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2.描述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结构以及磷脂分子与蛋白质分子的排列方式。
3.知道细胞通过细胞膜上的受体来接受外界的信息。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重温细胞膜的发现史,初步提高信息提取能力、判断能力、分析综合能力等。
2.通过观察图片学习,提高识图能力、分析能力。
3.通过小实验,初步形成设计实验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悟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是相适应的。
2.感悟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3.体会各学科在发展中的相互促进。
课前准备
小实验:每位同学在家里观察蛋黄表面的卵黄膜,将卵黄膜轻轻挑破,观察卵黄的形状变化。
知识准备:回顾磷脂分子的结构和特点及其排列方式。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
教师的组织和引导 |
学生活动 |
教学意图 |
引入
|
以学生实验课上观察过的血涂片图导入,进而过渡到视频短片白细胞吞噬细菌。
|
学生观察,思考
|
激发兴趣,直接看到细胞膜的流动性,建立感性认识。 |
讲授新课
1.流动性
2.细胞膜的化学组成
3.细胞膜的结构
4.细胞膜的功能 |
过渡: 白细胞在吞噬细菌的时候,是运动的,流动的,这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图片演示人鼠细胞膜融合实验过程和结果
给出史实:若在0℃情况下做该实验,结果两种被标记的分子不会分布均匀,请学生分析原因。
过渡:细胞膜为什么具有流动性呢?根据人鼠细胞膜融合实验可知,这与细胞膜上的分子的运动有关。那么,细胞膜由哪些分子组成的呢? 重温发现史。按照时间的顺序,依次呈现三个主要的史实,请学生分析后得出结论。
1)由科学家发现细胞膜含有磷脂和蛋白质分子,引出细胞结构模型。简介三明治模型、三明治模型被否定,流动镶嵌模型的史实。
2)引导学生观察细胞膜的模式图,总结细胞膜的分子组成以及分子的分布特点。 3)总结细胞膜的结构和分子组成。 展示不同动植物细胞的显微结构,导出在不同的细胞中,细胞膜的结构是基本相同的,但在分子组成上有一定的差异。
过渡:细胞膜这样的分子组成和结构特点决定了它具有什么样的功能呢? 1)保护作用。结合学生的课前实验体会与课上的演示实验相结合。戳破卵黄膜,请学生观察卵黄逐渐从破处流出。请学生总结该现象体现了细胞膜的什么作用。 2)信息交流的作用。出示一幅繁花似锦的图片,以多种植物混合种植时,绝大多数能保持原种的事实,解释其原因在与识别。 再过渡到器官移植的配型也是与这种信息交流有关,然后出示热点新闻“捐肝救母”。 3)物质交换作用。 引导学生分析两个现象,总结作用。 现象一:凉拌黄瓜时,将盐洒在黄瓜上面,几分钟后,黄瓜变咸了,说明盐到哪里去了?
现象二:小实验“花瓣中色素物质的流出”。 数量相同的花瓣分别浸泡在开水和冷水中,观察水颜色的变化。 |
观察白细胞的运动
观察,思考,总结
思考分析,得出结论。
分析材料,得出结论。
观察,思考、感悟
观察、思考、总结
观察、思考、总结
观察、思考、感悟
观察回答,盐进入了黄瓜细胞。
观察、总结
|
直接引出流动性这个特性
用科学实验进一步说明细胞膜确实具有流动性。
让学生知晓细胞膜的流动与温度有关。
重温史实,了解探究,学会从现象中得出结论。
正确认识科学是不断发展的,真理在不断的被修正,技术手段的发展与生命科学的发展密切相关。
提升学生的识图、归纳能力,同时进行学法指导。
使学生认识细胞膜在结构上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对细胞膜建立感性认识,理解其保护作用。
理解细胞膜的信息交流作用,进行生命教育。
以一进一出两个现象,引导学生总结,学会用生命科学知识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
当堂小结
问题研讨
|
总结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蓝精灵体)
植物细胞经过怎样的处理后,就能在光镜下观察到它的细胞膜?
|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