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阅览教育百科活动方案

国学教育活动方案

发布者微信
  • 发布时间:2012-05-11 09:19:00
  • 发布者:吾爱
  • 微信号:wuaiyazhu.
  • 浏览量:
  • Tags:
  •   公告:

    

为了贯彻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关于在学校开展“中华颂•经典诵读行动”试点工作的通知》()精神,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体师生品德修养,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按照海南省关于开展国学教育试点工作的通知精神和教育局的要求,从2011年9月份开始,在四年级开展“中华颂•国学经典诵读”课程实验,现制定国学教育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我国颁布的《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把关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放在了突出位置。《纲要》提出,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并提出在教育中,广泛开展吟诵古典诗文、传习传统技艺等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活动等。
二、实施国学教育的目的与意义:
1、中华国学经典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通过诵读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弘扬民族精神,塑造其良好的思想品德。
2、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提升语文能力。在指认式诵读中使学生扩大识字量,在吟诵表演中让学生更加感受到祖国语言的博大精深。学生从中感受到历史、地理、天文、常识、艺术知识的丰富,激发学习、读书的兴趣,逐步使学生能出口成章、引经据典,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3、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形成人人爱国,人人学国学的良好氛围,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形成敦厚善良的心性。
4、提高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利用13岁以前记忆力的黄金时期,让孩子记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经典,在其记忆力正在发展的时候加以训练,“不求甚解、但求熟背”,使学生的记忆力达到较高的顶峰,注意力更加集中,使学生终生受益。
5、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通过“国学经典诵读”教育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在学生心灵中不断地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渐渐地陶冶其性情,开启其智慧,让经典诵读为孩子的一生提供营养。也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中建立道德行为规范,提高文明素质,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用国学经典传统文化之光,照耀指引孩子们健康成长,并让他们受益终生。
三、课程实验的内容:
1、借助实验教材《中华颂•国学经典诵读》课程,诵读古典诗词、诸子典籍等。激发学生诵读国学经典、阅读国学经典作品的兴趣。每周安排一课时,作为进行国学教育内容。
2、开展丰富的诵读经典、书写经典、试讲经典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兴趣,激发七对于祖国文字的热爱之情。
3、国学课与语文科相结合,并推荐优秀经典的课外阅读书目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热爱语文的兴趣。
自选课外阅读书目作为校本课程内容:①经典部分:经典诵读内容可推荐:小学可选择《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弟子规》《唐诗》《论语》《孟子》《孝经》。②艺术部分:在经典诵读的基础上,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和办学特色,确定自己在国学教育中的艺术特色和主导方向。可广泛开展书法、美术、戏曲等国粹的启蒙和入门教育。③健身部分:可根据本校的师资条件,利用体育课或大课间,开展中国武术、太极,通过活动小组开展中国象棋、围棋等健身益智方面的学习和活动,努力弘扬中国传统体育项目,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国学教育中来。
四、课程实施基本途径:
(一)课堂教学
1.学科课程。充分发挥教学主渠道作用,将国学教育与各学科教学有机结合,在不同领域挖掘传统文化因素,传播中华文明成果,形成重视传统文化教育的良好氛围。在语文、思品、社会等学科教学中要适当加强国学经典的学习与指导。
2.校本课程。要使校本课程成为学科课程的有力补充,积极开发反映本校教育特色,适合学生发展,可供学生选择的国学校本课程,组织开展国学教育诵读、阅读活动,在读中悟,做中学。
(二)课外活动
