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时间:2011-06-16 08:16:00
- 发布者:吾爱
- 微信号:wuaiyazhu.
- 浏览量:
- Tags:
- 公告:
听《爷爷的芦笛》后感
怀着企盼与敬仰,又一次走进了华校长的课堂,与学生们一起度过了轻松愉快的四十分钟。这40分钟,我亲身感悟到海潮来时的凶猛与紧张,切身体验到了海潮退去后的绚烂与欣喜。更多的是,与学生们一样经历了一次真实的人生感悟。
《爷爷的芦笛》第二教时的教学任务,主要是启发学生通过找出描写海上环境险恶的句子与和强强的具体表现,体会强强的心理变化,从而理解爷爷所说的“海边的孩子,不沾点海水就长不结实”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整堂课,华校长扮演着多种角色,有时如学生的伙伴,和他们一起喜怒哀乐;有时又如一位充满智慧的长者,深入浅出,循循善诱,娓娓道来,让学生在不经意间感悟着深奥的人生哲理。以下三点起到了指点迷津的作用。
一、切入点找得“准”
以前曾听过华校长的《谁是最弱小的》一课,其他的细节或许已经淡忘,但“周围的一切是那么美好”这一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却一直深深地印出我脑海中,它起到了统领全课、提纲挈领的作用。本课教学也是如此,一开始,华校长便出示了两组词语,一组是描写大海狂怒的词语,另一组是描写强强心理活动的词语,词语间前后的位置安排都非常讲究。这两组词语的巧妙出示不仅为本课教学作出了良好的铺垫,同时也让学生很快进入了课文的情境之中。
二、朗读教学抓得“实”
课堂上虽没有老师如诗如画般令人怦然心动的导语或过渡语,学生的朗读却十分入情入境。除了运用直观形象的电教化手段和老师本身的范读功底扎实外,以下几点为朗读教学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1、要求明,评价切。
课始,老师出示两组词语后,第一次要求读准音,第二次要求读出感情,第三次要求读出每个词语的特点,这三种不同的要求层层深入,当理解“大气也不敢透时”,老师要求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什么情况下你有这种心情?”一名学生回答:“爸爸妈妈不在家,我一个人看鬼片时,吓得大气也不敢出。”这时,教室里一阵哄笑,随后老师又让他读这个词语,并给予了确切的评价:听了你的朗读,真让人毛骨悚然!学生一起读两组词语时,一个都没有懈怠。
2、抓词句,巧联系。
文章前后有好多处描写大海环境险恶的词语,如老师紧紧抓住浪花的“四溅”“喷洒”,海风的“狂吼”“摇撼”来理解获得朗读的真切感受。当读到“又一个浪打在窗户上,几乎把玻璃打碎”这句时,学生有些疑惑,此时,老师又与前文浪的“喷洒”巧妙联系起来说:“正因为浪花是喷洒出来的,所以打在窗上——”学生接着说:“几乎把玻璃打碎。”这时,学生完全领悟到了海上的风大浪急,朗读这句话时力量明显又加大了。
3、“见缝插针”,多渲染。
学生在整段朗读时,哪怕在句与句之间的空隙处,教师也不忘加上简短的旁白。如:“好大的浪呀,风在狂吼!”短短的几个字,学生读出了海风来时海浪一浪高过一浪的凶猛气势。
4、多角度读,培语感。
在理解文章爷爷说的最后一句话时,教师精心设计了这样几种读法:①爷爷意味深长地对强强说②强强渐渐明白了爷爷的良苦用心③强强完全明白了爷爷的用意(坚定地读)。不同的要求下,学生的语感渐渐得到了培养。
三、难点突破重在“悟”
当学完描写自然环境险恶的段落后,教师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面对如此波涛汹涌的大海,你想去吗?学生真实地说出了:“不想去,太危险了!我怕。”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学生们一下子转化了角色,走进了文本,自己就是文中的强强了。当体会强强的害怕时,老师的评价“有点狼狈”“像毛毛虫一样蜷缩”。这些风趣的教学语言又如磁铁般地吸引着孩子。此时,老师又让学生扮演强强,分别读读他三次呼喊爷爷的话,想想该怎么读,并说说为什么;这样读?学生自由练读后,第一次是因为害怕,大家都没有异议;第二次替爷爷担心着急;第三次内心的激动与欣喜这是最难理解的,为化解这一难点,在分析第二次心理活动时,老师巧设了“爷爷的外出用得着强强担心焦急吗?爷爷是个怎样的人?爷爷明知海上有变化,晚上为什么还要出去呢?”围绕这三个问题,学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通过设身处地的想象,对爷爷的用意一下子恍然大悟。朗读强强听到笛声后,第三次呼喊爷爷时,那种欣喜与激动是那样的真切、自然!对爷爷说的“海边的孩子不沾点海水就长不结实”这一难点的理解也就迎刃而解了。学到这里,华校长又问:“同学们,你们现在还愿意去海边吗?”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愿意!”回答是那样的坚定。那位开始不敢去的同学,也争着说“要去,要去!”
短短的四十分钟,学生们又害怕到勇敢,胆怯到坚强,一切都是那么自然!“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些都是学生们的真实感悟。华校长这堂课正像爷爷那句朴素的话语一样,没有诗歌的华丽,没有古诗的对仗,却耐人寻味,让学生们在课堂上经历了一次真实的人生感悟。这堂课怎一个“好”字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