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资料阅览语文四年级语文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
发布者:吾爱  来源:zhaojiaoan.com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六组元的第二篇课文。本组元的训练重点就是感受“人间真情”,用爱拨动学生的心弦,激起效仿的意愿。本文讲述了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课文先后描写了同一时间海峡两岸的两个不同场景:第一个场景是在杭州某医院的病床上,躺着生命垂危的小钱,他静静地等待着来自海峡彼岸的救命骨髓;第二个场景是台湾莲花的慈济医院,李政道博士正在余震的危险中抽取台湾青年的骨髓。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做着一次又一次努力,直到青年的骨髓涓涓流出。
文章语言朴实自然,叙事生动具体,情感淳厚感人,表达了两岸同胞的血脉亲情。本文的选编意图具有时代意义,体会两岸同胞的骨肉亲情,更重要的是要在情致醇厚感人的文章中,品味语言,提高学生的阅读评价能力和表达能力。
【学情分析】
爱,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有关主题为“关爱”的课文学生在前几册教材中已学过不少,亲情之爱、朋友之情学生都有所体会,这篇课文继续引导学生感受人间真情,体会人与人之间无私奉献的爱能创造奇迹。四年级学生对大陆与台湾的历史问题、“白血病”、“骨髓移植”等都是平时甚少涉足的领域,因关注不够,积累不多,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就文本而文本,不能真正“发乎于情”。因此,教学时应设置一些情景,辅以补充相关资料,引导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以使学生真正为人物的行为所感动,做到以读激情,以情促写,以写抒情,让读写与情感相携共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跨越、移植、间隔、袭击、空旷、暂停、血脉亲情”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理解重点语句及“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方面:
学习用朗读品味法、圈划批注法、重点词句品析法、讨论交流等方法读懂课文,理解两岸同胞的血脉亲情,感受生命的珍贵和爱心的无价,理解课题“跨跃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3、情感与态度方面:
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以及两岸医护人员的奔波劳累,体会“跨越海峡生命桥”的含义。
【教学具准备】
1、师生搜集有关台湾、白血病、骨髓移植、李博士、莲花慈济医院等方面的资料,为学习课文作铺垫。
2、教师准备课件。
【学科与德育的有效融合点】
1、通过创设情景、对比朗读、引导想象、教师引读的教学环节,能引领孩子深入阅读,联系上下文,并由课文的内容想开去,探究人物的内心活动,体会人物的心路历程。学生在与文本、教师的对话中,深切感悟了人物的品质美,从而受到了心灵的启迪、美的熏陶。
2、采用了“以读代讲,读中体会”的方式,采取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体会,读中思考,读中感悟,让学生逐步走进文本的情感之中,激发他们与文本对话的热情。
3、引导学生掌握用六要素、关键词语的方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并且用联系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抓关键词语的方法理解关键句子,从而,在学生自己的学习过程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情感,使文章的人文性与工具性得到和谐统一。
【教学策略】
围绕“生命桥”这一主题,营造多次多层螺旋回环的研读,引领学生品析语言,以读促思,以读悟情,寻求语言与精神同构共生的结合点,从中提升学生的言语能力和人文素养。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准备阶段
(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引导质疑
1、师生交流对白血病和骨髓移植的认识。
2、师讲故事:
大家都知道姚明吧?他是国际大球星,身价据说在一亿美元以上。在2005年年9月4日,他加入了中华骨髓库,成为骨髓捐献志愿者,当时与记者有这样一段对话:
记者问:姚明,你是真捐呢,还是作秀呢?
姚明答:一旦需要,马上就捐。
记者又问:如果正在举行一个重要的比赛呢?
姚明反问: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吗?
3、学生听后,畅谈感受。
4、师:是啊,姚明的话语虽然朴素却感人。今天,我们学习的一篇课文,同样是关于拯救白血病人的感人故事。
(设计意图:选择这样的内容进行交流,目的是在拉近师生距离、消除学生对老师的陌生感的同时,让学生简单了解了与课文有关的捐献骨髓、白血病等医学知识,这样在学习课文时就不需再单独介绍这些知识了,为实现省时高效的课堂作了充分的准备;同时还让学生了解到在大部分人不愿捐献骨髓的大环境下,姚明却愿意捐献骨髓拯救生命,从而感到姚明真的很让人敬佩、感动,为文中深刻体会台湾同胞捐献骨髓而且是在余震的危险中、在不知家人是否平安的情况下捐献骨髓更让人感动、敬佩做好情感铺垫。)
5、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6、引导质疑:看到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设计意图:“学贵有疑”。在疑难处让学生质疑,学生能提出疑问,也会对课文产生学习的兴趣。本文的题目就是一个难点,让学生提出问题,带着问题学习,有直奔主题的目的。)
师: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一起走进这个真实感人的故事。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