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阅览常用文档观后感

饥饿游戏观后感

发布者微信
  • 发布时间:2012-12-29 04:43:00
  • 发布者:吾爱
  • 微信号:wuaiyazhu.
  • 浏览量:
  • Tags:饥饿游戏
  •   公告:

    

《饥饿游戏》是美国作家苏珊•柯林斯(Suzanne Collins)同名青少年科幻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它讲述的是北美洲在一场大战后被摧毁,后来在原来的废墟上,人们建立了新的家园,但新政权规定:管辖下的12个地区每年都必须进贡少年男女,参加一档电视直播节目“饥饿游戏”(Hunger Game),以此威胁并告诫国民顺从统治。参赛选手被称作“贡品”,规则是24人混战厮斗,唯1人可存活。凯妮丝(Katniss Everdeen)(詹妮弗•劳伦斯 Jennifer Lawrence 饰)的妹妹不幸在12区“选择日”时被选中。由于要保护妹妹,凯妮丝自告奋勇要替妹妹上场,她不得不与心上人盖尔(Gale Hawthorne利亚姆•海姆斯沃斯 Liam Hemsworth 饰)分开,跟同时被选为12区贡品代表的皮塔(Peeta Mellark乔什•哈切森 Josh Hutcherson 饰)进入游戏。尽管凯妮丝自小就进行狩猎,拥有过人的弓箭技巧,对节目里的重重障碍都能应付自如,但她在比赛中要与残忍强壮且训练有素的他区选手互相周旋.关键是,要想成为最后的赢家,就必须成为一个没有人性的杀人机器,这对她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在生与死的较量中,电影人物塑造所选取的最为突出的一个元素,就是眼神的表达,无数个眼神的细节特写,真实流露出各个人物处在生与死的两极,表现了人类的喜悦与哀痛,恐惧与宽慰。特别是在男女主角的眼神表达上采用难与易、虚与实、光与影、动与静、艺与术的对比,男主角坦诚与卑怯,女主角成稳与勇敢,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中不难领会到本片导演及演员在眼神表达时把握有度的高超技巧和游刃有余的能力,同时也从大量眼神塑造中表达人物内心的真实,从而展示了见电影艺术细节处理的微观之美。
1.难与易
眼神表达中仅记录人物形象的美丑 “易”,如何表现人物情绪的却“难”。眼神是人物性格和内心情感传达与交流的窗口,也是各类艺术家塑造和刻画人物神情的重要表现部位。顾恺之在绘画创作中常感叹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强调绘画不光是注重所画之物,而是要表达人物的神韵。钱钟书《中国画与中国诗》一文中提到过,手挥五弦为一动作,故易;而目送归鸿为一情绪,故难。在这场至死方休的竞技游戏电影艺术中,表达人物气质神韵,要有生动丰满的感觉,不太容易,特别是面对生存与人性、安全与信任、生命与死亡的诸多特殊时刻,导演加里•罗斯对人物眼神的刻画尤其下工夫。如剧中女主角凯妮丝的眼神从故事的开端时的恐惧,到发展时的茫然,接下来的高潮时的勇敢,到结束时坚定,导演运用了数十个眼神的特写来说明。与之成为对比的男主角面包师的儿子皮塔•莫拉克的眼神则是麻木,单纯,自卑,怯弱等情绪。12个辖区的贫富状况因职能分工的差异而有着极大差别,这也多少决定着“贡品”技能所长和水平高低,要在24名参赛选手中杀出一条活路,大量依靠体能和格斗技巧的动作场面自然必不可少。擅长射箭的凯妮丝、飞刀快手克罗芙、野蛮好斗的凯托,选手之间的正面对决成为《饥饿游戏》中最为惊心动魄的场面。在近身较量中,他们必须使用自然的手法表现情绪,只有依靠眼神对话,与他们的经历交流,参透他们的心理,观众才会领会到,眼神所能表达的张力。
2.虚与实
形为实,灵为虚,刻画眼的形状,属实的部分,神的灵气,属虚的部分,眼神表达即是虚实分明又互为其根。易经相学有许多种眼睛的形,由已知预测未知可能发生的将来。眼神中的神以所反射的高光来表达,眼神的美感意领形随,意到形存。常人有各种眼神:真诚的,高兴的,青春的,期待的,丑陋的,担心的,冷漠的,热情的,等等。通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神是很难粉饰的,眼神和表情的关系,眼是有形的,神是无形的,眼神互为依存衬托关系,人就两种,男与女,西方的圣母和耶稣,东方的佛和菩萨,圣母耶稣,佛和菩萨是后人画出来的,凡人并未见过,圣母代表女,低头垂目,圣母是一切女人心里想成为的那一个,圣洁慈爱,耶稣代表男,一切男,正视责任与担当拯救,佛和菩萨不喜不悲,俯视向下,望向尘世,剧中的人物各自都有其表现其人物性格的眼神,女主角凯妮丝眼神成稳,扮相青春健美,她的表演青春,强健,略带些忧伤,非常符合加里•罗斯电影的风格。男主角皮塔•莫拉克眼神清澈自卑,胆小,却有惊人的爆发力,剧中的导师的眼神透着智慧和看穿一切的神气,女伶的装扮重点强调眼部妆容,隆重而空洞,留着漂亮胡子的代言人眼睛外形很美,却没有灵气和才能,唯唯诺诺是他的个性,出演白发老人的统治者眼神霸气,犀利,高贵,对一切尽在把握的神情很符合这个游戏策划者和统治者的形象。

