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生物科学》教学设计
高一生物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说出目前人类健康面临的挑战有哪些具体内容
2、能力目标:通过癌症和传染病的学习,形成问题分析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对人类健康面临的挑战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1、使学生了解目前人类健康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癌症,并探讨癌症发生的病因,发生机理及预防措施。
1.2、使学生了解传染病的危害,并能主动预防,常识性地掌握发病率高和病死率高的一些传染病。
1.3、使学生了解目前比较热门的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并用具体的病例帮助学生理解。
2、难点:
2.1、举例说出生物科学和人类社会的关系
2.2、举例说出人类健康面临的新挑战
【教学方法】
讨论法
【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导入主题
教师活动:首先来说说自己身边与生物科学有关的事例,再引导学生说出与自己身边有关的生物科学。
学生活动: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活动: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灵活应对,拓展学生对生物的认识,点破生物研究的对象,生物,即就是有生命的物体。凡是与生命相关的都是我们生物科学研究的范畴。
原子—分子—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教师活动:在生物科学中,哪些是人类目前面临的较为棘手的问题?
学生活动: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活动:教师灵活的将所有的棘手的问题引导到环境与健康问题上,并引导学生能够说出两者之间的关系。并能举例说明。
学生活动:人打农药影响人类健康等。
教师活动:人类的活动影响环境,使环境恶化,环境恶化导致疾病的发生,比如:肿瘤、传染病。环境恶化引发一些已被控制的传染病再度抬头:疟疾、登革热、脑膜炎。(全球变暖使病毒活跃,城市开发破坏生态环境环境,使蚊蝇大量滋生,再加上人口流动)还出现了一些新的传染病:非典、禽流感、艾滋病、埃博拉病毒等。
学生活动: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活动:教师适时点评。将问题归结到对人类影响较大的两类疾病:癌症和传染病。
设计意图:情景创设“由大到小”引出所要研究的主题,即:从生物科学——身边的生物——身边的最为棘手的生物科学——身边的最为棘手的有关健康的生物科学——癌症、传染病、基因诊断和治疗。在这个过程中,能够使学生体会生物科学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交流合作,继续探究
(一)癌症
教师活动:我们往往谈癌色变,像被下了死亡通知单一样,目前我们人类面临的最大的挑战之一。发病率第二,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并且有预测:到2050年,癌症发病率将为例第一。
任务1:在生活中,我们往往会将癌症与肿瘤混为一谈,谁能说说癌症与肿瘤之间有什么关系?(教师可配合相关肿瘤视频)
学生活动:癌症是恶性肿瘤,一般将恶性肿瘤命名为癌。与恶性肿瘤相对应的是良性肿瘤:子宫肌瘤。
但并不是叫瘤的都是良性:神经母细胞瘤和骨髓母细胞瘤。
而有些肿瘤直接加恶性:恶性畸胎瘤。
任务2:人为什么会得癌症,请同学们对癌症病因进行分析。
学生活动:化学因素:香烟中的尼古丁、工厂释放的煤烟,烟熏烧烤的食品、霉变食品、亚硝胺(食道癌)、联苯胺(印刷厂与橡胶厂工人膀胱癌)、某些抗肿瘤药(环磷酰胺、氮芥等)可诱发二次肿瘤白血病、苯(油漆),以及某些微量元素、厨房里的油烟(油温控制在小于200度以下)
物理因素:紫外线、Ⅹ射线(周国平女儿),核辐射。
生物因素:细菌、病毒等。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分析积极思维中的为什么有的癌症上升,有的癌症下降的原因?
学生活动:(略)
任务3:癌症很难治愈,我们如何能够做到预防为主,及早消除致病因素?
学生活动:学生各抒己见。如:禁烟、健康的生活方式、锻炼、良好的心态等。
拓展思考:
1、癌症为什么会扩撒?
2、人的那些部位不得癌症?
3、野生动物和家禽得癌症吗?
