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您需要的资源啦!?本站所有软件高速免费下载,记得下次再来哦,找教案个人博客您下载的首选
软件大小:0 Bytes 下载次数:0
更新时间:2015-08-06 05:31:00
谢谢关注。
不能下载请报告错误,谢谢
第二单元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寡人之于国也评课稿

软件简介: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课例
【课例背景 】
深入而理性的文本解读是课堂教学的坚实地基。在新课改背景下,学生的本体理念日益加剧。我们更应注重“读者与文本的对话以及读者之间就文本解读展开的对话”,文本是对话的承载体。而我们的教学中,常常只是浮于表面的让学生寻找文本确定的含义的与文本对话,忽略了对文本潜在内涵的理解,正如王尚文先生所说的“只是在与文本露出海面的岛屿部分对话,而忽略了海面下还有它更为深广的内涵”,忽略了对话最关键的应该是对“文本这个潜藏着巨大可解释性的主体本身用心的深层次的倾听”。
《寡人之于国也》是一个先秦诸子散文文本,让学生去理解文言字面意思并不困难,这一部分的内容,我通过运用预学单的形式,让学生借助课本注解和工具书,通释全文。课堂上进行疑难点拨。这篇文章又是一个 “带背景”的特殊文本,如何引导学生去理解孟子巧妙的说理艺术却是一个难点。在社会急剧动荡,统治者以“力”治天下的战国时代,面对一个暴虐的君王,孟子如何一步步地将其说服并能全身而退呢?在“以学为中心”的学本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认识的主体;教师应是课堂的导学者,起到引导和点拨的作用。教师引导学生采用批注的方式,鉴赏孟子高超的说理艺术。
 
【教学设计 】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并背诵全文
整理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积累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具体语句的理解,体会孟子的仁政思想
2.归纳孟子为说服梁惠王采用的说理方法,体会并欣赏孟子文章气势充沛、逻辑严密的论辩风格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能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思想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
教学重点:
1.整理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积累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
2.归纳孟子为说服梁惠王采用的说理方法,体会并欣赏孟子文章气势充沛、逻辑严密的论辩风格
教学难点:
归纳孟子为说服梁惠王采用的说理方法,体会并欣赏孟子文章气势充沛、逻辑严密的论辩风格
二、教学方法 
    诵读法  批注讨论法
三、学情分析
  课前发放预学单。从学生的预学情况来看,学生们对课文文言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较好,能用现代文翻译全文。但是对于一些词类活用现象、个别虚词的用法、特殊句式等的理解依然模糊。而关于孟子的说理艺术,学生能找出比喻的手法,而其对比说理艺术、层层推进的逻辑顺序和委婉恳切的语气,个别学生有所发现,但未能深入发掘。
四、教学策略 
   根据学生的学情,课堂上,对于学生预学中反映出来的疑难字词进行归类点拨。引导学生进一步去挖掘孟子对比的说理艺术、层层推进的逻辑顺序和委婉恳切的语气。可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反复品味文中“也”“矣”这些语气词及排比、顶针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效果,感受孟子气势充沛的论辩风格。在理想社会蓝图的描绘中,体会其层层推进、环环相扣的严密逻辑。于现实社会与理想社会的鲜明对比中,体会对比说理的巧妙生动。
五、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课前布置预习,疏通文意,完成《预学单》
(一)知人论世,激趣导入
同学们,关于孟子,你们了解多少?
     (学生发言)
    (设计意图:了解学生已经掌握的内容,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基于这样的学情,展开提升教学)
(ppt)
千秋“亚圣”——孟子(人物像)
两千多年前,继孔子之后,又一位儒学大师赫然而立。他继承并发展了孔子“仁”的学说,将“仁”与政治结合在一起,叫做“仁政”,行王道,王天下!
于战国诸侯纷争的时代,他深邃的思想,如皓月当空,划破黑暗的天际。
预学反馈:
(ppt)
学生预学单中错误率比较高的疑难字词
在预习过程中,同学们对这些字词的理解存在困难,那么现在我们大家一起齐心协力来解决。
    (设计意图: 文言字词部分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课堂上将学生预学单中反映出来的疑难文言知识进行点拨巩固,扫清字词障碍,以深入文本)
(二)诵读感知,把握文意
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孟子》的犀利、《庄子》的恣肆、《荀子》的浑厚和《韩非子》的峻峭,被称为先秦散文的“四大台柱”。
《孟子》的犀利源于孟子的雄辩艺术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穿越千年风雨,回到纷乱的战国时代,还原这场充满智慧的政治对话。
请男女生分角色大声诵读课文(男生读梁惠王 女生读孟子)
(纠正字音)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还原最真实的现场,让学生在朗读中慢慢走近文本,走近人物。尊重学生的原初体验。)
 ( 三)探究文本 ,体悟内涵
核心话题——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
提问:这场对话的核心话题是什么?
民不加多
插入背景: 在诸侯争霸的战国时期,谁能问鼎天下?人口问题在权力的天平上是十分重要的砝码。谁能拥有大量的人口,谁就能富国强兵。
围绕这个话题,梁惠王的观点是什么?
梁惠王:“尽心焉耳矣”     民必加多    (强调,认为自己已经尽心竭力,感觉到他是一个怎样的人?自负、孤傲、自我尊严意识很强的君主)
梁惠王认为自己已经为国尽心,“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在他看来,这种“查漏补缺”式的做法已经够尽心了,比起邻国的政治要好多了,但是,为什么依然“民不加多”?这成为梁惠王一个深深的困惑。
朗读指导:“焉耳矣”声音拉长,语速放慢,语重心长
         “何也”眉宇间带上深深的困惑
追问:民到底为何不加多?
(1) 好战
孟子:实为“不尽心”以五十步笑百步                    民不加多
追问:面对如此自负、孤傲的梁惠王,孟子采用了什么方法加以辩驳?达到怎样的效果?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比喻)
(ppt)展示学生批注
补充: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以梁惠王“好战”为喻,启迪对方思考。老百姓看穿了他的小恩小惠背后的穷兵黩武。“五十步笑百步”巧妙地指出梁惠王所谓“尽心”于国其实与邻国之政相差无几,本质上都是虐民暴政,穷兵黩武
成语:五十步笑百步
含义:比喻缺点或错误的性质相同,只是情节轻或重的区别。
(以五十步笑百步来做比喻,说明梁惠王与邻国执政者没有本质区别。)
迫使梁惠王自然地说出“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朗读指导:语速慢,“亦”重音,语气词“耳”“也”突出
论辩技巧:设喻  请君入瓮
(2) 罪岁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这是一种怎样的社会呢?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官家的畜生吃着人吃的东西,而路上百姓活活饿死却不知道开仓赈济。
民不聊生,社会混乱,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ppt)时代背景
 
