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习目标
1、认识水的组成,利用水的分解、水的合成两种变化分析水的组成;
2、知道天然水、自来水、饮用水、矿泉水和蒸馏水的区别;
3、认识水是人类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养成节约用水、自觉保护水源的意识;
4、了解水污染的因素和水净化的基本方法;
5、知道过滤操作的目的,学习过滤的基本装置和操作方法。
6、初步认识:观察与分析、讨论与归纳、理解与总结的科学方法过程
二、课前准备:要求学生收集不同种类的矿泉水的标签,教师将03年学校送自来水公司化验的不同水样检查报告整理好。要求学生观察身旁的水污染情况,观察比较家中水井水位,向父母了解近几年水位的变化情况。调查紫帽水库的污染情况分析原因。
三、教学思路:
本节课从水的分解和合成的实验事实入手,通过分析、推理建立水组成的概念;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收集社会生活中的实例,感受和体会水与人类的密切关系,联系学生对缺水的切身体会。认识水资源紧缺和水污染的严重性,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爱惜水保护水和保护环境的意识,树立社会责任感。对污水处理技术、自来水的生产过程,只要求通过阅读教材,获得初步的印象即可。
四、学情分析:
学校处于偏远农村,学校的教学条件很差,教学设备落后,没有多媒体教室,必要的实验仪器也不完整。又由于学校没有配备实验员,教师工作量大导致学生实验无法完全按课标要求进行,学生动手能力不强。而本镇经济比较落后,学生家境普遍较差,学生大分都没有电脑而且初三年并没有开设电脑教学课程,课后没有办法让学生通过电脑收集信息和查阅各种材料。由于家校距离较远学生大部分都住校,所获信息只能通过学校的阅览室查询,但阅览室的资料较陈旧,跟不上课程改革的步伐。所以信息的收集主要靠教师完成。当然农村中学学生有其特有的优势,由于经常帮助家庭劳动,从而对贴近生活的知识有深切的体会或者有一定的了解,生活生产经验较丰富,因而对生活中的化学知识接受能力较强。教师讲解时如果多联系生活,学生不但易于接受而且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针对我校因没有自来水,所用水均靠从水井抽取,因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降雨量,从而经常出现严重缺水情况,加强学生的节约用水的教育,培养学生节水和环保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