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时间:2010-10-20 20:00:00
- 发布者:吾爱
- 微信号:wuaiyazhu.
- 浏览量:
- Tags:太平天国兴亡
- 公告:
读《太平天国兴亡》有感
选修课《大学生课外导读》书评 ——读《太平天国兴亡》有感 中国文学博览广阔,浩瀚无边,本学期学习的大学生课外导读犹如一盏明灯,指引着我在文学的世界探索了数月,在这段时间读了很多令我感受很深的优秀作品。如《人性的光辉》、《挑战人性的弱点》、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以及《平凡的世界》等优秀作品,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算是由哈尔滨出版社2000年出版的《太平天国兴亡》一书。
在近代史的研究中,太平天国史曾是一门显学,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其史料之丰富,研究程度之深入,著作门类之齐全,种类之繁多令人应接不暇。但是由众多从事教学和科研的史学工作者撰稿编成的这本《太平天国兴亡》通俗易懂,注重生动性和可读性,使我迅速便捷地了解这段历史的基本轮廓,加深我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理解。
《太平天国兴亡》一书不同于小说、戏剧,是以大量真实、准确、权威的史料为依据,书中不断引用古书典籍,对一百多年前的那场惊心动魄的农民战争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描绘,揭开了尘封已久的历史面纱,展示了百年前那场扣人心弦的历史画面,描绘了那一幕幕撼天动地的战争悲歌。本书从屡试不第的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擎起义旗为开端,详细地记述可这场历时14年纵横18个省的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波澜壮阔的农民战争由盛转衰的历史悲剧。从1951年1月11日金田起义到1953年3月19日定都天京(今南京市)。作者以精确的时间和地点为线索,详细而不赘述地记录了这一战争的具体经过。故本书的第一章题为“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书的第二章以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作出的一项影响深远的战略决策-----北伐、西征为主题,同样详细地记录了这两大征途的过程,可谓气势磅礴、扣人心弦。北伐的主要目的是向北京进军,直捣清王朝老巢,同时也为了牵制清兵,不让清王朝集中精力用兵于江南,北伐是当时军事形势的必然产物。但最终以林凤祥兵败独流、连镇,李开芳兵败高唐,被俘于冯官屯而告终。与北伐同时进行的西征可谓一路坎坷,其大致过程可分为胜利进军、被迫退却、转败为胜和乘胜反攻四个阶段,其间也详细地记述了曾国藩及其湘军的发展过程及翼王石达开的军事头脑。谓之精妙绝伦。另外第三章以“天朝的鼎盛与转折”为题记述了患难兄弟兵戎相见、东王杨秀清喋血石头城、翼王石达开被猜忌负气出走,最终命丧大渡河的悲剧。书的最后以请军趁天京内扛,陈玉成、李秀成两小将撑危局,巧施“围魏救赵”之计,太平军二破江南大营,洪仁轩颁布《资政新篇》改革太平天国直至最后曾国荃扎营雨花台,破洪秀全“进北攻南”之计、太平天国灭亡,掠夺天京七天七夜。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农民运动也没有逃脱兴也忽焉、亡也勃焉的历史命运。书中还对各场战争战略战术的失误加以评述。如北伐时,在河南刘家口由于清军加强了黄河的防务就轻易放弃了渡河计划,倘若此时能努力渡过黄河,就可以直入山东,山东清军防务空虚,如经山东抵北京,路途近,阻力小,而且一定会在秋熟之前赶到。这个绝佳的机会被错过了。另外,作者指出太平天国应固守东线,向西发展,占领武汉三镇,以此为太平天国的屏障和桥头堡,向四川进军,使长江为自己的重要防线,然后逐鹿中原,北京则指日可待。 除此之外,书中还对这场农民战争的盛衰加以评说,对群雄大起大落的悲剧命运进行反思,对这场纵横大江南北的风暴给予清王朝的沉重打击给予高度的评价,对革命运动所积淀的精神财富予以张扬与升华。太平天国在军事上最大的失误是北伐的失利,其次是天京成为太平天国的沉重包袱,最根本的原因是内部的腐败。但虽然失败了,但它犹如一粒火种撒在中原大地上,扎根在炎黄子孙心中,一旦星火到来,就迅速燎原神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