 
 
 
 
 
 
 如何使民加多 —— 分析孟子的说理艺术
梁惠王的所谓“尽心”并不能使民加多,那么,怎么做才能使民加多呢?
孟子描述了一个怎样的理想社会?面对一个自我尊严意识很强的君王,孟子是如何一步步地进行说理的呢?
展示学生批注
点评、讨论、补充
(1)王道之始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养民——解决温饱问题
他们是不愿意违农时,都是统治者胡乱要求 ,很锐利的发现,农忙时节征调百姓,都是为了打战。 从侧面思考,读出了当时老百姓的生活现状
细微处见真情,孟子关怀天下苍生之心跃然纸上。
细密的渔网不进入池塘,不赶尽杀绝,鱼苗得以繁衍生长
等到树木长成大树了再去砍伐,让小树得以生长
顺应自然规律,不能滥砍滥伐,滥捕滥杀,更不能竭泽而渔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论语》)
孟子主张君王应做到“不扰民”,反复强调“不违农时”重要性;
认识自然、尊重自然,遵循自然规律,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说理艺术:
排比:不可……不可……不可……(加强气势)
顶针:“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顶针格由于词语间上递下接,首位蝉联,结构严谨,便于揭示事物间严密透彻的本质;便于抒发气势贯通的感情。运用顶真修辞手法,不但能使句子结构整齐,语气贯通,而且能酣畅淋漓地突出事物之间相互依存的有机联系,使说理环环相扣。
 
(2)王道之成
富民——发展生产(农业 畜牧业)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排比:可以……可以……可以……
教民——兴办教育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论语》)
发展文化,普及教育,使百姓“仓廪实而知礼节”
 
孟子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百姓安居乐业,老有所安,幼有所教,其乐融融的令人歆羡理想社会蓝图。
在描绘的过程中,他们的顺序能不能变呢?
从顺应自然(养民)——主观能动(富民、教民)
从物质上——精神上
层层递进 环环相扣
一边是如此令人神往的理想社会,一边是“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莩而不知发”的残酷现实,这强烈的对比深深地叩击了梁惠王的内心深处
 