3.光与影
电影艺术是光与影的艺术。各种不同的光线为电影造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然而,光线并不是简单地照亮某个物体,阴影也不是单纯地隐没一些造型,对有个性的电影艺术家来说,光与影还能起到传情寓意的作用。从简单的角度理解光线的情感作用,可以发现,当大面积的强烈的光线充满整个画面时,观看者的心情往往会变得愉快和兴奋;少量的、微弱的光线出现在画面上时,人们又常会感到忧郁和气闷;过于强烈的光线会使画面变得惨白,使人茫然失措;一缕恰到好处的光线在大面积的阴影中则会产生神秘的感受,激发探索的欲望。本片导演加里•罗斯将明与暗这两个元素的运用得出神入化,在剧中有明与暗这样一个场景,堪称眼神对比与衬托的经典之作,故事进行到男女主角准备战斗的前一晚在露台上的谈话场景,女主角因为担忧睡不着,出门恰巧碰到男主角蜷坐在露台上,谈话结束时,导演把明亮的光线打在男孩脸上,中国人讲究阴阳,男为阳,性格简单,眼神清澈单纯,女则背对光线,属阴,眼神复杂多虑,就这一瞬间成为该剧的神来之笔,一明一暗的对比中,角色的释然与疑虑不言而喻,深刻揭示了人物的心理活动,个性特征一览无余,观众则会心默想,恰到好处。精心构建的光与影的画面,使人不得不接受导演所传达的特定的微妙的人物心态和情绪。
4.动与静
动与静是中国哲学上的一对重要范畴。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动”与“静”这两个概念的含义,比通常物理学上所讲的运动、静止的含义要宽泛得多,复杂得多。如,变易、有欲、有为、刚健等都被纳入“动”的范围,而恒常、无欲、无为、柔顺等则被纳入“静”的范围。在本片中,动与静被灵活的应用到人物神态表演中。身体处于静态,通过眼神的动,便能产生交流,会意,确实是件神奇的事情。剧中刚开始游戏,两个互为对手的女孩,面对面的一秒,迟疑的目光交流的是和平,接下来的反应是不伤害对方,向反方向跑开,而区别于男孩残忍的杀死对方,在丛林休息时,凯妮丝的手指轻轻的托起蝴蝶,温柔的目光追逐蝴蝶飞走,希望重获自由的向往表露无遗,女主角被拉帮结对的强势贡品们追杀,不得已忍着腿伤爬上一棵大树,其他贡品没奈何只得在树下扎营,等她下来,劳累的平静的晚上,第二天一早,凯妮丝先醒来看到对面树杈上的黑人小女孩露,用眼神朝上看看,指指下面睡着的年轻人,凯妮丝顺着望上去,原来高处有一个大的蜂巢,鲜亮的颜色毒蜂,嗡嗡的忙碌着,她会意的感激的点点头,便爬上枝头,奋力用随身带的小刀割树枝,黄蜂窝重重的摔在地面上,霎时炸开窝,疯狂的叮咬周围的还在睡梦中的年轻人,贡品们由于刺痛从地上弹起,夺命而逃,凯妮丝获得了期待已久的武器--弓箭,她像照顾自己的妹妹一样照顾着露,但最后露误中标枪,临死前美丽的大眼睛里淌下眼泪,希望凯妮丝成功逃出去,求生的,乞求的,渴求的眼神令她束手无策,无力而绝望,随后是转为镇定,凯妮丝为小女孩露堆起一个用鲜花做的墓地。电影最后的关键结局是:当男女主角两个人只有一个生存名额是,女主角决定两人共同放弃这一个机会,最终感动游戏制定者,两个人同时生存。这个最后的高潮处理的情理之中又情理之外,眼神和表情的表达有相当的难度。但导演处理得当,仅刻画他们之间的眼神交流,无动态的静的肢体体语言而仅靠眼神的变化,便让人领会其中抉择的艰难,斗智斗勇的生命赌局,感染观众情绪。
