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资料阅览语文三年级语文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德育渗透教案 十六年前的回忆
发布者:吾爱  来源:zhaojiaoan.com  


(一)、简介人物,丰富认识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跟随着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回忆了父亲在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的表现。李大钊同志入狱后,备受酷刑,但他始终视死如归、大义凛然。1927年4月28日,在敌人的残害下,李大钊同志第一个走上了绞刑架,毫无惧色,从容就义。时年38岁。
(二)、回归文本,感悟“父亲”形象
1.在我们眼里,李大钊同志是一位卓越的革命者,在女儿的眼里,李大钊同志是一位伟大的父亲。课文的字里行间里无不流露出女儿对父亲深深的敬爱。
2.再次朗读课文,划出写“我”心里感受的句子,想一想:女儿眼里的父亲是一位怎样的父亲?
3.交流讨论
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相关语句感受李大钊同志对孩子的慈爱及在危险面前给予亲人信心与力量的父亲形象。
4.父爱如山。身为革命者的李大钊不能像寻常的父亲与孩子共享天伦之乐,但父亲爱国、爱党的情怀却给年幼的女儿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因此,当李大钊同志遇难十六年后,女儿李星华回忆起这些往事,仍然如昨日般清晰。
(设计意图:我们提倡学生自读自悟,对于学生更加深刻的体会,教师应该给予肯定。但是,如果学生对于有些词语、句子理解不够到位或者出现偏差,或者表达不够流畅,教师一定要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顺学而导,随机点拨。通过仔细品读课文,交流感受体会,提出疑问共同解决等,学生可以水到渠成地理解课文内容。)
(三)、感悟写法,学习表达(本文的写作特点是前后照应,首尾连贯。教师应让学生学习表达方法,体会这样表达的好处。)
1、弄清什么叫“前后照应”。
2、试找出与下面句子相照应的句子,说说有什么好处:
⑴ 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
⑵ 我蹲在旁边,看到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
⑶ 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
(从文中学生能很快地找出与之相照应的句子:A、母亲醒过来了,她低声问我:“昨天是几号?记住,昨天是你爹被害的日子。”我低声对母亲说:“妈,昨天是 4月28。”B、后来听母亲说,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C、在军警中间,我发现了前几天被捕的工友阎振三。这些句子前后照应,使人读了会对事情的来龙去脉了解得更加清楚,印象和感受也会更深。)
(设计意图:学习一篇课文,不仅要理解内容,还可以通过学生自主学习、体会,感悟写作方法,学习、掌握习作技能。)
三、自我构建
(一)总结、拓展
1、把课文中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读一读,说说什么地方写得好,为什么?
(学生可畅所欲言,在品评之中提高自身的鉴赏能力。)
2、读写结合,发展技能。
(鼓励学生运用前后照应的写法,写一篇写人的短文,要求通过一个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
(设计意图:回归整体。通过品评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通过练笔,提高学生的读写结合的能力。)
(二)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阅读关于革命题材的小说。

板书设计 : 十六年前的回忆

        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后
坚决不离开—不慌不忙—安定 沉着
(忠于革命 视死如归 坚贞不屈)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