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时间:2011-07-05 10:07:00
- 发布者:吾爱
- 微信号:wuaiyazhu.
- 浏览量:
- Tags:理解“教育”的关键词
- 公告:
让学生喜欢学习——读《理解“教育”的关键词》有感
拜读了肖川的《理解“教育”的关键词》一文,我体会最深的就是关于生命教育的阐述。作者讲到“关注学生当下的生命状态,努力创造生命化的校园,生命化的课堂,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气息,让生命的活力充分的涌流,让智慧之花尽情绽放,是生命教育视域中教学的自觉追求。”
我希望和学生像朋友一样相处,我希望学生都能愉快上好每一节语文课,让课堂散发生命的活力。但传统的观念,老师的高高在上,学生的必须听从也同样束缚了我。有了关于生命教育理论的支撑,我认识到在教学中只有建立民主平等的和谐师生关系,才能使师生双方以对话、包容、平等的关系相处,积极主动配合,达到和谐、融洽一致,学生才感到心情舒畅,求知欲旺盛,思维也就非常活跃、流畅,学生个体才能敢想、敢问、敢说,学生群体才有“跃跃欲试”的热烈气氛,“群体共生效应”才有可能产生,教学效果也显而易见。于是课堂上老师的“你愿意告诉老师吗?”“没关系,再来!”“试试看,你一定行的。”“谁愿意来挑战他?”这些亲切鼓励的话语,马上就缩短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尊重学生,适时听听学生的需要,使课堂效益得到提高。
在课堂里的教师和学生,他们不只是在教和学,他们还在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只有这样的课堂,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
衡量一堂语文课成功与否,不在于教师讲得是否精彩,而在于学生学得是否主动。因此,我们的教学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过程,让学生的身心作为生命体参与其中,让课堂充满人文关怀,成为人性养育的殿堂。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学生自己充分参与了学习,才会学得扎实,学得有效。
教育的一切改革,最终要以促进人的发展、为人的发展服务为指导思想。这应当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基本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