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时间:2010-08-17 16:26:00
- 发布者:吾爱
- 微信号:wuaiyazhu.
- 浏览量:
- Tags:
- 公告:
教师的师德教育(一)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师的主要职责是育人,育人者必须具有育人的素质和本领,概括地说就是必须具有培育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师德、师智和师能。其中师德主要是指教师应当具备的思想品德,这是最重要的。
师德包括的内容很多,最重要的有三点:1、教师要有崇高的理想。2、教师要敬业。3、教师要爱学生。首先,教师教育学生有理想,必须自己有理想;教师教育学生有道德,必须自己有道德;教师要教给学生宽厚的知识,必须自己有宽厚的知识。因此,教师必须不断加强学习,加强自身修养,提高政治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准,立志勤奋工作,无私奉献,用自己崇高的理想、高尚的品德、人格的力量去教育学生,感化学生。其次,教师必须热爱教育事业,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视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己任。不热爱教育事业的教师是培养不出热爱学习的学生的。最后,教师是培育人、塑造人的工作,教师的教育对象、工作对象是学生,必须对学生充满深厚的情感和关爱,把他们视为弟妹、子女,关心他们、爱护他们、帮助他们、指导他们。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的全部奥秘就在于热爱学生。”教师的爱心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教师的爱心能使少年英雄更加健康地成长,能使有缺陷和有特殊困难的学生倍增信心,能使犯了错误的学生重新振作起来。
作为一个教师,应当时刻记住:“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献身;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
教师的师德教育(二)
俗话说:“教学是一个良心活儿!” 这句话一针见血地道出了师德的重要性。师德高尚的老师会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潜移默化的感染学生,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师德高尚的老师,会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传授学习方法,使学生终生受益;师德高尚的老师,会时时处处默默耕耘,无私奉献,蜡烛一样,无怨无悔。然而,他们无怨无悔,他们不曾抱怨。
“勤勤恳恳、默默无闻”这是老黄牛的精神;“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这是蜜蜂的精神,燃烧自己,照亮了别人“就是蜡烛的精神。可以说每种产物的存在,都有年一种精神支撑着它。教师的存在呢?支撑它的就应该是这种高尚的师德吧!
修养是指人们在某一方面自觉进行的陶冶活动及其所达到的一定水平。教师职业修养是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涯中,调节和处理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与职业关系所应遵守的基本希望规范或行为准则,以及在这经常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伟大的教育家徐特立先生说过:“教师是有两种人格的,一种是‘经师’,一种是‘人师’。我们的教学是要采取‘人师’和‘经师’二者合一的。每个教科学知识的人,他就是一个模范人物,同时也是一个有学问的人。”但就我国教育界的现状,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教育教学中暴露出来的许多问题来看,要求教师要真正做到“人师”、“经师”,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职业修养已经显得刻不容缓。
一个优秀的高层次的小学语文教师除了应该具备一般教师必有的基本素质外,还应该具有其独特的职业修养。从正确处理教师与教育事业、与学生、与同事、与自身的关系上,我认为小学语文教师的师德修养可归结为三个 “心”,即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的事业心,热爱学生的高度责任心,为人师表不断进取的上进心。
一、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的事业心《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师要 “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这意味着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已经不只是个人的意愿、个人的行为,而是全社会对教师的共同要求;同时也意味着这已经是教师群体的共同意志。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是教师群体的职业向心力,也是一个光荣的小学语文教师的师德的核心。当人民教师光荣,当小学老师更光荣,当一个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来培育一代社会主义新人的小学语文老师更加光荣。当人民教师艰苦,在目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甚至可以说清贫、清苦、清寒,当一个小学教师可能比别人更加艰苦、清苦,但是却很神圣。 “人有腰缠万贯,我有桃李三千”,这是小学语文教师特有的人生追求与人生享受。每个作出重要贡献的小学语文教师都有着对小学教育事业和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爱心。他们就是凭着这颗爱心去克服种种困难,去战胜种种偏见的。著名教育家吴天石先生在他的《教育书简》中曾引用过一位苏老师的小诗:“人家说我是支蜡烛,这是赞许不是侮辱。如果真能为别人的心灵照亮,我宁愿熬尽心血,滴尽汗珠;人家说我是只渡船,这是嘉奖不是侮辱。如果真能把人们渡上坦途,我宁愿碾平波涛,终身摆渡。”从这位苏老师写的一手好诗看,想必应该是个语文老师。他对老师工作的重要意义有清醒而又足够的认识,他认识到没有平凡就没有伟大。他以教为志,以教为荣,以教为乐,以教报国,在教育这块活土上耕耘、播种、收获,周而复始,从一而终,发扬了崇高的职业奉献精神。