1.主题活动。利用升旗仪式、每周三早读课、班队会、少先队活动、学校艺术节(体育节)、报告会、家长会等途径,开展多彩活动,让孩子快乐读书。学校在每天国学诵读的基础上,定期举行读书节,展示阶段成果共享国学经典,还举办丰富多彩的诵读实践活动,如:“经典采蜜集”展示、经典故事会、做经典诵读卡、经典名句大搜集、我和家长读经典、经典故事表演、国学诵读等活动,学生在这些实践活动中张扬了个性,锻炼了能力,拓展了知识,提升了自我,丰富了文化内涵,从而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2.社会实践活动。利用寒(署)假、传统节日、重大纪念日开展社会服务活动,设立创新性活动主题,发挥学生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了解传统美德,认识国学内涵,传播优秀文化,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并努力探索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
五、经典诵读要求:
1、经典诵读应遵循以下原则:学校活动与班级活动相结合;个人学习与集体辅导相结合;诵读与展示相结合;评比与激励相结合;总结与提高相结合。
2、对于本年级规定的诵读内容,采取“精背+熟读+亲子共读”的阅读形式,学生诵读为主,老师讲解为辅的方式,有选择的去学习。实验教师根据诵读内容与诵读量,划分每天的诵读量,制定详细的计划,根据计划诵读并且要与学生一起诵读。
3、经典背诵之“三要”:心要专——专心致志、不可分心;眼要准——仔细看准、全神贯注;口要到——边看边读、通顺流畅。
六、国学课程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8月至9月)
1.筹备动员。9月,学校召开国学教育实验工作会议,传达落实县教育局中小学国学教育会议精神,了解课程背景及设置,教材框架及课堂操作策略等,初步了解本课题实验的操作程序,部署本校具体工作。成立学校“国学诵读”领导小组和专家支持组,制定课程实施方案和推进计划。
2.开展培训。组织教导主任、教研员和四年级课题实验教师、参加县研训学校的相关培训或校本培训。
3.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利用学校黑板报、学习专栏、广播等宣传工具及家长会等大力宣传学习国学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让每一位教师都行动,让每一位学生和家长都参与,积极营造“诵读经典,积淀文化底蕴的书香校园,构建和谐校园”的良好氛围。
第二阶段:课程实施阶段(9月至2012年7月)
1. 实验教师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各项制度,教学计划、教学评价及考试评价制度。
2.依据教材,认真学习,积极准备,创造性地使用好教材, 每学期安排16节国学课,每周利用星期三的一节晨读时间,组织学生进行10分钟的经典诵读,逐步形成日常化,规范化的教学体系。德育处组织检查。
3.加强课题建设,开展教学研究。结合学校教学实际,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并组织国学骨干教师研究讨论,确定既符合学校实际,又具有特色的课题进行专项研究,抓好师资队伍建设,教师要互相听课、评课,营造国学诵读氛围。
4. 成立活动小组,丰富课余生活。成立国学兴趣活动小组,拓展第二课堂推进国学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调动学生学习国学的积极性。
5.组织开展实验教师集体备课、教学研讨课堂教学比赛、课题实验交流,每月开展一次网络研讨活动。
6.开展课程实验,并加强实验过程的反馈、评价、及时做好各阶段的总结工作。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2年7月至8月)
1.中期调研,研究对策。2011年12月,学校领导小组对开展国学教育的情况进行检查和调研,查找问题,研究对策,总结经验,不断改进,以便做好第二学期的实验工作。
2.适时评价,科学指导。建立国学教育评价制度,采用形成性评价和跟踪性评价的方式。依据“经典诵读教育”的特性,采取“阶段评价”、“学期评价”、“期末评价”,针对实践情况进行合理有效的评价。同时,每学期对国学教育活动进行总结,推广优秀成果。
3.成果展示,经验推广。2012年6月,学校召开国学教育专题讲座,普及国学教育的基本知识,推广国学教育的优秀成果和先进经验。
4.总结表彰,激励前进。2012年7月,学校将召开阶段性总结表彰会总结交流经验,部署下一阶段工作。
七课程实验推广阶段(2012年9月至2014年7月)
聚点成线,由点及面,逐年级铺开。国学诵读的教学经过一年的实验已经逐步走入正轨,由四年级向五年级、六年级铺开,设立国学课程,进行课程实验。
八、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学校成立由管教学的副校长洪启坚任组长的国学教育领导小组,和专家指导小组。指定学校德育处、教研室、教导处,专门人员负责,把国学教育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来抓。
组织机构: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教研处,主要负责活动开展的指导,研讨交流以及效果评价工作。
2.做好规划。领导小组要做好国学教育的三年规划和年度计划,结合本校特点,确定工作目标,制定具体措施,分年段、分学期、分步骤、有针对性的逐步推进国学教育。要把国学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在课程设置、课程开发、师资安排上立足长远,不断完善,形成稳定的国学教育机制。
3.师资培训。要以品德、语文、社会等学科教师为主,其他学科教师为辅,进行学科渗透,建立一支国学教育师资队伍。县教育局将组织国学报告会、专题培训、集中辅导,学校要组织好教学研究和集体备课活动,强化任课教师教育能力。
4.评价考核。学校将制定开展国学教育的情况评价考核细则,每年进行一次全面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对学校教育教学总体评价之中。
 

上一篇文章:开展国学教育体会

下一篇文章:会变的圆圆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