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时间:2010-12-26 20:58:00
- 发布者:吾爱
- 微信号:wuaiyazhu.
- 浏览量:
- Tags:浙教版
- 公告:
听《万里长城》有感
浮华表面,缺乏感悟。
个案呈现:课例《万里长城》(浙教版第九册第11课)
师:请大家自由读第二自然段,用“摘录法”说说这一自然段的段意。
生:(自由读)长城气魄雄伟。
师:你能想象气魄雄伟的样子吗?
生:就是很有气度,很雄伟的样子。
师:是啊!长城是雄伟的,那么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这段话?
生1:要用慷慨激昂的语气。
生2:要用坚定的语气。
生3:应该读出有魄力的味道。
师:你们的理解很对,那请同学读一读,注意语气。(生3读这段话,情感饱满。)
师:读得真好,还有同学想试试吗?(生4效仿前一位同学的读法,有轻有重,读得更有感情。)
师:嗯,真不错,感情丰富,好像把我们带到了长城。下面请大家自由练读这一段,注意语气。(学生读得热热闹闹。)下面让我们一起用朗读把长城的气魄雄伟读出来。(学生齐读,读得抑扬顿挫。)
师:你们真不错,这么快就理解了长城的气魄雄伟。
……
问题分析:
记得去年听了李新风老师的这节课,感想很多。李老师表面上采取朗读感悟的方法,试图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长城的气魄雄伟。在一开始就用概括自然段段意引出重点词“气魄雄伟”,从这个词着手,通过先理解词的意思,再由词学会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这段话。学生被动地从教师的语言中抓住了重要信息,即要用气魄雄伟、慷慨激昂、坚定的语气来读,于是便调整好自己的情感基点,用朗读营造出一片“热热闹闹”而又“气魄雄伟”的场面。这真是学生对文本的真切感受吗?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如果三者之间对话还未完成,朗读岂会有用?朗读是阅读教学不可或缺的部分,切忌表面浮华,否则,不管朗读场面如何热闹,情感如何丰富,也不过是老师硬塞给学生的“现成知识”,学生成了没有思想的“接受者”,抑扬顿挫的朗读也只是学生接受讯息后情绪迎合罢了。上述的案例就是如此,学生刚接触文本,还未产生真实情感,可教师早已做好铺垫,因此学生只要“欣然”接受就可以了。
矫正策略:以读促悟,以读激情。
在阅读教学中,不能仅仅为了朗读而朗读,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朗读训练,学生与文本充分地面对面接触,品尝文本的“原汁原味”, 更加深刻而全面地感悟文本中蕴涵的情感,真正落实新课程理念。下面请看王菘舟老师教学时的片段:
师:同学们,读了一遍课文就能够对内容有这样的感受,这样的理解,真不简单。学课文不深入到字里行间,我们就无法感受长城的形象;不深入到字里行间,我们就无法理解长城的内在精神。咱们还要深入到课文的字里行间。大家读这段话(指板书:长城的气魄雄伟。)课文第二自然段,放开声音读,一边读一边仔细地琢磨体会,看看这段话里边哪一个句子使你变得非常的激动,使你情不自禁地想赞美它。找找这种感受!
师:把最令你感动的那个句子,使你情不自禁地产生赞美之情的那个句子用波浪线划出来。然后再仔仔细细地读。(生自由读、划)
师:(生划好后不读时)画好以后,自己反复出声地读这个句子。
……
师:真好,同学们真会读书!但是,同学们请你注意,在现实中真有巨龙吗?(生:没有)巨龙是人们想象的产物,这个世界上它根本就不存在,可是我们的长城呢?他确是实实在在地巍然屹立在我国北方的崇山峻岭上。他是那样的雄伟;那样的坚强;那样的刚毅;那样的庄重。当你想到这些,你再读这个句子,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
师:把你此时此刻感受到的,体会到的读出来。(生读)
师:真有气魄。咱们一起读。(全班齐读,读得刚毅坚定且抑扬顿挫)
王老师通过让学生对文本“字里行间”的读,引领学生透过文本表面,巧妙地运用图片,深入文本,感悟文本,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与文本产生共鸣,在感受与体验中拨动学生情感之弦,使文本之情与学生之感汇合交融。学生自悟文本内涵,积累了对长城的赞美之情,此时的朗读才显得真切实在、铿锵有力、掷地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