二、热爱学生的高度责任心 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集中体现,是师德修养的根本内容。在教育过程中,老师是教育者,学生是受教育者。学生应该尊敬教师,但从教师的职责来说,其本质要求是热爱学生,教好学生。我们语文界的老前辈叶圣陶先生在《论师、为师、尊师》中说过: “我如果当小学教师,决不将到学校来的儿童认作讨厌的小家伙,惹得人心烦的小魔王;无论聪明的、愚蠢的、干净的、肮脏的,我都要称他们为‘小朋友’。那不是假意殷勤,仅仅浮在嘴唇边,油腔滑调地喊一声,而是出于忠诚,真心认他们作朋友,真心要他们作朋友的亲切表示。小朋友的成长和进步是我的欢快,小朋友的羸弱和拙钝是我的忧虑。有了欢快,我将永远保持它,有了忧虑我当设法消除它。对朋友的忠诚本该如此;不然,我就够不上作他们的朋友,我只好辞职。”叶圣陶先生早在二三十年代当过小学语文教师,编过小学语文教材,他真诚地称呼小学生为“小朋友”,“无论聪明的、愚蠢的、干净的、肮脏的”。他面向全体学生,热爱全体学生,关心爱护所有学生,不放弃每一个学生,决没有一丝一毫的偏爱情绪和不公正对待学生的倾向。他以学生的欢快为欢快,以学生的忧虑为忧虑。他全身心地炽热地爱着学生,这种高尚的师风、师德,真正堪称“师之范”!一个热爱学生的教师,首先必须教好学生,这是一个教师立身、行事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其事业有成的立命之本。严格要求学生“字要规规矩矩地写,话要清清楚楚地说,课文要仔仔细细地读,练习要踏踏实实地做,作文要认认真真地完成。”在一丝不苟的教学实践中教书育人,忠心耿耿,尽心尽力。
三、为人师表不断进取的上进心 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是一项平凡而艰巨的劳动,字词句段章,听说读写悟,语修逻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周而复始,循环往复,打的是一场 “消耗战”:数十年如一日,传道、授业、解惑,用自己的心血浇灌学生的心田。像春雨一样“润物细无声”。默默无闻,不图名利。“丝尽”方止,“泪干”才灭,很难显身扬名。但决不能由此而丧失上进心。古人说“学不可以已”、“学无止境”;我们今天同样可以说“教不可以已”、“教无止境”。每个小学语文教师都应有强烈的上进心,业务上精益求精,方法上不断更新,锦上添花,学点理论,搞点试验,写点文章,攀登教学的一座座高峰。无数事实说明,一个小学语文教师必须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才能教好学生。譬如你要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国际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群众观点、劳动观点、集体主义观点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你首先必须是一个爱国主义者、一个革命者。道理很简单,因为教师做的是教育人、培养人、造就人的工作。我国古代,对于启蒙老师的选择,十分重视。《大载记?保傅》中说,对于赤子,要“选天下端士,孝悌闲博有道术者,以辅翼之。”今天要培养千万万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劳动者和接班人,就必须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处处为人师表,成为“端士”,一言一行,都成为学生的表率。如若达到了“修养如秋月”的境界,那飞扬的粉笔末儿何尝不是肥沃桃李的礼花,那“孩子王”的戏称又何尝不是一种美丽与骄傲!
教师的爱与尊重是照亮学生心灵窗户的烛光,学生美好人生的开端掌握在教师手中,教师只有用自已的爱,才能与学生产生心灵的碰撞,才能超越人的自然属性而达到完美的境界。只有以爱心才能教会学生去爱身边的每个人,爱身边的一草一木。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爱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它总在创造奇迹,创造新的人。"如果我的学生是蜜蜂,我甘当采蜜的花朵;如果我的学生是花朵呢,我一定做好护花的绿叶;如果我的学生是幼苗,我一定当好称职的园丁;如果我的学生是卫星,我一定当好把他们送上万里征程的火箭;如果我的学生是火箭呢?我一定当好一名火箭兵,用我坚实的肩膀,顶着他们踏上辉煌的前程。别为了让家长认识你,别为了让老师认识你,最美的发现在孩子们的眼睛里。当我望着孩子百双渴求的眼睛,就像置身于灿烂的星空之中,在这片闪烁的星光里,我将找到清澈如山泉的真、善、美。老师们,为了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让我们携手并肩,不回顾,不彷徨,风雨兼程,勇往直前吧。
教师的师德教育(三)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而教师对于教育的贡献不仅表现在教多少学生,传授多少知识,更在于如何以一种良好的师德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身正为师,我国现代哲学家杨维说;“师者,人之模范也”。孔子曰:其身正不会则从,其身不正,虽会不从”。教师不仅要有这种做人的威望,人格的力量,令学生所敬佩。还要以最佳的思想境界,精神状况和行为表现,积极地影响教育学生,使他们健康成长。正如奥地利教育哲学家马丁*布贝尔所说;“教师只能以他的整个人、以他的全部自发性,才是以对学生的整个起真实的影响,教师应把言传和身教完美结合起来,以身作则,行为师范,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仪表端庄、举止文雅,以自己的言行和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