5.艺与术
艺术的违反艺术规律,摄影师的独特的技巧不容忽视,导演固然是艺术的策划者,但如何把艺术体现出来常常需要做出巧妙的化腐朽为神奇的决定,尝试违反既定的艺术规律。眼神在人物刻画中不易表现,依赖技术和科学的摄影艺术中,捕捉眼神更是如此。对视的眼神在“谈话”那段故事中,本片摄像技师汤姆.斯特恩(Tom Stern)曾长期为导演科林特.伊斯特伍德(Clint Eastwood)工作, 在他的协助之下,罗斯先生竭力在遮天蔽日的树冠和茂密的灌木丛中表现森林的秘密,并使用了大量的数码特效炫技,特效人员就在丛林“制造”了火海,以电脑制作的火球、猎犬、尤其是其他“贡品”的牺牲来烘托恐惧效果。摄影师汤姆.斯特恩(Tom Stern)故意把对比度调的很高,明暗对比强烈,剧中大量采用了这种方法,利用极度强烈的对比营造强光下的感觉,此外,降低了饱和度。可以说高反差、低饱和度就是这部影片的视觉风格。除了尽量还原丛林真实环境,强调封闭的空间感,导演要求高低的落差,让画面的纵深更加丰富,起初许多人以为洞穴中的戏是在好莱坞的摄影棚拍摄的,但其实剧中三分之二的篇幅是在丛林、熔岩、洞穴这样的实景完成的。实景能够让演员更加入戏,这是摄影棚绝对做不到的。不过这可苦了摄制组,汤姆•斯特恩和照明(Ross Dunkerley)就表示这是他入行以来最艰苦的一次。用单机拍摄,这也是经典好莱坞电影的惯常手法,由于只有一台摄影机,在大多数时间内都陷入了“你说我说”的樊篱中,导演并不是在现场“发现”或者准备好要表现的镜头和画面,而是在后期浩如烟海的素材中不断“寻找”,以期望找出灵光闪现见出现的所需要的镜头,在剪辑室里制作出影片来,单机拍摄可以不用太多考虑复杂的布光(多机同时拍摄,要考虑每个角度的布光都达到必要的效果,演员的走位就被更多地束缚),但却要更注重镜头间光的匹配;另一方面,单机拍摄可以让摄影师更加自由地移动摄影机(如果是多机,很容易A摄影机在运动的时候拍到B机,造成穿帮);而由于每个镜头都需要重新布光、更换摄影机镜头,也导致了那时候的电影分镜头数比较少,不像现在的好莱坞电影动不动就平均2、3秒一个镜头,也正是由于这三点特性,使得饥饿游戏的拍摄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总之,眼神的表达在电影艺术中是一个重要的命题,通过眼神的变化,电影中人物的心理活动能够有效地体现,常被称为无声的语言。电影《饥饿游戏》尤其注重人物眼神的表达的微观之美,本文从以下五个方面总结了眼神表达的微观之美,难与易,强调绘画不光是注重所画之物,而是要表达人物的神韵;虚与实,形为实,灵为虚;光与影是明与暗这两个元素对比与衬托;动与静是当身体处于静态,通过眼神的动,便能产生交流与会意;艺与术,艺术的违反艺术规律,摄影师的独特的技巧成功的捕捉眼神的表达,综合以上因素促成了电影的成功,也成就了人物眼神表达的微观之美。
 

上一篇文章:歌舞青春观后感

下一篇文章:《十三岁女孩》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