设计意图:这三个任务的设计,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建立起防癌的生活理念,养成健康生活的行为习惯。
(二)传染病
教师活动:近些年,我们不断地遭受原有的和新发的传染病的困扰,你都知道有哪些传染病?
学生活动:学生各抒己见。如:非典、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等。
任务4:从这些传染病中,你们学会了应如何应对传染病?
学生活动:(学生交流回答)
教师活动:适时对学生回答点评以及总结:脱离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以及保护易感人群。
任务5:从表1-1中选出1-2个你们熟悉的传染病与同学们相互交流。
学生活动:相互交流。
设计意图:传染病放在此,只是加深学生体会生物与生活的联系,从学生原有的认知出发让学生自主的交流。
(三)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
教师活动:中国古代医生是通过望、闻、问、切来诊断疾病。西医是通过视、触、叩、听以及借助仪器和化验等手段诊断。中西医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通过疾病表现出的外部特征来诊断疾病的,而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能够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的技术手段直接检测基因结构及其表达水平是否正常,从而为疾病做出诊断的方法。
按照这个思路:基因病——基因诊断——基因治疗
可以认为人类几乎所有的疾病都是基因病,如:内科病、肿瘤、遗传病等。
任务6:世界上第一例基因诊断是在1978年,对一个孕妇做的产前诊断镰刀形细胞贫血症,目前利用基因诊断可以对一些微生物感染性疾病、遗传病、肿瘤等进行诊断,除此之外,你们都知道还有那些疾病是利用基因诊断的?
学生活动:交流讨论。亲子鉴定、灾难后的尸体鉴别。
教师活动:适时点评。你是否能对基因诊断进行评价?
学生活动:有弊有利。(合理就可以)
教师活动:目前疾病的治疗方法很多,对于一些基因异常导致的疾病,没有哪一种方法能像基因治疗一样,深入到基因疾病的发病“根源”上去治疗。但是只有20多种疾病能够应用基因治疗。世界上第一例基因治疗是在1990年,是一个患腺苷酸脱氨酶缺乏症的美国4岁小女孩,疾病可使T淋巴细胞因代谢产物积累而死亡,从而导致联合性免疫缺陷症,免疫低下,极易受感染,不治疗很难活过1岁,常规治疗的思路是:缺腺苷酸脱氨酶,就给补充腺苷酸脱氨酶,但是这样的治疗需要不停的为患者提供腺苷酸脱氨酶,那么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一劳永逸”?
学生活动:基因治疗。
教师活动:接受基因治疗最早的是在1990年,一个4岁的美国小女孩,专家组取出她的白细胞,在体外把正常基因引入白细胞后,再重新输回她的血液中,4个月,接受了4个月的治疗,病情改善。同学们阅读课本第4页,第二段,分析所使用的是基因治疗的那一种方法?若使用另一种方法,你该如何操作?
学生活动:体外治疗途径。若使用体内治疗,就直接将带有治疗作用的基因通过载体直接送入人体内受体细胞,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地。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没有基因的知识基础,故本设计从感性、宏观角度去引导学生学习,引导学生学习兴趣,不要让学生有理解起来艰涩之感。
3、巩固练习
本节练习题多为癌症的病因和基因治疗。可加练习题以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
【教学反思】
几个班的讲法不同,早上和下午第一节课的感觉较好,最后一节一般不好,老师思维慢了,学生注意力也不集中。感觉课堂上给学生机会发言,学生会给我惊喜。在让学生自己说对生物科学研究对象的认识上,有个同学说研究生物结构,我就着结构说,研究结构的是解剖学,有个一个关于解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例子,启发学生是庖丁解牛,但只有少数学生能反应上来。在讲到X射线时,举例周国平女儿,妞妞,没有学生知道一个当代哲学家的名字。
在教学中,关于基因治疗灵活处理,从同学熟悉的糖尿病入手,是由于缺乏胰岛素,就给补充能合成胰岛素的基因。让学生阅读课本,结合具体实例,回答如何使用基因治疗治疗糖尿病。这样的应用将概念和应用结合起来,便于学生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