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阅览校园活动重阳节

重阳节教案

发布者微信
  • 发布时间:2010-10-09 08:31:00
  • 发布者:吾爱
  • 微信号:wuaiyazhu.
  • 浏览量:
  • Tags:重阳节
  •   公告:

    

岁岁重阳菊花香
课案缘起:
重阳将至,对这个传统节日,我们似乎远没有足够的重视,何不和学生一起学习,也好逼迫自己去亲近感悟这在古诗词中芬芳的传统重阳。
用古诗词中有关重阳节的诗词来丰富学生的情感和体悟,从诗中感悟这秋高气爽,菊花飘香,登高思亲的浓浓诗意。
 

教学过程:
一.《中华民谣》导入
童白:「朝花夕拾杯中酒
寂寞的人在风雨之后
醉人的笑容你有没有
大雁飞过菊花插满头」
……
一千多年前,唐朝,有个寂寞的人,在风雨之后吟出一首流传千古的诗,跟着我一起背诵: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孤独的诗人是(王维),他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尤其是“每逢佳节”倍思亲,诗中说的佳节是(九九重阳节)

二.说重阳,话风俗
⒈九九重阳节:中国古人认为,月与日阳数一致的日子特别吉利。如正月初一为春节,三月三为上已节(清明节),五月初五是端午,七月初七是七夕节,九月九重阳节,九是最大的阳数,九九相重,谐音“久久”,寄长久、长寿的美好寓意,特别吉利,故称九月九日为重阳节。
⒉王维告诉我们,重阳节在唐朝已有的风俗有:
① 登山
② 插茱萸
据说:
“登山”后成了秋游日,野餐节,吃重阳糕,饮菊花酒。
“插茱萸”是为了避难驱邪消灾,后来也“簪菊花”(菊花,古人认为是除病的长寿花)
那一天,亲人相约登山,插茱萸,朋友相聚。
⒊那一天,孟浩然《过故人庄》 (齐读)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老朋友准备了鸡和黍等农家饭菜,邀请我去他家做客。绿树围绕着村庄,青山在城外斜立。打开窗户,就可以看到打谷场地和菜园,好朋友赏菊饮酒畅谈,不亦乐乎!等到九九重阳,我还要来饮酒赏菊。

三.跟诗人登山去
1、唐•杜牧 《九日齐山登高》
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澄澈的江水里倒映着秋天的斑斓,大雁飞过,和朋友带上酒壶登上那片依然青色的“翠微”齐山,“尘世难逢开口笑”,没有人笑我“菊花插满头”,何不尽兴啊!不喝个酩酊大醉,不到夕阳落山绝不回,才不会如那“登牛山而泪沾衣”,那样没意思的。
齐读一遍《九日齐山登高》
2、还有个我们熟悉的大诗人,第二天依旧登山去,要过“两重阳”,是谁呢?请读
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此诗一说用“菊花太苦,遭遇两折”来反谑诗人的风流洒脱;而郭沫若认为,诗人借花自怜,花遭两次重阳,人遭两次重伤, 语淡而意深远。各有解读,我比较偏爱第一种。

四.“菊花”诗
1、唐代,一介书生,进京赶考,那天开榜,名落孙山,他赋菊一首,香飘长安,香透千年。读
菊 花
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在那个“盛爱牡丹的李唐”,黄巢诗中的“满城尽带黄金甲”,把菊花写的气魄宏伟,“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整个长安城,都开满了带着黄金盔甲的菊花。它们散发出的阵阵浓郁香气,直冲云天,浸透全城。这是菊花的天下,菊花的王国,也是菊花的盛大节日。这首诗也成了农民起义的颂歌。(齐读)
这种气势穿过千年的遥远,在20世纪(1929年)弥漫出分外的香气。
2、1929年 毛泽东填词“采桑子”一曲,听读
采桑子 重阳
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喜欢毛泽东在这首词中的乐观和气势。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人到中年也应如此。

五.岁岁重阳,今又重阳
“人生易老天难老”老年人,是我们成长的依靠。每个人都会走向老年,1989年,我国把这个特别吉利的九九(久久)重阳节定为 “老人节”。
我们也许更多关注“六一”儿童节,也许忽略了“九九”老人节,不是吗?你可以回忆一下,你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你的父母怎么给你过的“六一”,再回忆一下,你的父母是如何给老人过“九九重阳节”的?

忽略老人,对于一个文明社会,这意味着什么?

今又重阳,说说你过个意义重阳的方案。
① 带领老人去秋游,亲近自然,锻炼身体。
② 给长辈送去好吃的,不在多,在于健康。
③ 陪陪长辈,一家团聚,听听长辈的故事。
……
听完《中华民谣》
童白:「风雪连天万户候
莲花宝座伸出兰花手
妙语解开心中事
几家欢乐几家愁

作业:
选两首重阳诗词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