种德育教育的效果要比讲解枯燥的道德戒律效果要好得多。
学生来校学习是为获取知识,这是毫无疑问的。教师担当起“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也是理所当然的。但是我觉得,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更重要。只有这样才能不断超越知识,走向智慧,激发创造。所以教师必须采取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既是教育的题中之义,也是时代的呼唤。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曾经说过:“在迈向新世纪的过程中,一个最好的教育就是有利于人们具有创新性,使人们变得更善于思考,更有追求的理想和洞察力,成为更完美、更成功的人。”创新能力绝不仅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和精神状态以及综合素质。要培养学生“敢为人先”的个性和独立思考的习惯,对一些问题敢于表达和坚持自己的见解,不盲从所谓的权威,不拘泥于旧的模式,永远保持创造的激情,这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要使自己的工作达到既定目标,必须充满爱心。爱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有了深厚的爱就会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尊重是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心理需求,是一个很高层次的需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自尊心是人的心灵里最敏感的角落。教师担当的是教书育人的角色,而不是“教育警察”。教书育人需要感情、时间、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这种付出是以使命感为基础的。因此教师必须从尊重和爱护学生出发,善于换位思考,多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思考问题。现在学生处在非常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时刻面临多方面的影响,接受多方面的考验。教师应随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及时捕捉和“放大”,使闪光的东西愈加明亮和耀眼。一个出色的教师总是很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优点、特长,发现学生的潜能,从而把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激发出来。这就要求每个教师都来做教育上的有心人。有的教师坚持写“教育日记”,通过对学生的深入了解和对学生日常生活的细致观察,记录教育现象,记录自己的感受,记录自己的思考。这些看上去简单的记录如能长期坚持,势必积累大量丰富的资料,为深入了解学生,开展教学科研奠定丰厚的基础。如同把一颗颗散落的珍珠串成美丽的项链,形成巨大的精神财富。
要使教育教学取得丰硕成果,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教师的模范表率作用也是不可或缺的。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思想教育者和道德示范者。教师不仅要有做人的威望、人格的力量,令学生敬佩,还要有最佳的思想境界、精神状态和行为表现,积极地影响学生。孔子曰:“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可见教师应把言传和身教结合起来,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这就要求教师有为中华民族崛起而奋斗的坚定信念,有为祖国培养现代化人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有忠诚教育、敬业爱岗、勇于奉献的情操,有渊博的学识和精深的学业,有把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完美统一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这样,教师就会受到学生的尊敬和爱戴,教育教学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改革的深入和形势的发展,教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教师要不辱使命,承担起教书和育人的双重使命,必须下大力气学习,做到终生学习,不断学习。特别要在读懂学生上下大功夫、花大气力。教师和学生的良性互动,必然给我们的校园增添新的活力,必然给我们的校园创造出和谐的氛围,从而为建设高水平、有特色的大学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