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家庭生活中的有关法律——继承法》微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在教学目标方面,考虑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特殊性,即道德与法律之间的紧密联系贯穿了整门课程,授课过程中要时刻体现这一点,因此不能仅仅简单地停留在对法律规定的讲解,而是基于道德与法律之间的紧密关系,尽可能地实现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等多重教学目标。在学习掌握继承法知识的同时,也更能够领会婚姻家庭生活中的美德要求。具体的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与遗嘱有关的遗产分割并懂得有效遗嘱的法定条件,了解法定继承的含义、法定继承人的范围、法定继承的顺序和法定继承的分配原则。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创设情景导入新课,结合实际案例开展探究,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了解财产继承的两种实现方式并提高学生运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加深对国家保护公民权益的理解,从个人财产权的角度强化对国家法律的认同感和信任感。同时,倡导家庭谦让和谐的美德,树立尊老爱幼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重难点
在教学内容和教学重难点方面,考虑到微课的突出特点就是微小,要在5-15分钟的时间内给学生对所听的内容有一个清晰明了的认知,并能转化为运用技能,这需要教师把握好教学内容和教学重难点。本次微课,教师在大致介绍我国继承法的相关内容时,重点放在公民财产继承权的两种实现方式上,设计了了解、掌握、运用等不同层次的学习要求,并把这些要求体现在授课过程中,把大力气花在教学重难点上。具体设计如下:对于我国继承法的出台、渊源,继承和遗产等核心概念的介绍的学习要求是了解层次,因此不做重点,仅作简单介绍。对于遗嘱继承的学习要求是掌握和运用,尤其是结合真实案例重点分析了日常生活中容易引起纠纷的口头遗嘱的适用规定。对于法定继承的学习要求也是掌握和运用,基于道德与法律的关系,特别注意到在讲解法律规定的同时,启发学生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领悟婚姻家庭生活中美德的要求。
具体教学内容如下:一、继承法概述;二、与遗嘱有关的遗产分割;三、法定继承。
教学重难点:公民财产继承权的两种实现方式
三、教学背景与教学方法
在教学背景和教学方法方面,考虑到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如果空泛地讲解继承法的相关内容,条款内容比较枯燥,不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能导致学生抵触讲大道理的情况,因此,本次教学通过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让学生置身于生活实际,结合实际案例开展探究,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在真实案例中去领会婚姻家庭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要求。具体设计如下:通过展示情景剧《遗产纷争》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让学生置身于生活实际,结合实际案例开展探究,留下问题,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思考。介绍遗嘱的形式及遗嘱的适用,同时,再次回到情景剧案例的分析上,加深学生的理解,提高他们的运用能力。在讲授法定继承的内容时,再次通过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定继承的顺序和适用,并通过分析让他们进一步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的精神。
主要教学方法如下:创设情景法、案例讨论分析法、理论讲授法
四、教学思路及具体设计
导入:
通过展示情景剧《遗产纷争》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让学生置身于生活实际,结合实际案例开展探究,留下问题,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思考。
一、继承法概述
介绍什么是继承?继承有哪几种方式?
二、与遗嘱有关的遗产分割(遗嘱继承、遗赠、遗赠抚养协议)
介绍遗嘱的形式及遗嘱的适用,同时,再次回到情景剧案例的分析上,加深学生的理解,提高他们的运用能力。
三、法定继承
通过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定继承的顺序和适用,并通过分析让他们进一步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的精神。
小结:
简单回顾学习内容,希望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强化权益意识。同时,倡导在处理类似事情的时候能够本着互谅互让、团结和睦的精神,尊老爱幼,维护和促进家庭和谐。