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点评
本节课学生热情高涨,丝毫没有因为燃烧是生活中熟悉的现象而降低。相反在对有关问题的探究中,学生们完成了由似懂非懂到豁然明了再到应用于实践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但是课程的执行者,而且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等新课程理念。具体表现如下:
①能创造性地运用教材
a.修改完善分组实验:
改用小石子、纸片代替分别醮有酒精、水的小棉球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来探究燃烧的条件之一(需可燃物)。排除了棉球的干扰,简单、直观。尤其是新增“分别点燃裹有铁棒的纸棒与纸棒,比较点燃的难易”,不仅有利于探究燃烧所需要的条件之一(温度需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而且体现了学科间的知识融合。
b.补充白磷、红磷燃烧的视频实验:
白磷、红磷燃烧的视频实验是对上面四个探究性分组实验的综合呈现,它减少了“多变量”的干扰,恰当地突出了燃烧所需的三条件及缺一不可性。
c.合理组合:
四个探究性的分组实验和一个视频实验的依次进行,学生由熟悉的煤、纸、木条到陌生的白磷、红磷,探究实验也由简单到复杂、由分散到集中不断深入。
②不拘泥课本,大胆从生活中取材。
如通过“起煤炉”、“封煤炉”等生活实例创设了贴近生活的问题情景,让学生感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使学生倍感亲切自然。完成了由科学世界往返生活世界的飞跃。
③充分运用教学媒体,使教学内容呈现方式更加新颖实用。
如教学过程中,运用了分组实验、视频实验、演示实验、Flash动画、实物教具等多种教学媒体,并且简洁、漂亮的PPT画面贯穿始终,有利于学生认知结构的构建。其中“火三角”的形成动画生动直观,有效地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另外,以音乐为信号对分组实验的时间控制,营造了一个轻松愉快有序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