教师小结:孟子善喻,把抽象的仁政、王道思想说得形象生动,并借以排比、对比等手法使文章气势恢宏,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其实啊,在我们的写作当中,如何让说理更令人信服,在合乎逻辑地进行论证的同时,要学会适当地运用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常用的论证方法。
(设计意图: 将课堂充分交给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充分思考的空间,能掌控自己的话语权。教师在此基础上适时加以引导提升。)
 
(四)首尾呼应,课堂总结
全文中一共出现了7个“民”,梁惠王3个,孟子4个
梁惠王之民和孟子之民是否相同?
讨论2分钟
梁惠王之民
青壮年之民
  朱熹是这样解释的:“移民以就食,移粟以给其老稚不能移。”朱熹解释的着眼点在留下的老幼,注意的是老幼的不能行走。若真是为了救灾,根本不必要移民,而且移民涉及家庭伦理等社会稳定的诸多因素。梁惠王的一切决策都要以战争为指归。夺民夺土,满足自己横霸天下,行“霸道”的野心。
孟子之民
(1)全体之民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中的“民”指全体老百姓
(2)“生与死”之民即青少年与老年百姓
在“王道之始”中讲到“养生丧死”,从“生与死”中,我们可以看到,这里的“民”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生”,即青少年,一类是“死”,即老年人。
(3)五十、七十之民
在“王道之成”中孟子多次提到“五十者”“七十者”,意在指民中的老者,也就是“王道”的关键是“老者之养”,“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黎即黑,黎民、黔首都是统治者对老百姓的蔑称。这里,孟子特意指出民指普通百姓。
(4)全体百姓
“斯天下之民至焉”回到全体老百姓之义上。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
孟子和梁惠王观点的分歧在于对仁政,对民的理解不同
   孟子的“民”更多的倾向于民之老者和全体百姓
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民贵、爱民
   梁惠王乃好战之君,夺民夺土,“以利吾国”      ——利君

这是一次思想的交锋,更是智慧的较量。我们领略到了孟子气势充沛、汪洋恣肆的说理艺术,也一同走进了他所构筑的仁政之梦。
(五)板书设计
 
              {  }(现实社会)
 
                                         仁  政
              {  }(理想社会)
 
 
 
【课堂实录 】
 
 一、知人论世,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关于孟子,你们了解多少?
生:初中时学过《孟子二章》
生:是先秦儒家思想代表人物之一
生:倡导“仁政”思想
师:两千多年前,继孔子之后,又一位儒学大师赫然而立。他就是千秋“亚圣”孟子。他继承并发展了孔子“仁”的学说,将“仁”与政治结合在一起,叫做“仁政”,行王道,王天下!于战国诸侯纷争的时代,他深邃的思想,如皓月当空,划破黑暗的天际。
师:同学们昨天都已经非常认真地预习过了,我批改了大家的预学单。同学们都做得非常好,但是还有个别文言知识给大家带来了困扰。那么现在我们大家一起齐心协力来解决。
ppt:
 
请学生讲解,教师补充
二、诵读感知,把握文意
师: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孟子》的犀利、《庄子》的恣肆、《荀子》的浑厚和《韩非子》的峻峭,被称为先秦散文的“四大台柱”。《孟子》的犀利源于孟子的雄辩艺术。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穿越千年风雨,回到纷乱的战国时代,还原这场充满智慧的政治对话。
请男女生分角色大声诵读课文(男生读梁惠王 女生读孟子)
生:分角色朗读……
师:(纠正字音)同学们读得很认真,但个别字音我还要听到了不同的声音。“鸡豚狗彘之畜”(xù)  “不知检”(liǎn)
三、探究文本 ,体悟内涵
师:这场对话的核心话题是什么?
生:仁政王道思想
师:你说得范围很大,我们能不能将其具体化一点
生:民不加多
师:在诸侯争霸的战国时期,谁能问鼎天下?人口问题在权力的天平上是十分重要的砝码。谁能拥有大量的人口,谁就能富国强兵。
师:围绕这个话题,梁惠王的观点是什么?
生:梁惠王认为自己已经为国尽心,“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师:已经尽心,且程度怎么样?
生:“尽心焉耳矣”,强调,认为自己已经够尽心竭力的了。隐约感受到他是一个自负、孤傲、自我尊严意识很强的君主。
师:很好。从短短的一句话中就品读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能不能用你的朗读来展现一下当时梁惠王的语气。
朗读指导:“焉耳矣”声音拉长,语速放慢,语重心长。“何也”眉宇间带上深深的困惑
生:深情朗读。(掌声)
师:在梁惠王看来,这种“查漏补缺”式的做法已经够尽心了,比起邻国的政治要好多了,但是,为什么依然“民不加多”?这成为梁惠王一个深深的困惑。那么,民到底为何不加多?
生:梁惠王“移民移粟”的实际目的是“好战”。“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以梁惠王“好战”为喻,启迪对方思考。老百姓看穿了他的小恩小惠背后的穷兵黩武。“五十步笑百步”巧妙地指出梁惠王所谓“尽心”于国其实与邻国之政相差无几,本质上都是虐民暴政,穷兵黩武。
生:这里孟子给梁惠王设置了一个圈套,请君入瓮。
师:巧妙设喻。“好战”是“民不加多”的一个原因。
生:梁惠王其实并没有真切地为民办实事,而是喜欢推卸责任。把原因归罪于年成。“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师:这是一个怎样的社会?
生:“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官家的畜生吃着人吃的东西,而路上百姓活活饿死却不知道开仓赈济。贫富差距大,百姓开始不满于现状。
生:民不聊生,社会混乱,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ppt:背景资料
 