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处于健全阶段,有很大的可塑性。由于青少年涉世不深,对于一些道德规范和规则理解掌握的不全面,对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荣与辱的认识比较模糊,道德意识发展不充分,往往会做出一些错事。他们未知的事物很多,要适应周围的生活环境,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模仿,而他们的模仿是没有明确的选择性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师自身必须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为人师表,垂范师德的基础。在学生的眼里,教师的言语德行,对学生的品德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教师要率先垂范,成为学生的榜样,使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通过教师“润物细无声”的浇灌与培育,让我们的新一代确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使他们牢固树立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使命感,增强其努力学习、提高能力、奉献社会和报效祖国的责任感。
一, 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
敬业,是事业成功的基石。既然从事教育事业,首先要热爱这个事业,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说过:“谁要没有强烈的感情,就不会有强烈的志向,也不能够热烈地把这个志向体现于事业上。”因此,必须以“敬业”为天职,唯有这样,才能做到一专多能,勇于开拓,才能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奔腾翻跃。
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教师人格力量的重要内涵,只有在有品德的人身上,我们才能看到睿智和理性发挥出伟大而高尚的作用。从不良品德的学生的心理特点来看,他们的自尊心都比较强,他们对别人的评价都比较敏感,担心受到别人的指责和嘲笑,对别人有戒心,常常认为别人轻视自己,厌弃自己,爱找自己的毛病,因而会对别人尤其是教师采取回避、沉默甚至对抗的态度。而教育者的热爱、理解和尊重有不良品德行为学生的行为态度,是转变他们具有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先决条件。要消除不良品德学生的心理障碍,需要教育者用真诚去打开学生的心灵之门,用爱心去温暖和感化不良品德学生孤独、冷漠的心,用理解和尊重去架起与学生心灵上相互沟通的桥梁。教师只有热爱自己的事业,才会全身心的投入教学。教师热爱教育事业,才有可能真正热爱学生,才会关心学生,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第二,教师注意与学生的交往方式
教师要注意与学生的交往方式。学生的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与其情商的高低有一定关系,情商的培养取决于教师自身言行情感的调适,教师与学生的交往方式比较重要。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主要是通过口头言语的传递,但也经常借助于表情和其他方式。不同的交往方式,会导致不同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良性发展。教师要认识自己的神圣使命,树立正确的角色意识。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不摆架子、居高临下的命令、贬低学生,对学生必须以诚相待,热爱、理解、尊重学生,同他(她)们建立亲密、融洽的师生关系,进而引导他(她)们转变对人生的态度,激发他(她)们奋发向上的勇气和动力,培养他(她)们具备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而有的教师总是忘了这一点,家长作风盛行,以学生为敌人,幺喝、训斥学生的事情时有发生。我自己在较年轻时,火气很旺,也常训学生,学生不听话,将其拖出教室的事还也屡见不鲜,而结果学生不但没有明显的进步,反而对自己有抵触情绪甚至怨恨自己,不利于自己教学工作的开展。随着年龄变大,对学生的感情增加,这种事情也就少了,学生中的不良现象也未见增加。现在我也常会"训"学生几句话,但我都是从关心的角度,用善意的表情,来"训"他们。学生完全可以看出我是善意的,他们会带着笑容很快的接受我的意见,转变很快,进步很大。
第三,教师要注意自己的工作作风。
教师公正是现代教育思想的体现。在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教育思想不断地从对立走向融合,追求人的全面和谐的发展。强调教育的公平、教育的民主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志。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深刻地指出:“教育上的公正,意味着教师要有足够的精神力量去关心每一个少年儿童。”
