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阅览常用文档读后感

读《此岸与彼岸》有感

发布者微信
  • 发布时间:2011-09-23 08:11:00
  • 发布者:吾爱
  • 微信号:wuaiyazhu.
  • 浏览量:
  • Tags:此岸与彼岸
  •   公告:

    

认真、执着
——读贲友林的《此岸与彼岸》有感
第一次见到贲友林是大学时期在南师附小的一次见习中,那次有幸听到了贲老师的一堂课。当然,那时的我还不知道他是如此优秀的数学教育工作者。那天上课的内容是讲三角形中三条边的关系,在课堂上探索“三角形中任意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时,学生的争论很激烈,但是我们都感觉到了老师引导地很精彩。一堂课下来,我就对这个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觉得他上的课真不错。后来,在校又看了贲友林老师的几堂优秀的课堂实录,对他的认识又加深了一步,也慢慢得知他原来是那么又名,获得了那么多的奖励,对他的钦佩之情又加深了许多。
今年的寒假突遇了几十年未见的大雪,寒冷的天气使人们少了几许户外运动,却让我能静下心来好好拜读《此岸与彼岸》。以前,看到的教育理论书籍总不能象文学书籍那样“爱不释手”看得“废寝忘食”,但贲老师的这本“数学教学手记”却让我有了认真看完的热情和行动,而且,在读完后有了“受益非浅”的感受。
首先感到的还是钦佩。贲老师从教17年以来发表了600多篇文章,平均每个月要发表3篇文章。更可贵的是,他有一颗持之以恒的心,坚持写教学手记,传达着“我手记我心”的写作追求。作为教师我们每一天都在做着平凡的工作,教书,育人,而有人就能把平凡的事情做的不平凡,试问,有几人能做到每天写教学随笔,教后反思,教学日志?我钦佩他,是他坚持每天都刻画不同内容的平凡,把坚持看成一种责任,所以说,他成功了,这样的成功是必然的。哲人说:机会往往光顾有准备的人。看着《此岸与彼岸》我深深的体会和感应到了一位教师的朴实,一种思想的沉着、一种行为的坚韧、一种人生的品质。他以 “前行中的瞭望”“摆渡中的回首”“跨越中的智慧”“探索中课堂”或篇幅冗长,或短小精练,无不呈现出一种朴实和凝练的“记实+思考”,来诠释他人生的追求,正如他自序中所言:反思,链接着现实与理想,关注现实,指导未来。反思,改变我的教育生活,使我成为注意自己的人,成为自己想做的人。正如成尚荣所长地评价:贲友林是一个瞭望者、摆渡者、跨越者,他永远听从“彼岸”的召唤,永远寻找新的起点。此岸与彼岸的转换,让他成熟深刻起来,让他享受到人生摆渡的幸福,而幸福感又让贲友林有了今天教育界广为流传的这本书。我钦佩他在认真、执着中不断超越自我。
第二个感受是自愧。贲老师认真,不仅仅是认真,还勤于思考,善于思考,且是在真实的思考。在切实的课堂中记录着自己思想,记录着学生的思想,记录着点点滴滴。这是他的生活,这也应该是我们的生活,因为,我们都是教师,我们有着同样的职业。可是他做到了,而我们却没有。这就是差距。其实,教学反思每个教师都有写过,但扪心自问,是发自内心的所需所想所记还是应付检查的胡乱“涂鸦”?但更多老师则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属于空想、空喊主义者。谁都知道教学反思要经常写及时写,这个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往往受到种种主客观因素的干扰,也往往能寻到许多不该做的理由。特别是我自己,作为刚刚踏上工作岗位没多久的年轻人,按理应该有很充沛的精力在教学方面,但我从来没有认真对待过课后的反思。许多不足的地方仅仅是当时想想,过后就忘得一干二净,和贲老师比真是惭愧。
记录应该是一种美丽的沉淀,是最朴实的积累。正是由于贲老师每一天都在认真纪录着课堂上的精彩,教学设计中的失误,才有摆在我们眼前的今天,也正是有他不断的纪录,不断的发现,不断的坚持,才有今天的成就。
当然,想要和贲老师那样,每一天也纪录自己的一点什么的话,那绝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那得有多强的意志力啊,试问:您能坚持一周,能坚持一个月吗?能坚持2个月?甚至更多吗?用什么时间来纪录?每一次纪录什么呢?这不仅仅是毅力就能解决的问题,你必须还会思考,思考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每一次学生的反映,还得有较高的文化功底,要能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想法!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热爱自己的学生。教育工作还需要我更多的恒心,经常对自我进行反思,定好自己的目标。有人说,优秀与平庸,最根本的差别,不在于天赋,也不在于机遇,而在于有无目标。有了目标,才有积累;有了积累,才有优势;有了优势,才有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