 
 
 
 
 
 
 
师:梁惠王的所谓“尽心”并不能使民加多,那么,怎么做才能使民加多呢?
孟子描述了一个怎样的理想社会?面对一个自我尊严意识很强的君王,孟子是如何一步步地进行说理的呢?
这其实也是同学们的阅读疑惑。
ppt:展示学生的疑惑:
孟子到底想让梁惠王做什么?
面对高傲的梁惠王,孟子是如何冷静地指引他的?他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
生:“不违农时……王道之始”温饱是人民最基本的要求,打仗使人民无法按时令种植,导致农民解决不了温饱问题。因此应提倡遵循自然规律,注重可持续发展。
生:民以食为天,名字注重百姓的粮食问题,体现了他的仁政思想。
生:这里运用了排比、顶针的修辞,很有气势。(朗读)
生:这里七个“不”字,反复强调不要赶尽杀绝。如《论语》中“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与孔子的思想一脉相承。
师:太精彩了,知识相迁移,渗透。
师:养民——解决温饱问题
他们是不愿意违农时,都是统治者胡乱要求 ,很锐利的发现,农忙时节征调百姓,都是为了打仗。 从侧面思考,读出了当时老百姓的生活现状。顺应自然规律,不能滥砍滥伐,滥捕滥杀,更不能竭泽而渔。细微处见真情,孟子关怀天下苍生之心跃然纸上。
师:同学们关注到了,这段文字运用了排比、顶针修辞。那么,我们揣测下孟子当时说话的语气会是怎样的呢?
ppt: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这里的“也”是怎样的感觉?
生:肯定而向往,引人入胜。
师:齐读,突出“也”字肯定,令人欣羡的语气。
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发展生产力,使人民富裕起来。
生:“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教育农民,使其学道是重要的强国之法。打仗使“武”,指出梁惠王忽略了“文”。
师:发展文化,普及教育,使百姓“仓廪实而知礼节”。
生:养民、富民、教民,与《论语》中“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的思想有相似之处,儒家“仁政”思想一脉相承。
生:孟子的说理,从物质到精神,层层递进,环环相扣。
师:孟子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百姓安居乐业,老有所安,幼有所教,其乐融融的令人歆羡理想社会蓝图。一边是如此令人神往的理想社会,一边是“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莩而不知发”的残酷现实,这强烈的对比深深地叩击了梁惠王的内心深处。
孟子善喻,把抽象的仁政、王道思想说得形象生动,并借以排比、对比等手法使文章气势恢宏,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其实啊,在我们的写作当中,如何让说理更令人信服,在合乎逻辑地进行论证的同时,要学会适当地运用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常用的论证方法。
四、首尾呼应,课堂总结
师:全文仅仅围绕一个“民”字展开对话,那么,梁惠王理解的“民”和孟子理解的“民”是不是一样的呢?
(同桌讨论)
生:不一样。梁惠王之民指的主要是适合打仗的青壮年之民。孟子之民指的是全体老百姓。
生:孟子多次提到“五十者”“七十者”意在指民中的老者,也就是“王道”的关键是“老者之养”,“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深刻体现了孟子的“民本”“仁政”思想。
师:孟子和梁惠王观点的分歧在于对仁政,对民的理解不同。
   孟子的“民”更多的倾向于民之老者和全体百姓。
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民贵、爱民
   梁惠王乃好战之君,夺民夺土,“以利吾国”      ——利君
师:这是一次思想的交锋,更是智慧的较量。我们领略到了孟子气势充沛、汪洋恣肆的说理艺术,也一同走进了他所构筑的仁政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