教师工作作风的不同会导致学生的心理品质形成差异。比如有些教师的“偏心眼”行为,让学生觉得老师不公平,导致在心理上与老师有隔阂。“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对老师的人格产生了怀疑、不信任,内心上就不够尊重,那么,教育的影响力就必然会大打折扣。在现实教育活动中,教师要把学生看作有情感、有智力、内心世界极为丰富的人,而不要把他(她)们看作接受知识的“容器”。在传统的教育规章制度的影响下,教师往往会使自己成为向学生灌输知识的“工具”,有的学生会对教师产生反感的情绪、甚至怨恨。所以,教师应改变自己的工作作风,塑造好自己的人格魅力,变灌输为引导、训斥为尊重、冷漠为热情、强制为合作,真正实现师生双方人格平等,使师生关系成为滋养学生人格健康发展的一块绿洲。
第四,教师要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刻苦研究业务,精通教学业务这是非常的重要的。。随着当今时代的发展,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和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才能胜任教育教学工作。只有精通业务,才能将正确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不致于误人子弟。教师必须给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倘若学生给你提出的问题你总是不能很快准确地回答,在学生心中的威信也就完全丧失了。学生对教师没有信心,极有可能对这门课也没有了信心,更为可怕的是:学生一旦对教师没有信心,那么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必然受到很大的影响,不利于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和教育的成功。另外,新时代的教师必须是具有全面的能力,仅仅能教好专业课已经远远不行了。在中小学,没有全面的能力,专业课教的也不会太出色的,比如现在的多媒体教学及学科之间的融会贯通。实践证明,一个老师广博的知识,在课堂上精彩的旁征博引,抑扬顿挫的语调,神色眉飞色舞,有利于学生的课堂学习,并且会让学生对教师产生敬慕之情,增强对教师一种信任感。学生敬仰老师了,能够促进老师的教导作用,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协调的师生关系。所以,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是我们广大教师要努力的方向。
第五,教师要常“照镜子”。
有一次为了一件小事,女教师和爱人吵了架,完了就去上课。那天她情绪很坏,在黑板上写字时多次出错,在以往这是从未有过的——她的责任心和治学态度是有口皆碑的。当她在黑板上写完字转回身时,发现有一个女孩子正低着头照手中的小圆镜,要在平时,她会停下讲课,用眼睛给女孩暗示她的错误,但今天:她一下子冲到女孩跟前,将女孩很训了一顿。就在这时,她无意从桌上的小圆镜中看到了自己的面孔,那是怎样的一副面孔呀:平时温和娴淑优雅端庄的面孔被愤怒扭曲。她猛地顿住了。教师的衣着整洁,仪表大方,这是对教师修养的基本要求,通过照“镜子”,不仅可以修饰外表,还可以使自己看见心灵上的晦暗。在课堂上,教师优雅的外表、充满爱心的笑容比任何丰富的学识更有助于感染学生,有助于学生的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
教师的高尚师德是培养学生具备良好个性品质的资源。教师只有提高自己的师德水平,才能更好的促进青少年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这些祖国未来的生力军必将具有挑战困难、战胜困难的勇气和能力。勇于改革、勇于创新、勇于开拓、勇于拼搏的一代新人生气勃勃地奋战在现代化建设的各条战线上。国家的昌盛,民族的兴旺,事业的发达一定大有希望!
教师的师德教育(四)
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学校可以采取众多有效的措施,但我认为,在众多环节中,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是关键,作为一名教师,通过学习我认识到:要照亮别人,首先自己身上要有光明;要点燃别人,首先自己心中要有火种。一个好教师,不仅要有学术上的影响力,而且更重要的是人格的感召力。高尚的师德就是一部好的教科书,就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学生的教育是潜移默化的、巨大的、深远的,甚至是受益终生的。而高尚师德的表现,我认为首先是行为。
正如马尔斯所说:“没有任何人能给我们提供人类社会远景的终极图画,但有一点可以相信,人类的每一个行动都会产生影响未来的无穷无尽的后果。”是的,榜样是最好的教员,虽然榜样是一种无声的语言,但它却教给人们许多书本上根本无法得到的东西。榜样的力量在于行动,行动比语言更能说服人、教育人、启示人。行动就是力量。与空洞的说教不同,榜样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一个人、鼓舞一个人,他给人一种无形的影响,久而久之,成为习惯。对于学生来讲,眼睛是他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通道。不管看到什么,他们都会无意识的模仿,不知不觉中,学生与他们身边教师的行为模式就会非常接近。这正如许多昆虫呈现出与它们所吃树叶一样的颜色一样。因此,教师的影响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即使一些看似细小的行为,也不能等闲视之,因为这些细小之处对于学生的品性的好坏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往往是教师谆谆教育的东西早已忘得一干二净,而教师在日常表现出来的有关情感方式、纪律观念、勤劳风范和自我控制等具体行为仍然存留在学生心中并产生持久的影响。一位作家在晚年时曾无限感慨的说起他的一位老师对自己深深的影响:“每当他来到教室里时,那种祥和的道德氛围立即会感染在座的每一个人,每一句话、乃至每一句话的语调都给人一种心灵空洁、浑身舒爽之感。在这种庄严却宽松的气氛中,心灵就象在洗澡一样清爽,人似乎站得更直了。”“每当他在身边时,我几乎变成了另一个人。”良好的师德对一个人品格的养成是多么重要啊!也许,我们教师教育学生的全部内容可以归纳为一句话——改善和提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