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吧首页 阅览说课吧说课稿物理说课稿初中物理说课稿> 正文

重力 力的示意图说课稿

本站微信

苏科版初二物理下册说课稿

重力 力的示意图说课稿
一、说教材分析
重力是后面学习力的平衡、压强和浮力等知识的基础,画力的示意图是学生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的基础,因此学好这部分知识对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实验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有很好的帮助,是初中物理中重要的内容;课标对本部分内容的要求是“通过常见的事例或实验了解重力;用示意图描述力”,从教材来看本部分内容由“什么是重力、探索重力的大小和方向以及力的示意图”三部分组成,其中“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画力的示意图”是重点,“探索重力的方向”是教学的难点,学生很容易将“竖直”与“垂直”进行混淆,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突破。
二、说设计理念
新课程倡导物理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把“生活——物理——社会”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从身边的普通事物所演示的平凡物理现象入手,通过观察、实验和思考,发现物理现象、探讨物理规律;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立足于学生个体的差异、以求满足学生的个体需要、实现学生的和谐发展;力求“以问题为抓手、以活动为主线、以建构为核心”精心设计问题,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材料、时间和空间,通过情境的创设、实验活动的展开,在教学中施行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在问题的解决中自主地建构起新的知识体系、在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中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力求在教学中充分营造、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采取激励性评价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三、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分析、交流、活动知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能说出重力的施力物体、单位;
2、学生能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些物体的重力;
3、学生亲历探究过程,能总结出重力与质量的关系:G=mg,能感知重力的方向并能运用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解决(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现象);
4、学生知道用示意图表示力的方法、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画出力的示意图
四、教学重点 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画力的示意图
教学难点 探索重力的方向
五、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接受—训练、反馈—矫正
六、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计算机、实物展示台各一个,制作好的课件;分组器材:弹簧测力计、钩码(100g);演示器材:T型支架、金属球、细棉线、木板、水杯等;
2、学生自备:乒乓球、橡皮泥、三角板、自制“T”型支架、细棉线等。
七、教学流程
活动感悟、观察分析,引入新课
经历探究过程,探索重力大小和方向
接受—训练—画力的示意图
反馈与矫正
 
 
八、教学过程
(一)、感性实验、观察分析、导入新课
实验:感受重力
材料:乒乓球(或橡皮、笔、书本等)
步骤:①让手中的乒乓球离开手;②让乒乓球在桌面上滚动直至落地
观察图片(P48):水往低处流、抛出的物体总是回到地面
联系生活:熟透的苹果总是落回地面、落叶总是落回地面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总是回到地面?”
分析、思考、总结出:“物体是因为受到地球的吸引力才回到地面”(还可能有其他意思相近的表述)
板书: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
(师)说明:①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叫物重;②重力是一种最常见的力,用符号“G”表示③吸引力≠重力
学生思考:重力的单位、施力物体是什么?(单位为“N”,施力物体是地球)
活动:练习测量物品的重力(以问题导入活动)
问题:请大家从桌上任意拿两个物体,你们能很快判断出哪个物体重、哪个物体轻吗?如何验证你的判断是否正确?
教师示范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钩码的重力,在示范时说明:弹簧测力计竖直静止时的读数就是物体的重力,然后学生进行测量、验证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学生自己熟悉的物品、联系生活,通过做一做、观察、分析、讨论、测量等使学生从整体上较好地感知了重力的存在、建立起重力的概念,同时为下面的探究做好必要的铺垫。
(二)、分组探究重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过渡:同学们,根究生活经验你认为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学生猜想:质量、形状、位置、温度……
教师进行必要的归纳并说明:今天我们只探究重力与形状、质量的关系,其余的留待课后探究
问题:要探究重力与物体形状的关系,需要选择哪些器材?如何设计实验?
学生实验探究,教师适当的指导,
结论:物体的重力大小与形状无关
问题(引导学生猜想):根据生活经验你认为物体受到的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猜想:质量越大、重力越大
问题:要想验证你的猜想,应选择哪些实验器材,如何进行实验?(在此处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思考、小组内交流,然后进行全班交流;在交流中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本组)的观点、方案、方法,对于合理的均应给予充分的肯定,最后说明为了更快地完成实验我们选择已知质量的标准钩码进行实验探究)
具体探究过程
器材:质量100g的钩码三个、0-3N的弹簧测力计
步骤: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一个、两个、三个钩码的重力,并记录在表格中:
实验序号
质量/kg
重力/N
重力与质量的比值/(N·kg-1)
1
 
 
 
2
 
 
 
3
 
 
 
