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计划
一、课程在本专业的定位与课程目标
《中国音乐史》是一门研究、学习中国的音乐文化历史的音乐史论课程,是音乐学专业(四年制本科)的必修课程。
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丰富学生的音乐史论知识,提高音乐素养、开阔艺术视野,使之对中华民族灿烂的音乐、文化传统有一个较为系统的认识和了解。
本课程的要求,修毕本课程应使学生掌握必要的中国音乐史论方面的知识,并能灵活运用,为今后在音乐理论上的思考与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学习中国音乐史,使学生对上古、中古、近现代、当代音乐的起源、发展、音乐特点有一个全方位的认识和学习,为同学们了解不同时期的音乐作品以及时代特点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同学们学好其他的技巧课、理论课创造了良好的前提。
二、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
第一章 中国上古音乐 ( 8学时)
第一节 概述(1学时)
第二节 音乐的起源和先秦乐律学(1学时)
第三节 远古和先秦乐舞(1学时)
第四节 西周的礼乐制度(1学时)
第五节 《诗》和《楚声》(2学时)
第六节 乐器与器乐(1学时)
第七节 先秦音乐论著、音乐美学和《乐记》(1学时)
第二章 中国中古音乐(10学时)
第一节 概述(1学时)
第二节 西汉的国家音乐机构----乐府(1学时)
第三节 歌舞音乐(2学时)
第四节 乐器与器乐(2学时)
第五节 中古乐律学和记谱法(2学时)
第六节 音乐美学思想(2学时)
第三章 中国近古音乐(12学时)
第一节 概述(1学时)
第二节词调歌曲、白石道人歌曲、元曲和明清小曲(1学时)
第三节 乐器与器乐(2学时)
第四节 宋、元说唱音乐(3学时)
第五节 戏曲音乐(3学时)
第六节 朱载堉的《新法密率》(1学时)
第七节 音乐论著(1学时)
第四章 中国近代音乐(4学时)
第一节 概述(1学时)
第二节 西洋音乐的传入和学堂乐歌的兴起(1学时)
第三节 学堂乐歌的作者----沈心工、李叔同(1学时)
第四节 京剧的发展(1学时)
第五章 中国现代音乐(16学时)
第一节 概述(1学时)
第二节 新式音乐社团的兴起和专业音乐教育的建立(1学时)
第三节 声乐创作(4学时)
第四节 器乐创作(4学时)
第五节歌(话)舞剧、秧歌剧和电影音乐(4学时)
第六节音乐论著和音乐美学思想(2学时)
第六章 中国当代音乐(14学时)
第一节 概述(1学时)
第二节 传统音乐的继承与发展(1学时)
第三节 声乐创作(4学时
第四节 器乐创作(4学时)
第五节 歌剧、舞剧、歌舞和电影音乐(4学时)
三、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课程的重点:掌握对不同历史阶段音乐发展的背景、特点、历史事件。
课程难点:1、对不同历史阶段律学的掌握。
2、比较研究不同历史阶段历史事件以及人物的特点。音乐发展历史纵向的把握,强化不同历史阶段音乐思想、乐器、音乐创作的发展性、前进性。
解决办法是:引导同学们对不同历史阶段音乐思想、乐器、音乐创作的发展状况进行梳理,调动同学们的主动性、积极性,以自我独有的眼光、角度来分析认识事物发展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