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阅览常用文档听后感

听《乡愁》有感

发布者微信
  • 发布时间:2011-11-08 05:22:00
  • 发布者:吾爱
  • 微信号:wuaiyazhu.
  • 浏览量:
  • Tags:
  •   公告:

    

拨动学生的心弦
听《乡愁》有感
徐老师的《乡愁》引发了我的千万思绪,我觉得教师的课堂行为不只是环节的实践,知识的传输,更重要的还应是对学生灵感的触发,心弦的拨动。
徐老师绝对是一个聪慧的老师,这点从她一开始的导入就可看出端倪。“乡愁”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没有多少人真正感受过思乡之痛,老师如何能做到不是在台上唱独角戏,空发无病之吟呢?这时,老师的智慧就出来了。徐老师用了一个看似极简单的问题:“有没有家乡不在宁波的,有没有想家的时候?”好了,学生心中的“乡愁”开始明确起来了:哦,原来这就是“乡愁”。也许,有些外地的学生开始想家了吧。可是,大部分的学生从不曾有过离家的经历,他们怎么办?不是说课堂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吗?就在我疑惑未定时,徐老师给出了解答:“我们每个人都有乡愁,因为,我们都有一个永远回不去的故乡——童年。(余光中)” 学生情感在这瞬间得到激发,每个人都有参与的热情与冲动。一石激起千层浪,至少,学生那幼小的心湖中已泛起层层涟漪。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一堂课的开端是学生学习起点,也是能否触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头开好了,下面的课也就顺理成章了。徐老师的这种“拨动”艺术在随后的各个环节都有很精彩的表现。
第二个环节是“初读初感,了解内容,把握基调”。这样的环节设计在我们一般的课堂上很容易被上成呆板,程序化的字词知道或信息筛选。但在徐老师的课上,她也不忘来“撩拨”一下少男少女敏感的心灵。当有学生说到从诗中读出“思念”时,老师适时补充《乡愁》的写作背景,之后,背景音乐缓缓响起,屏幕上出现一段文字:
“随着日子的流失愈多,我的怀乡之情便日重,在离开大陆整整20年的时候,我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一挥而就,仅用了20分钟便写出了《乡愁》。”
——余光中
在对课文做出延伸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与作者情感的共鸣。
杭州特级教师王曜君在做报告时曾说,要让孩子们在他的课堂上觉得“好玩”,但我觉得,有些课是“玩”不起来的,就像《乡愁》,而徐老师的课就很好地把握住了“愁”这一感情基调,让我们从淡淡的忧愁中品味到诗歌丰富的美。
课堂的高潮在“体验感情,读出变化”环节。为了让学生更深地体验“乡愁”,把心中的弦绷得更紧,为了弹奏出更美的旋律,徐老师向学生“砸”下了丰富的资料。从余光中的《今生今世》始,到于右任《望大陆》,白岩松“深深刺痛”,流沙河“我的嗓子都颤抖了”,再以余光中“纵横相交而成的十字路口的现实感”作结,配以哀婉的《思乡曲》,那种情感的冲击是巨大而沉重的,学生的思想成了一个不断有源源活水注入的石潭,在这重重叠叠的文字中,在老师的深情并茂下得到进一步的升华,似乎与作者的距离又拉近了。以至于最后,学生眼中竟然泛起了晶莹的泪花。当一女生以堪比老师的语调深情朗诵时,不仅获得老师激动的赞赏,更赢得在场数百位听课老师的掌声与感动。我不禁为《乡愁》 的魅力所折服,更为徐老师课堂驾驭艺术而惊叹。如果说我的学生是在被动“上”课的话,那么徐老师的学生就应该是在享受语文课堂吧。
徐老师在她的博客中这样写道:“《乡愁》,终于愁完了。”课虽然已经上完,但我相信,这堂课所生发出的东西却很多很多,不仅是拨动了学生的心弦,也拨动了我心中的那根弦。从师生一言一语中的每一个音节,最终汇集成一首充溢着浓浓感伤的曲子,余音绕梁,绵绵不绝。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