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时间:2011-09-05 16:07:00
- 发布者:吾爱
- 微信号:wuaiyazhu.
- 浏览量:
- Tags:
- 公告:
探究重阳话习俗 孝亲敬长促和谐
主题教育课教案设计
指导思想:
通过探究重阳节的来历和习俗,使学生认识到孝亲敬老是我们民族引以为荣的传统美德,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养成尊老敬老的好习惯,成为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者为创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1月份至今我们已经过了哪几个民族传统节日?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习俗吗?
(春节——辞旧迎新,元宵节——团圆,清明节——百姓扫墓祭祖、追思先人的节日。除此之外我们即将在农历五月初五迎来端午节,那是为了纪念我们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汉民族的传统节日有近50个)
2、以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揭示本次活动主题
指读王维的诗作。
这是诗人在十七岁时写的一首诗,当时作者正在长安求取功名。看到人们都那么高兴地和家人一起欢度佳节,他倍感孤独,思念远在蒲州的亲人,写下了这首诗。你知道作者是在什么节日里思念亲人写下这首诗的吗?(重阳节)
重阳节是我们九月份开学后要过的一个重要的民族传统节日,今天我们就一起以重阳为话题上一堂探究重阳习俗,共建和谐社会的主题教育课。
二、明理:
1、节日名称的由来:
谁先来为我们介绍一下重阳节为什么叫“重阳”,“重阳”二字是什么意思?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展示ppt小结:
古人将天地万物归为阴阳两类,阴代表黑暗,阳则代表光明、活力。奇数为阳,偶数为阴。九是奇数,因此属阳,九月初九,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四书五经之首——古老的《易经》把“九”定为阳数,认为九是阳数之极,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
2、节日的大致发展历程:
老师在这三篇文章中大致探寻到重阳节的发展历程:根据屈原在《远游》中就有“集重阳入帝宫兮”的诗句,表明重阳节在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了。“重阳节”名称见于记载却在三国时代。据曹丕《九日与钟徭书》中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同时提到菊花和酒。说明在魏晋时期,重阳日已有了庆祝活动。
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有许多唐诗可为其佐证。
3、重阳习俗
(1)、那么重阳节到底有那些习俗呢?学生自由发言(登高、赏菊、重阳糕、饮菊花酒、佩戴茱萸)ppt
(2)、为什么会有这些习俗呢?这不得不提到一个年轻人,请大家一起观赏视频。
(3)、看了视频我们才明白原来登高是因为攀登的过程可以强身健体,而且山上空气清新、菊花和重阳酒可以祛病、茱萸温中止痛、理气驱寒。
在同学们收集的资料里还有一些别出心裁的。下面请同学为我们展示一下。
4、教师小结拓展ppt:除了以上较为普遍的习俗外,各地还有些独特的过节形式陕北过重阳在晚上,白天是一整天的收割、打场。晚上月上树梢,人们喜爱享用荞面熬羊肉,待吃过晚饭后,人们三三两两地走出家门,爬上附近山头,点上火光,谈天说地,待鸡叫才回家。夜里登山,许多人都摘几把野菊花,回家插在女儿的头上,以之避邪。在福建莆仙,人们沿袭旧俗,要蒸九层的重阳米果,山东昌邑北部人家于重阳节吃辣萝卜汤,有谚语道:“喝了萝卜汤,全家不遭殃”。湖北武昌县于重阳日酿酒,据说此所酿之酒最为清洌。
三、导行:
1、重阳节有哪些别称?(茱萸节、双九节、老人节、也叫重九。)
你知道我国是在哪一年把重阳节定为老人节的吗?(1989)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义。我国人民对重阳节有特殊的感情,把重阳节看作吉祥、长寿的节日。所以,今天的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在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巧妙地结合,使传统民族节日重阳节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节日——敬老节。
2、你在家中做过哪些敬老护老的行动?(学生自由发言)
我们同学们真是尊老、护老传统美德的践行者。那么我们的古人是怎么做的呢?小品表演:毛聚救母
敬老的传统在中国可谓源远流长,从古至今有许多孝亲敬长的故事世代流传,二十四孝的故事:黄香温席、闻雷泣墓等都为我们作出了孝亲敬长典范。
3、有一个非常伟大的教育家孟子在描述他所理想的社会时说到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意思是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
(1)、现代社会有哪些及人之老敬老护老的举措呢?
(公交敬老卡的提示语音、许多针对老年人的绿色通道如就医、世博会参观对70岁以上的老年人优先照顾)等
(2)、理想和谐的社会应该是这样一种状态:
孔子说“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人们不单是爱自己的父母,也不单是爱自己的子女,使社会上的老人得以安享天年,壮年人得以贡献才力,小孩得以顺利成长。使死了妻子的丈夫,死了丈夫的寡妇,失去父母的孤儿,失去儿子的独老,有残疾的人都能有所供养 )
四、总结:
1、请学生讨论:为家中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在设计一份惊喜。
2、李岚清总理曾说:中华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是永不枯竭的道德教育资源。青少年既是中华美德的传承者,又是体现时代进步要求的新道德规范的实践者。寄托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成为中华美德的传承着和实践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