实验结束后、随机选几组学生的实验数据填写在黑板上,然后引导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实验中学生的实验数据不尽相同,要引导学生进行误差分析,实验数据分析能力是一种重要的能力,在此处要教给学生处理数据的方法:“图像法”,先引导学生观察重力与质量的变化趋势“质量增大、重力增大”;然后进行描点,画重力和质量的物理图像,学生很容易从图像上看出二者是正比关系,这样很自然就能得出结论:“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它的质量成正比”,然后再提出问题:“那他们之间的比值是多少呢?”学生计算比值、填入数据表格)
板书: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它的质量成正比
公式:G=mg
      常数:g=9.8N/kg,
想一想:
1、9.8N/kg的物理含义是什么?
2、有的同学说:由于地面附近质量为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N,因此1kg=9.8N。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3、你知道自己体重是多少吗?请大家根据自己的质量算一算。(在此处给学生说明:生活中的“体重”和物理中的“体重”不同,并以50kg为例进行示范计算过程)
【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地讨论、交流,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材料、学习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在活动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去深化认识、加深理解。同时进行适当训练让学生学以致用并给出规范的解题,形成一定的解题能力。
(三)、学生自主组合器材、探索重力方向
过渡:我们知道水总是向低处流、脱离支撑物的物体总是向下落回地面,这些现象的形成都是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你能从这些现象中判断出重力的方向吗?
学生猜想:向下!
师:如何验证你的猜想呢?(进行自主探究、过程如下)
1、教师通过演示、向学生说明什么是“竖直方向”
2、学生利用自制的“T”型支架(如图)探索重力方向(在学生自主进行实验探索时深入学生中去巡视、指导,及时地发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新颖的想法、做法,引导学生去思考重力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关系(垂直,成90°角),并通过改变“T”支架与水平面的夹角去观察重力方向,辨别“竖直”与“垂直”
3、总结实验结论:重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板书:重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4、应用:请大家利用手边的细线和重物自制一根重锤线,检验课桌腿是否竖直
【设计意图】及时地将所学知识加以应用,不但可以巩固知识,让学生感觉到物理有用,同时所解决的问题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又能让学生切实地感受到物理知识就在身边;再进行适当地拓展,充分体现“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社会”的理念
(四)、讲解—接受—训练,画力的示意图
过渡:(游戏)你能否用手指顶起一把直尺?(学生做游戏)
教师说明:手指的位置就是直尺的“重心”并对重心进行相关的介绍,以此给出力的三要素
板书: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力的示意图: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线段粗略地将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的方法,叫力的示意图法
例题:如图所示,重为2N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在图中画出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采取边讲解、边示范的教学,给学生以清晰的认识,并在讲解过程中说明注意事项,在此基础上给出力的示意图的相关概念)
【设计意图】:教师的适当讲解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有些知识学生可以通过探究、交流获得,有些预备知识是教师必须要讲解的。
随堂练习:请画出下列物体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水平地面上静止物体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画出空中飞行的足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画出斜面上物体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设计意图】设计这三个小题目不但可以巩固示意图的画法,让学生通过训练掌握示意图的画法,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对重力的方向有更深刻的认识,尤其是对“竖直”和“垂直”有更明确的认识可谓一举多得。
(五)、演练场(适当的小结之后)
1、踢毽子是人们喜爱的一项体育活动。用脚将毽子踢起后,空中飞舞的毽子最终要落向地面,这是由于受          作用的缘故 (重力)
2、图6所示的图像中,能表示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关系的是(  
3、如右图所示的是重垂线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具体应用.设计运用重垂线所依据的物理知识是               
4、一质量为的公鸡,它在追逐中时受到的重力是    ,当它被小明捉住之后拎在手中时,其重力     (填“改变”或“不变”)。( 取
【设计意图】及时的练习和巩固是掌握知识和形成能力的必要手段,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通过训练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能给自己的教学提供及时的反馈,以利于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学习。
 
九、板书设计:
第二节 重力 力的示意图

一、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单位“N”,符号:“G”
二、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实验序号
质量/kg
重力/N
重力与质量的比值
1
 
 
 
2
 
 
 
3
 
 
 
实验结论:物体的重力与物体的形状无关;
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它的质量成正比
公式:G=mg
      常数:g=9.8N/kg,物理意义:1kg的物体所受到的重力为9.8N
 
 
三、探究重力方向
实验结论:重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四、力的示意图
板书:
1、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2、力的示意图:(略)
3、注意事项:(略)
例题:(略)
 
 
随堂练习:(略)
 
 

十、作业设计:
1、关于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下图表示正确的是(   
 
 
 
 
2、下列物体中,物重约为 的物体是(   )
 A.一只苹果    B.一只鸡蛋      C.一只母鸡       D.一头羊
3、月球对物体的吸引力约为地球的,假若宇航员的质量是,则其登上月球后,他的体重和质量分别是()(  
A.       B     C     D
4、某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记录如下表:
实测物体
物体质量m(kg)
重力G(N)
比值G/m(N/kg)
比值G/m的平均值(N/kg)
 物体1
    0.1
 0.99
    9.9
 
 物体2
    0.2
 1.96
    9.8
 物体3
    0.3
 2.91
    9.7
 
 
 
 
 
(1)在实验过程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2)在上表空白处填出比值的平均值;
(3)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得出结论是:                            
5、如右图所示,质量均匀的小球从斜面上滚下,请在图中画出小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十一、教学反思
为了能让学生充分地探索,课前制作准备了幻灯片、准备了多媒体,提供实验室中的一些实验器材:金属球、钩码、弹簧测力计等,让学生自己准备(制作)“T”型支架、乒乓球等。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学生的动手能力,比如指导学生课前制作“T”型支架在课堂中使用。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利用多种教学策略如观察、分析、交流、合作等力求顺利突破教学难点和重点,通过必要的讲解、训练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已知的生活经验、已有的知识,并以此为新知识的增长点,通过活动、实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建构起新的知识和经验。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任务的完成中感受到物理的魅力,体验学习的快乐,增强学习物理的信心和兴趣。在设计中,充分考虑评价的多元性,注重激励性评价,允许学生出错、给学生展示的机会,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在课堂教学中,只要我们愿意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尽可能地给学生多一些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多一些尝试的余地、多一些表现自我的机会,让学生真正地成为生活的探索者,让每一个学生在亲历探究活动的过程中自主地建构知识,体悟物理的思想方法、体验学物理、用物理的乐趣,那么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发展就不是一句空话、课堂教学就一定会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相关阅读推荐:

[]
分享到: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说课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