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时间:2012-06-12 12:49:00
- 发布者:吾爱
- 微信号:wuaiyazhu.
- 浏览量:
- Tags:为生命未雨绸缪
- 公告:
近段时间,校车事故频发,社会危害极其严重,令人痛心疾首。9月26日,山西校车事故,7名初中生死亡;11月16日,甘肃校车事故,19名幼童遇难;11月26日,辽宁校车事故,35名孩子受伤……有鉴于此,国务院已经责成有关部门在一个月内制定《校车安全条例》,把校车安全问题真正纳入法制的轨道,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11月29日,国务院法制办召集教育部、公安部等多个相关部委的负责人,针对《校车安全条例》开会征求意见。
按理说,出了事,迅速行动,针对事故暴露出来的隐患进行密集排查,建章立制,也是难能可贵的,总比听之任之、麻木不仁要好得多,古人云:亡羊补牢,为时不晚。但问题的关键是我们不能总是只会或者只知道“亡羊补牢”,为什么不把管理做在前头,预防为主,老是等出了大事才去管。
回顾近年来“劣质奶粉”、“黑砖窑”、“矿难”等热点问题,无一不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几乎每次恶性公共事件或安全事故发生后,都有一批违法犯罪分子受到严惩,都有一些诸如食品安全、劳动用工以及煤矿安全等专项整治活动的开展,都有法律规章层面的一些修订完善。然而,尽管如此,还是几乎每隔一个时期就会出现恶性公共事件或安全事故。
从表面上看,恶性公共事件或安全事故的发生似乎是偶然的,但究其深层原因,除了一些不可抗拒因素引发的突发事件外,显然,一些经营业主的利欲熏心、良心丧失、违规生产经营等应首当其冲。再往深处想,这些事件的发生,绝不是短期行为,有的长达数年甚至十数年之久。
不可置疑,恶性公共事件或安全事故发生后的调查处理以及采取的各项专项行动,营造了声势,打击了一些违法生产经营活动。但是,这种亡了羊才补牢的办法,毕竟使群众的生命财产受到损失,毕竟付出了太多无辜的生命和血的代价。
从管理学角度上讲,事务的管理不仅要做好事中、事后控制,更重要的还要做好事前控制。正如医生治病一样,最重要的是做好疾病的预测和前期防范,不要等到病入膏肓才悔之晚矣。
亡羊补牢必不可少,防微杜渐更加重要。“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因此,监管部门和人员应经常深入到生产经营第一线,及早发现隐患,并将其消除在萌芽状态。
我们并不否认政府部门“亡羊补牢”的初衷和善意,但是,每次的措施和善意都是在出了事故之后才体现,这就不是什么好事情了。
常言道:有备方能无患。就是说,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种“前瞻意识”。一个责任政府要担当起自己的责任,就应该时刻想到人民群众的安全,不能采取一些“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马后炮”措施,哪个地方出了问题,就急匆匆地抓一抓,不出问题时就万事大吉,这与责任政府的要义相悖。要让尊重生命成为各级党委和政府的一种常态,常抓不懈,要有一种时刻为公共安全“买单”的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减小公共安全风险系数,从而营造出一种安全放心的生存环境。
社会公共安全是一盘棋,牵一发而动全身,真切地希望各级在处置和防范社会公共安全事故的时候,要有先知先觉的敏锐性,要有防患于未然的洞察力,要有统筹兼顾的处置措施,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的公共安全,让国民真正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