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时间:2011-03-22 14:33:00
- 发布者:吾爱
- 微信号:wuaiyazhu.
- 浏览量:
- Tags:与名人一起读书
- 公告:
读书使人自由
读《与名人一起读书》有感
像很多人说的,当今是一个快餐社会,是一个material world,要想静下来读几本真正于人生有益的书,是很难的事情。我们习惯于去获得立刻见效的东西,比如说什么书能让人掌握股票的动向、什么书能让人消除什么毛病……所以书店里经济类和养生类的书是销量排前的书。
但是我觉得也或许不是人刻意地去追求功利,大部分的人也只是随波逐流,而社会导向也缺乏较为不功利的引导。比如说很多媒体非但没有承担起引导品味的责任,反倒一昧追求收视率,跟着潮流赶,甚至已经失去了自己的定位与方向……扯远了,不谈责任,只谈读书。
其实想说的是,我们一生可能会遇到很多好书,如果仅仅是被别人被潮流所影响,我们或许会与这些可能影响、帮助、陪伴我们一生的思想擦肩而过。而且当你在生命尽头发现自己有某部分不完整时,你甚至不知道自己缺失的是什么。
关于鼓励人读书的话,我最喜欢的还是培根所说的:“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真正喜爱书的人其实很少会给自己框定必须读什么书、必须读哪种类型的书。好书的思想有些是相通的,有些是相悖的,但是他们都有其自己的思想体系。而一个明智的人去读书,往往不是说一定要吸收他的全部思想,而是读到会心处“不免心旷神怡”,读到不解处“不免纠结思索”,但是思索的同时也是读书之乐。
读的书越是不局限,思想的深度与广度越是有拓宽。对于不同思想的包容,对于能够抒发思想的自由,越是能够理解与欣赏。
在生活中,常听到很多人对某些事的评论觉得不可思议、不理解。对于某人博士毕业去当农民不理解,对于某人自己生活贫困却十年如一日的帮助别人不理解……但是这些不理解,到底是别人的奇怪,还是自己的浅薄呢?
梭罗哲学博士毕业后放弃了教职,到瓦尔登湖边上造了一所房子,过着简朴的农民生活,闲暇时写写文章、做点研究。他写出的《瓦尔登湖》自然淳朴,使人从简单的文字中看到了他纯粹的生活与精神。在外人眼中,他似乎也是奇怪的,因为他没有追求别人都在追求的东西。可是,他却是自由的,他没有被别人的人生观所左右,他按照自己的意志生活和享受人生。这才是最重要的。
读书的益处,不是你从一本书中得到什么,而是你终于学会不再从一处、不只是从自己的点滴处去解读整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